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石椁墓

作品:《摸金回忆录

    资料很详细,大概情况和牛高说得差不多,取出的都是岩石层土壤,质地坚硬。


    这里有明确提到墓室的结构,位于山脉的半山腰,夹在两山之间,山脉多为岩石,上面种有庄稼,属于靠后山的种植地。


    因为距离村子较远,所以没多少人靠近,但周围视野宽阔也给盗墓贼带来了很大难度。


    不过这行都是冒险行动,只要有利益就有人能铤而走险。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当地百姓还不清楚此事,甚至发现盗洞也没当回事。


    说到底就是动静不大,再加上大墓隐蔽性强,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大墓主人是谁,暂时只能以蜀地大墓称呼。


    看完这些主要记载后,并无其他特殊说明,从这点看来这帮考古队的工作也不怎样。


    抓住几个重点,岩石层,庄稼地。


    再看墓地照片,庄稼地只到半山腰,再往上就是连续的靠山山脉,也就是说这块地是单独成山坡,不是很高才有人种庄稼。


    而且能种庄稼就说明这地方不可能成为墓地,自古墓穴大多是在土层区,只有少数隐秘大墓才会在岩石层。


    这就是一座很明显的岩石层大墓,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典型的石椁墓。


    所谓的石椁墓就是用石板或者石头堆砌而成的墓室,然后将棺木放在其中,形成一种空间小,安全性高的石墓。


    在《地眼》里说起的石墓几乎是没危险,但也是所有大墓中最难出手的,没有之一。


    首先是坚固,这种岩石不但有山体本身的坚固,还有人为堆砌的厚度,想通过普通盗洞挖进去几乎是不可能,唯有采取爆破。


    盗墓贼可不会笨到直接用火药爆破,所以石椁墓几乎是盗墓贼最不愿意碰到的,即便是碰到也不会出手。


    估计马新来还不知道具体细节才想让我出手,这回他是真踢到硬板了。


    好在这次是考古,可以正大光明的行动,这就好办。


    整座山头可以任由我出手,爆破是肯定,还得动用大型工具。


    想到这暗自欢喜,可就在我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时瞬间没了底气,塌陷的后山。


    整个后山塌了快一半,有种泥石流过后的惨烈。


    不可能,这是岩石层怎么可能塌陷?


    不好,这不完全是石椁墓,下面一定有墓室,这些墓室有鬼塚也有墓道,最终的目的是来保护石椁墓。


    塌陷的一定是墓室,而且是被盗墓贼进入后导致,这就是石椁墓的凶险之处。


    能让盗墓贼打开的通道都是假象,摆的是陷阱,进去就会塌。


    我咽了口唾沫闪过一身冷汗,好在看到这照片,要不然真以为自己能行。


    石椁墓,岩石层,陷阱,这么看几乎是绝境。


    我深吸了口气看着几张照片不停的对比,完全听不到蔡掌柜在说什么。


    他们说的我也没兴趣了解,如果能搞定也不会叫我坐在这。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正确的位置,包括墓道以及石椁墓主墓室位置。


    看过所有细节还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看来还得去现场再分析。


    “蔡掌柜,我打断一下。”我主动喊去,“那个梁教授是否去过石椁墓现场?”


    “石椁墓?”蔡掌柜诧异的看向我。


    “哦,就是这座大墓,岩石层包裹而成的石椁墓。”我解释了一句再说,“我想找梁教授了解下现场情况,再考虑如何进去。”


    “黎少爷知道大墓的具体情况了?”蔡掌柜着急的问来。


    我摇头道,“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只能推测出这是石椁墓,藏在岩石层的某个角落,没办法直接找到,我需要了解具体才能做出更多计划。”


    蔡掌柜听后立即给梁教授打去视频,让我当面谈。


    几个专家听到这话也开始议论,可能是怀疑我的能力,毕竟这么快下结论太武断。


    我没去想他们怎么说,接通视频,蔡掌柜连忙说道,“梁教授,我们找来了黎社的黎少爷帮忙,现在知道这是石椁墓,黎少爷想跟你进一步沟通。”


    “行行行,有线索就好。”梁掌柜激动的喊来。


    我坐上去先是打了招呼,接着说道,“梁教授,我能肯定这就是石椁墓,而且已经出现大危险,背后塌陷的地方是遭盗导致,这点足以证明山体内部都是岩石,盗洞打进去非常艰难,能打进去的也是陷阱,所以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找到正确通道方可行动。”


    “陷阱?”梁教授挪动着眼镜赶忙问来,“黎少爷如何肯定通道是陷阱?”


    “这个……”我犹豫着不能跟他说《地眼》里讲的,只能转过话题回道,“推测。”


    梁教授刚拉出的激动瞬间没了,叹了口气说道,“年轻人,我们考古讲的是实际证据,简单推测可以,但到了具体行动上不能有推测。”


    我没敢解释太多,继续问去,“梁掌柜可否说说现场的具体情况?”


    “现场我去过,和你说的一样,都是岩石,没办法取土来确定年代和位置,而且塌陷的地方都是巨石,整片区域已经被堵死,没办法从里面取出更有价值的线索。”


    这工作让我很纳闷,就是这么认定没办法行动的?


    我憋着这口气再问,“梁教授有没有打去岩石层具体研究,比如里面有没有水,岩石层的深度有多少,还有岩石层的具体硬度等等,这都是重要数据。”


    “这个我有做,我可以发给你。”梁教授很肯定的说道。


    “行,这些数据我看过后再联系你。”我点头后还是提出疑问,“梁教授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梁教授没想到我会这么问,摇着头回道,“除了你提到的上述问题外,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方向,无从下手,墓室找不到就无法知道墓主人,后面的一切工作都没办法进行。”


    “那你们是如何发现这座大墓,古玉又是如何出现?”我忍不住深究去。


    “古玉是我们一位同事在外面发现的,跟队里很久之前留下的一块古玉相似,再联系当地文化,我们意识到这边有古墓,后来就找到了尖山村,不过我们没公开这地方,还在进一步深入分析古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