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暴露了
作品:《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几方混战,杀红了眼。
这一战,青阳宗算不上伤筋动骨,却也不算好受。
十数名炼气期弟子身亡,数十人重伤,还有几名筑基期伤势轻重不一。
尤其几个筑基后期的长老,也各自受创。
就连大长老都挂了彩,眼神阴沉。
其他几脉乐得见他们自相残杀,自己才能有机会掌握更多话语权,巴不得筑基期以上都死绝了。
他们没有阻拦,反倒有不少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
宋承燊这边也有几人受伤,不算太严重。
之所以停手,倒不是打不过,或者不想打了。
在宋承燊看起来,如果能利用这一战彻底让青阳宗垮掉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惜,世间事,十之八九不遂人意。
尤其是当打到最火热的时候,一道难以想象的威压从天而降。
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被禁锢,宋承燊勉力抬头,看到半空中一条巨龙怒吼,一头赤虎狂啸。
它们的爪牙碰撞,威势震的苍穹颤动。
龙争虎斗图,这是青阳宗的法门道图!
龙虎真君金阙子,出关了!
以一人之力,压制了整个宗门。
如此伟力,让宋承燊瞳孔微缩。
宋家尚未见过真正的金丹真君,一切只是从岳晨欢等人口中获知讯息。
之前以为金丹真君只是灵气和手段更多一些,现在看来,远非如此。
道图悬空,所有修行这一法门的人,都受到最强烈的压制,连抬头这么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
就连修行杀伐之气的宋承燊,也只是用尽全力,才勉强看得到上方景象。
“仅凭道图,甚至无需动用法术和法器,就有这么强的压制力……”
“这就是金丹真君!”
宋承燊深吸了一口气,将眼皮耷拉下去,不再多看。
金丹真君的力量,比想象中强太多了。
他有理由相信,就算宋家所有人一起上,也难以伤到对方。
想要跨境界杀敌,筑基期已是勉强,金丹期更是绝无可能。
修仙的世界,等级森严!
金阙子高高在上,扫了眼下方,声音低沉:“发生何事?”
他感受到了青阳宗的剧烈震动,才出关看个究竟,没想到一堆人打生打死,互相残杀。
脸上挂彩的大长老等人连忙跑过来,七嘴八舌的指责对方不是。
金阙子大袖一挥,将其他人打飞出去数十米远,只留下大长老一人:“你来说。”
如此偏袒,其他人落地后纵然心有不忿,也无可奈何。
历年来,每一代龙虎真君都是如此。
成为大宗门资粮前,总会想方设法让自家这一脉更强大些,最好能够永远主导宗门大权。
然而没有一家能做到的。
龙虎真君陨落,新接任这个位置的,必定是其他家。
想连庄?
宗门不会答应,那些大宗门也不会答应。
他们要的是平衡,不可能让一家独大。
大长老微微有些得意,昂头行礼,将方才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金阙子听的有些讶然,瞥了眼重明子的尸首,伸手一招。
道图微微沉下一丝,龙鸣声更加宏亮。
淡淡金光落在尸首上,将参与的龙虎之气逼了出来。
宋启山做事谨慎,所有痕迹都清理干净了,哪怕金丹真君也看不出异样。
金阙子又看了眼尸首上被灵虎抓出的痕迹,大长老在一旁道:“这些都可以证明,重明子正是被宗门自己人偷袭杀害。又有人证,岳长道他们绝对逃不了干系!”
岳长道怒声道:“你莫要再血口喷人,若真是我做的,岂能让那人逃出来报信!”
“筑基后期都杀的了,还能杀不了一个受了道伤的?”
大长老冷笑:“那可说不准,重明子知晓此人关系重大,拼死阻拦,你们未必能够突破。何况后来他遇见了其他弟子,谁还敢再乱来。”
刘希同也跟着解释了几句,金阙子只静静听着,并没有下任何结论。
他看向宋开元身死的地方,朝霞之气依然留存。
天下第一百零九道法门,确实很重要!
