第50 章 爽到天灵盖

作品:《四合院:功劳被冒领,反手进军工

    陈锦峰是肉食动物。


    不让他吃肉,就好比要他的命。


    没肉的生活才过了不到半个月,他就受不了了。


    又不能天天下馆子。


    于是,陈锦峰跑去跟系统沟通,问能不能在农场搭个灶台,问他能不能进农场里去做饭吃。


    那些农作物自己鸡鸭鹅,猪牛羊都能在农场活得好好的,他人进去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这种过得比和尚还寡淡的日子,他是真适应不了,再这么下去,他很快就要变成人干儿了。


    陈锦峰躺在床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屋顶。


    系统沉默了,半晌没有回应。


    就在陈锦峰都不抱希望了的时候,系统同意了,告诉陈锦峰,等下次农场升级的时候,增加厨房的功能。


    陈锦峰差点就感动哭了。


    好耶!


    以后他可以躲到农场里去吃好吃的了。


    生活又有盼头了!!!


    他瞧了一眼升级的进度条,经过这段时间勤勤恳恳地种植,农场在上个月月中就3级了。


    下面的进度条也快拉满了。


    估摸着等地里的农作物收获了,再将养殖的这批家禽家畜也收获了,就能升4级了。


    值得一说的是,地从3块变成了4块,还升到了最高级的5级地,如今,只要是存在于这个年代的农作物,他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


    再没有限制了。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陈锦峰又觉得有劲儿了,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来,开始收获地里的农产品。


    看着空间里堆成堆的粮食,他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可转念又想到接下去的三年,笑容又从脸上消失了。


    到那时候,这点粮食也就是杯水车薪。


    是远远不够的。


    往后的日子里,这农场里的种植是万万不能断的,到那时候,能贡献多少就贡献多少吧。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饿死。


    他可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大好青年,他所见到的海晏河清,所经历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这一代人的努力。


    每一条生命都弥足珍贵。


    陈锦峰收拾完了田地里的东西,又去养殖场那边收获长好了的家禽家畜。


    再通通送去加工厂,进行加工。


    一顿忙碌下来,农场顺利升到4级,粗加工功能升级为精加工,只要提供原料,就能生产出任何想生产的东西。


    比如用甘蔗就可以制作出白糖,用土豆红薯玉米等,可以制作淀粉,用黄豆提炼酱油,用粮食酿酒等等。


    与此同时,系统也兑现承诺,增加了厨房和他本人也能进农场的功能。


    只要念头一闪,陈锦峰就能进去农场。


    这往后,他回家把房门一关,就往空间里一躲,想弄什么吃就弄什么吃,谁也不会知道。


    谁也管不到他了!!!


    想想就美好。


    农场里新养了一批兔子,仔姜兔,干锅兔,红烧兔,冷吃兔,辣子兔,烤兔肉,麻辣兔头……他早就幻想了无数种关于兔子的吃法。


    这下终于能尝试了。


    想到这儿,陈锦峰闪身进入农场。


    直奔厨房而去。


    厨房布置得很现代化,甚至还有冰箱,电饭煲,洗碗机等现代装置,陈锦峰十分满意。


    有加工厂的存在,他不用再自己杀兔了,直接拿处理好的兔肉来用就行。


    今天就浅浅地尝试做一个川味爆炒兔丁吧。


    陈锦峰将兔肉切成丁,拿盐,胡椒粉,料酒,淀粉抓匀腌制备用。


    起锅烧油,抓一把干辣椒,花椒,和姜蒜炝锅,再将腌制好的兔肉丁倒下去,大火快速翻炒至焦香,加入生抽,豆瓣酱,糖提味,再淋上辣椒油增香,一道能馋哭隔壁聋老太太的辣子兔就出锅了,光闻着味儿就忍不住分泌口水。


    陈锦峰真的太久没吃肉了。


    他还做了鱼香肉丝,辣子鸡,红烧鱼,青菜肉丸汤,主打一个全肉宴。


    厨房自带用餐厅,同样是现代化的装饰,大理石的桌面,呈现出水墨般的自然肌理,比四合院儿里那套简陋的桌椅高级多了。


    用餐的心情都莫名地好起来了。


    馋了太久,这一顿饭陈锦峰吃得毫无形象,恨不得将舌头也吞下去。


    他甚至去加工厂里拿小麦制作了啤酒,往里加入冰块,搭配香辣的辣子兔,辣子鸡,爽感直冲天灵盖,这才是他该过的日子好嘛!!!


    吃完饭,再将碗筷往洗碗机里一搁,他连碗都不用洗了,简直不要太美好。


    吃饱喝足后,陈锦峰出了农场,准备午休。


    等一会儿睡醒起来,再去太平湖钓钓鱼,顺便去看看帮他调职的那一家贵人。


    虽然陈老头不希望他去攀扯他们家。


    但陈锦峰觉得做人不能忘本。


    他能顺利去第一轧钢厂,离不开陈老头的帮助,即便是用他孙子救命之恩换来的机会,但他还是想去当面感谢一番。


    万一陈老头知道他在第一轧钢厂的所作所为后,又对他另眼相看了呢?


    陈锦峰准备去发展一下这个人脉关系,万一哪天遇着了什么事,也不至于一点儿办法没有。


    如今是九月中。


    气温不如七八月高了,吹过来的风带着凉爽,空气中也没有了阵阵热浪袭来。


    太平湖边儿上钓鱼的人比之前多了些。


    微风吹动波光嶙峋的湖面。


    吹动湖边种植的枫树,发出“簌簌”的声响,枫叶开始泛红,好一幅秋高气爽的如画美卷。


    陈锦峰啧啧称奇。


    他找了个地方打窝,开始钓鱼,他今天的心情很轻松,没有带着太大的目的性来钓鱼,一会儿的时间,反而钓上来不少。


    比周围的人收获都都要大。


    纷纷跑过来跟他取经,甚至还有人问,他的鱼卖不卖,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么多鱼,陈锦峰应该也吃不完。


    陈锦峰自己都是个菜鸡,哪里有本事教别人钓鱼,只能谦逊地分享钓鱼心得。


    至于钓上来的鱼,倒是可以卖一些出去,反正农场里养了不少,他又不缺。


    来钓鱼不过是为了让他的鱼来源合理。


    “我是个采购员,这些鱼都是要交到厂里去的,所以我只能卖少部分给你们。”


    个人钓的鱼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能自由购销的三类物资,但来源特殊,不属于常规物资生产和供应渠道,少量的交易不会影响市场,因此,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但陈锦峰也留了个心眼,没说自己是哪个厂的,就怕被有心人惦记上了,他这身份特殊,指不定别人会怎么编撰这鱼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