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宫灯”杏仁蜜

作品:《七零随军怀孕就跑首长追妻火葬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草台班子了。


    这是有技术,有人才,有战略眼光的新型企业。


    他转头对林婉清说。


    “林同志,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企业,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说!”


    林婉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送走领导,工厂里又恢复了热闹。


    武宝信指挥着技术员,开始进行设备的最后调试。


    工人们则在各自的岗位上,熟悉着工作流程。


    林婉清走到江楚身边,轻声说。


    “谢谢你。”


    这三个字,包含了太多的情绪。


    江楚看着她,眼里的笑意温柔得能溢出水来。


    “这是我们的厂,这不是应该的吗。”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个人能听见。


    第一批生产的,就是“三露”中的“宫灯”杏仁蜜。


    当乳白色的液体,带着淡淡的杏仁香气,


    从灌装机的出口缓缓流出,被精准地装进一个个红色瓶盖的玻璃瓶里时,整个车间都沸腾了。


    “出来了!出来了!”


    王秀兰带着包装组的女工们,将一瓶瓶杏仁蜜擦拭干净,贴上标签,装进纸盒。


    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的认真,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


    武宝信捧着第一瓶成品,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他的心血,是他半辈子的梦想。


    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林婉清拿起一瓶,拧开盖子,倒了一点在手背上。


    质地细腻,香气清雅,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开工第一天,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


    夜幕降临,工人们都下班了,偌大的厂区安静下来。


    林婉清和武宝信还在办公室里,就着灯光,核对今天的生产数据。


    武宝信看着报表上的数字,乐得合不拢嘴。


    “小林,照这个速度,咱们年前就能完成第一批订单了!”


    批文下来后,林婉清的心思便全部沉浸在了产品本身。


    她把自己关在屋里,铺开一大张牛皮纸,用铅笔细细勾勒。


    瓶身的设计,她摒弃了当时普遍的朴素圆瓶,而是设计成了一盏小巧玲珑的六角宫灯形状。


    玻璃材质,线条流畅,握在手里有一种温润的质感。


    瓶盖则是一个小小的金色圆顶,上面刻着缠枝莲的纹样。


    标签的设计更是费尽心思。


    她选用了米白色的特种纸,用毛笔蘸着墨,写下两个古朴雅致的篆字——清露。


    下面则是一行小字:宫灯杏仁蜜。


    整体风格简洁、典雅,带着浓郁的中国风韵,却又透着一股超越时代的精致。


    第一批样品生产出来后,整个小小的研发室都沸腾了。


    武宝信捧着那小小的宫灯瓶,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全是光。


    “小林,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瓶子,光摆着就是个艺术品啊!”


    林婉清笑了笑,将几瓶包装好的杏仁蜜分发出去。


    “大家拿回去试试,好不好用,还得你们说了算。”


    孙明明第一个拿走一瓶,嘴里还嘟囔着“花里胡哨”,


    可当天晚上,她就把那空了大半瓶的“蛤蜊油”扔进了垃圾桶。


    第二天一早,她就对着镜子摸自己的脸。


    “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挺润的,一股子杏仁味,香。”


    张丽更是爱不释手,她拧开瓶盖,用指尖蘸了一点涂在手背上,


    乳白色的蜜体很快被皮肤吸收,留下淡淡的光泽和清香。


    “婉清,这个太好了!比百货大楼里卖的那些洋货还好用!”当然孙明明没用过她口中的洋货。


    周围邻居试用过的,反馈也都惊人的一致。


    滋润,温和,不油腻,还有一股天然的香气。


    江楚看到成品时,是在他那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落在那小小的宫灯瓶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晕。


    他拿起瓶子,指腹摩挲着瓶身流畅的线条,眼底的欣赏毫不掩饰。


    “婉清,你总能给我惊喜。”


    他没有多说,却直接托关系,将样品送到了北京最权威的日化研究所进行成分检测。


    几天后,一份详尽的报告摆在了林婉清面前。


    报告显示,清露杏仁蜜的各项指标,不仅远超国内同类产品,


    甚至达到了部分国际品牌的标准。


    看着报告上那些专业的数据,林婉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沉重的压力。


    每一笔开销,从厂房租金到设备采购,再到原料进口,每一张单据都需要她亲手盖章。


    账本上那一串串惊人的数字,都代表着江楚毫无保留的投入。


    这既是信任,也是一座沉甸甸的山。


    她和江楚开始商讨初步的上市策略,决定先在几个关系好的单位内部小范围试销,


    积累口碑,为“清露”的正式面世做最万全的准备。


    林婉清这边忙得热火朝天,283厂的宿舍楼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自从许晓在厂子附近租了间小屋住下,陈月香每天的“散步”路线就固定了。


    她总能掐着饭点,出现在许晓家门口。


    “小许啊,又在做好吃的呢?”


    “顾大娘,您来了,快进来坐。”


    许晓永远是那副温柔带笑的样子,手脚麻利地把陈月香迎进屋。


    陈月香一坐下,就开始絮絮叨叨地讲顾野在厂里的事。


    “我们家小野啊,就是个工作狂,一忙起来就不知道吃饭。”


    “昨天开会开到半夜,今天早上又天不亮就走了,我看着都心疼。”


    许晓安静地听着,时不时递上一杯热茶,适时地表示关心。


    “顾厂长真是辛苦,为国家做贡献,是咱们的榜样。”


    在陈月香的“指导”下,许晓的温情攻势也随之展开。


    她开始做一些精致的家常点心,绿豆糕,红糖发糕,还有亲手包的小馄饨。


    每次做好了,都用饭盒装得整整齐齐,交给陈月香。


    “大娘,这是我刚做的,您和顾大爷尝尝。


    剩下这点,您看顺便给顾厂长带去,让他垫垫肚子。”


    陈月香自然是乐得当这个“信使”。


    然而,顾野对这一切,反应冷淡得近乎刻薄。


    第一次,他收下了,转手就分给了车间里加班的年轻工友们,让陈月香别再带。


    第二次,他直接没要。


    第三次,当陈月香又一次提着饭盒出现在他办公室时,顾野放下了手里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