把重明子的尸首送回去后,金阙子仍然不做评价,只道:“此事就此作罢,谁也不许再乱来!”
众人都愤愤不平,但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龙虎真君在青阳宗的地位,独一无二,没人可以忤逆他的意思。
哪怕是错的,你也要做。
这就是宗门规矩!
正因为有规矩存在,青阳宗的权力才能不断交替轮换。
否则一代龙虎真君,足以把其他九家压的永无出头之日。
这是大宗门给的交换条件,只要龙虎真君在位一天,青阳宗的话语权,永远只属于其一人。
谁违反了,不仅龙虎真君可以治罪,大宗门也饶不了他们。
最后,金阙子看了眼宋承燊等人,问道:“他们又是谁?”
齐修礼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重明子的好友,自外宗前来做客。”
以金阙子的修为,哪里看不出宋承燊等人修的是杀伐之气。
“兵主一脉?”金阙子问道。
他并没有因为这些人可能来自一个顶尖大势力而惶恐,好歹也是金丹真君,哪怕注定达不到紫府元婴的境界,也有自己的傲气。
宋承燊摇头:“并不是。”
齐修礼连忙上前,对金阙子低声解释了几句。
理由,自然还是重明子知道的那些事。
金阙子听过后,在宋承燊等人身上扫过视线,微微点头:“既然如此,便留下吧。昔日我曾前往兵主一脉拜访过,今日之事就不为难你们了。”
“但今后我宗门之事,尔等不得再随意插手。”
“至于世俗地界,可许你们自行发展一个势力,只是不能乱了王朝更迭,毕竟这是我青阳宗的根本所在。”
宋承燊听的松了口气,有了金阙子这句话,自己这些人就算站稳脚跟了。
他拱手道:“多谢龙虎真君。”
金阙子将视线从他们身上收回,也不见有什么动作,便随着道图缓缓消失。
只留下淡淡的声音传荡众人耳边:“我将闭关修行百年,不问世事,尔等好自为之。”
同时,一道金灿灿的灵符落入大长老手中,上书“龙虎真君赦令”六个字。
如活物一般,在灵符上不断游动。
“此道符由你保管,必要时让九大护法激发,可借道图一分力。”
大长老大喜过望,虽然借用道图,需要当年与金阙子一起争龙虎图的其他九人才能使用。
但那九人只有使用权,自己负责保管。
这是信任,也是制衡。
免得那九人得了道图之力,胡作非为。
毕竟这九人,分别出自其他九家,每一家的心思都有所不同。
大长老手持道符,身姿挺拔:“谨遵真君法令!”
待金阙子的气息逐渐消散,大长老才冲岳长道和刘希同冷哼道:“若非真君开口,今日你们两家绝对讨不得好!他日再有类似的事情,决不轻饶!”
岳长道和刘希同都很委屈,也很气愤。
可他们心里清楚,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解释不清楚。
倒不如借坡下驴,就此作罢。
只是看齐修礼那些人的眼神,恐怕不会轻易善了。
日后怕要多多提防,免得出什么幺蛾子。
青阳宗的山门最深处,金阙子的身影端坐其中。
四周皆是历代先辈收集来的龙脉精华,有林雨之曾见过的龙血,未曾见过的青色龙骨,仿若利剑悬空。
以此滋养道图,使道行提升,以便托举道图,形成福地基础。
不过时间会很久,动辄闭关两三百年都是正常的。
端坐原地的金阙子,龙争虎斗图浮现于眼前。
“兵主一脉?”
“不像!”
“兵主一脉,岂会道谢,他们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对于宋承燊等人的来历,金阙子有种莫名的怀疑。
宋承燊那一句“多谢龙虎真君”,更是让金阙子的怀疑达到顶峰。
当年前往兵主一脉拜访时,见识过这家的姿态。
无论做什么事,都霸道的很。
想让他们说声谢谢,比登天还要难。
自己如今虽是金丹真君,但和兵主一脉完全没得比。
所以他几乎可以确定,这批人虽然修行了杀伐之气,但一定不是来自兵主之地。
不是兵主的人,那又来自何方?
