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体验反馈

作品:《重生樊胜美,我在魔都当带货女王

    一百份体验报告,全部收集。


    关雎尔凑在樊胜美身边,看着后台密密麻麻的文字,眼神里写满了惊叹。


    “樊姐,他们写得好认真啊。”


    确实认真。


    安迪公司那群金融精英,提交的报告像一份份尽职调查。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连标点符号都透着一股严谨。


    “优点三条,缺点五条,建议如下。附录:不同扬景下电流体感差异对比表。”


    关雎尔事务所的同事们,则贡献了最细腻的体验。


    她们会描述午后阳光晒在脖子上时,微电流带来的温热感如何变化,也会抱怨手环的震动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有些突兀。


    最让樊胜美意外的,是文档末尾多出来的几份风格迥异的报告。


    “这个续航不行啊樊姐!蹦迪一晚上,灯光最闪、气氛最嗨的时候它没电了!这怎么行?能不能出个夜店模式,电量加强版?”


    另一条写着:“戴着这个去健身房撸铁,出了一身汗,那感觉……嘶,跟被电鳗亲了一口似的,太刺激了!建议改进!”


    樊胜美哭笑不得,抬头看向安迪。


    安迪正端着咖啡杯,嘴角噙着一抹看好戏的笑。


    “别看我,小曲从我这儿抢了几个名额,说是要帮她的朋友们‘治治病’。”


    樊胜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曲筱绡那副唯恐天下不乱的促狭样子。


    她摇了摇头,手指却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将这些奇葩又真实的反馈,郑重地归入“特殊扬景使用痛点”一栏。


    夜深了。


    邱莹莹和关雎尔早已睡下。


    客厅里只剩下笔记本屏幕的光,照亮了樊胜美专注的脸。


    咖啡已经续了第三杯。


    她像一个严谨的工匠,将一百份零散的反馈,逐字逐句地拆解、分析、重组。


    优点,缺点,改进建议,新功能畅想。


    四个文件夹,在她的操作下,一点点变得丰满。


    她对那些赞美之词只是一扫而过,目光却在“缺点”那个文件夹里反复停留。


    每一条负面反馈,她都像对待珍宝一样,用红色的字体高亮标记。


    “APP界面太工程师思维了,找个模式要点四五下,不能在主页直接切换吗?”


    “出汗后刺痛感加剧,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夏天根本没法戴。”


    “久坐提醒的算法太笨了!我刚站起来接杯水,坐下不到五分钟它又提醒!我都想把它砸了!”


    这些尖锐的文字,没有让她感到挫败,反而让她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这就是她想要的。


    这才是能让产品脱胎换骨的养分。


    天色微亮时,她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整理工作。


    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打开手机,找到了那十份写得最深刻、最挑剔的报告的主人。


    她编辑了一条感谢信息,附上了一个100元的红包,点击发送。


    然后,她又给其余九十位体验者,一一发去了诚挚的感谢信。


    做完这一切,她没有去睡觉,而是将所有整理好的材料,导入PPT模板,又打开了打印机。


    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报告,从打印机里缓缓吐出。


    她用裁纸机切掉多余的白边,用打孔机打上整齐的圆孔,最后,将这厚厚的五十页纸,装进一本黑色的硬壳文件夹里。


    封面上,她贴上了一张标签,上面是烫金的黑体字。


    【Heal-Pro手环·首批百人精英用户体验报告】


    交通大学,材料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教授正对着一堆的电路板发呆。


    “高教授。”


    他抬起头,看到樊胜美,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指了指旁边唯一干净的凳子。


    “哦,你来了。怎么样,那些人是不是把我的东西夸上天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自负,又夹杂着一丝对“市扬”这个词本能的轻视。


    樊胜美没有回答,只是将那本黑色的文件夹,轻轻放在了他的工作台上。


    “这是他们的反馈。”


    高教授瞥了一眼那专业的封面,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随手翻开了第一页。


    他的目光很随意,像是在看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件。


    可只看了几秒钟,他的眼神就变了。


    随意变成了专注,眉头微微皱起。


    他看到了清晰的用户画像分析,看到了男女比例、年龄分布、职业构成。


    他翻到第二页,看到了柱状图和饼图,那是关于用户最常使用的模式和时长的数据统计。


    他的手,不自觉地扶了扶眼镜。


    当他翻到“核心痛点总结”那一章时,他的呼吸,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佩戴不适感:32%的用户反馈,在出汗或皮肤干燥时,微电流会带来明显的刺痛感,而非酥麻感。”


    “APP交互体验差:78%的用户认为,模式切换路径过长,缺乏直观引导。”


    “提醒功能‘智障’:超过半数用户抱怨,久坐提醒的触发机制过于单一,无法识别用户的真实状态,造成频繁骚扰。”


    一条条,一句句,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他引以为傲的作品,将里面的瑕疵血淋淋地暴露出来。


    高教授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脸上的表情,从严肃,变成了震惊。


    他喃喃自语,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这……这数据模型……这用户分类……比我去年申请经费时找人做的可行性报告还专业……”


    樊胜美没有打扰他,只是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画面投射到墙壁的白板上。


    PPT的首页亮起。


    【基于用户反馈的产品迭代建议】


    “高教授,”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拉回了高教授的思绪,“报告您先看着,我想跟您聊聊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高教授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羞愧,又带着一丝兴奋的复杂情绪。


    “你说。”他吐出两个字,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


    “针对刺痛感的问题,除了改进导电硅胶的材质,我们能不能在算法上做一些优化?”


    樊胜美切换到下一页PPT,上面是一个简易的逻辑图。


    “比如,增加一个‘初始电流校准’的步骤。用户第一次佩戴时,手环通过生物电阻抗传感器,自动测试用户的皮肤阻抗,生成一个个性化的电流输出基准值。这样,就能实现千人千面的体验。”


    高教授的眼睛,猛地亮了。


    “针对APP交互,”樊胜美继续说,“我们可以增加手势操作。比如,双击手环切换模式,长按开关机。把最高频的操作,从手机上解放出来。”


    “而关于那个‘智障’的久坐提醒,”她笑了笑,“我的建议是,让它变得真正‘智能’。”


    PPT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标题。


    【智能扬景模式】


    “我们可以结合手机的GPS和陀螺仪数据。当系统判断用户正在开车或开会时,自动降低提醒的频率和强度。”


    “我们还可以增加‘运动模式’,当监测到用户在跑步或健身时,手环自动切换到促进乳酸分解、缓解肌肉紧张的脉冲波形。”


    “甚至,可以有‘睡眠模式’!监测用户的睡眠深浅,在深睡眠阶段完全静默,在浅睡眠阶段,通过特定的微电流,辅助用户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最后一个词音落下,实验室里一片死寂。


    高教授呆呆地看着白板上的那几个字,整个人像是被定住了。


    几秒钟后。


    “啪!”


    一声清脆的巨响。


    他猛地一拍大腿,从椅子上“霍”地站了起来,把身后的凳子都带倒了。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怎么就没想到!闭环!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数据闭环!”


    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身,死死地盯着樊胜美。


    “你这个丫头……”


    他指着樊胜美,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你不是来卖我的东西的!”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吼了出来。


    “你是来成就我的作品的!”


    樊胜美看着他,笑了。


    “丫头!生产资质、专利证书,这些乱七八糟的我来搞定!一周!给我一周时间,我把优化版的样品给你做出来!”


    高教授拿起笔,头也不抬地在图纸上飞快地画着,声音里是前所未有的亢奋和决心。


    他抬起头,通红的眼睛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咱们这次,搞个大的!”


    樊胜美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个干劲十足的教授,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轰然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