金阙子没有犹豫,伸出指尖,点在了道图上,默默进行推算。
龙吟虎啸,青阳宗都在震颤。
众多弟子们都习以为常,并不在意,最多也只是带着崇敬和敬畏的眼神多看几眼主峰。
宋承燊却没这个心思多看,带了几个人离开青阳宗山门。
他要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尽快告诉家里,好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
却不知道自己一句客气话,已经暴露了底细。
有了相对应的法门,杀伐之气可以修出来。
但从未去过兵主一脉的地盘,对那边的了解只是他人只言片语。
无心的一句话,便可能让满盘皆输。
山体内,金阙子面前的道图不断震荡。
过了片刻,一道金光自道图内绽放,在他面前映照出了一个村庄的轮廓。
金阙子看的一怔,仔细辨认了一番,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他们竟然从世俗中走出来了?”
“可是……怎会如此厉害?”
曾前往梁国收取龙气的金阙子,对那个小小村落,准确的说,是其中的一户农家印象深刻。
初次相见,不过五六口人,武道四五境的修为。
在他面前,比蚂蚁厉害不了多少。
再次相见,已有几分实力,达到十境十一境左右。
等最后一次见时,宋家已经成了气候。
气运强大,连他都觉得惊讶。
但即便那个时候,金阙子也未曾想过,这家人能从世俗中走出来。
青阳宗控制世俗无数年,见识过气运惊人的家族多不胜数。
可最终,这些家族都陨落在历史长河中。
凡人就是凡人,永远不可能翻天。
可是现在,他亲眼看到了一场奇迹的出现。
那个曾只被他在心中赞赏过的小小世俗家族,已经走到了自己面前,甚至还在宗门内扰出不小的风波。
“此人来自世俗,出来后没有离开,反而留在青阳宗,究竟有何图谋。”
“他们的杀伐之气法门,从何而来?”
“从未乱过的青阳宗,如今竟然也自相残杀,和他们有没有关联?”
“朝霞之气……”
金阙子心中一动:“莫非真如岳长道说的那样,是有人刻意构陷?”
虽然以一位开创了朝霞之气法门的修仙者性命,诬陷青阳宗的其中一脉,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可能。
若没有宋承燊等人的存在,金阙子也不会信。
但如今,一个世俗家族都能走到自己面前。
那么一个开创新仙法的人,用了苦肉计,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盯着道图中显化出的村庄轮廓,金阙子脸上露出怪异表情。
他又对着道图点了下,显出几道朝着山门外行去的身影。
不是别人,正是宋承燊他们。
盯着那几道身影看了看,金阙子轻笑出声:“不管真假,我倒希望你们真有这样的本事。”
“若是有,也不枉费当年那段缘分。”
“且让我看看,你们究竟有几分本事吧!”
说着,体内的龙虎之气窜出来,化作一个黑黝黝的模糊身影。
随后又逐渐凝实,最后变得和金阙子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身上多了一层黑布,把面目罩的严严实实。
这具以灵气显化的化身,微微一晃,消失在原地。
再出现时,已经跟在了宋承燊等人身后。
他很想知道,宋承燊等人背后究竟是谁。
对青阳宗究竟是什么意图。
以金丹真君的本事,就算跟踪,也没有人可以察觉。
宋承燊也不知晓自己被盯上了,带着人离开青阳宗山门后,便急匆匆朝着葬仙河行去。
但前方有青阳宗弟子把守,毕竟今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青阳宗的防范十分严密,不允许再出什么岔子。
若是正面碰上,虽然不怕什么,却难免让人担心会被察觉。
这时候,一名负责打探前方情况的宋家子弟回来,低声道:“不知道为什么,前面突然畅通无阻,没再见到青阳宗的人了。”
宋承燊一怔,随后笑起来,道:“看来他们还是不长记性,也是好事,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