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绝对不会忘本
作品:《大小姐平反归来,离婚养娃哐哐收家产》 “同志,这是我家的户口本。”
说着,何明香把伪造的户口本递过去。
她爹是村长,真章印在上面,假的也是真的。
核查员来姜瑶的家庭住址,核查当事人身份。
如今核查她的户口本和村委开的身份证明,发现都没有异议。
两人又问了一些问题,何明香都能对上。
“姜同志,感谢你的配合。”两名核查员公事公办后,起身往外走。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嘹亮的声音,“姜瑶,你回来了?”
“是啊,婶子!”
听到姜瑶的回应,何明香浑身僵硬。
她不是昨晚就被抓走了嘛!
何明香心虚的看向两名核查员,正好对上他们投过来的视线。
“咦,我们家门怎么开了?”姜瑶纳闷的推开院门。
院子当中站着三个人。
左边的那个女人正是何明香。
何明香知道事情败落,眼神慌张的飘了飘,立刻往门外跑。
姜瑶在何明香经过时伸脚。
何明香一个不注意被重重绊倒。
她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给被抓过来的何存根,行了个大礼。
霍珩舟扯着何存根的衣领,沿路吸引了一群看热闹的村民。
“你们村长合谋侵占姜瑶的家产,现在上头派人调查,他还在欺骗。”
何存根的目光往上移,看到姜瑶,脸色煞白,“你,你……”
姜瑶眼底满是讽刺,冷笑道,“我没有被人绑走,你是不是很遗憾。”
恰在这时,公安也开着警车进了村。
何存根和何明香知道他们完了。
核查员在村里人的见证下,重新核查了姜瑶的身份,而后和公安一并带着何存根父女,前往万嘉县派出所。
霍珩舟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最后将目光落在宋家院子里。
三间泥瓦房。
房子看起来并不破旧,应该是这几年新盖的。
村长的事情引起了巨大讨论.
以往欺负姜瑶的人,得知她家被平反,要回城的时候,都噤声不语。
其他人八卦好奇,围着姜瑶,试探讨好的问起话来。
“姜瑶,你真要搬到城里了?”
“出这么大的事情,文成怎么没跟你回来?”
“这位军人同志是谁啊?”
……
七嘴八舌的议论,姜瑶热情回答。
“文成脱不开身,他现在是机械厂的厂长。”
“我这次回来就是转户口的。”
“这位军人是我大哥的朋友。”
宋文成厂长的身份,让围观的人群沸腾起来。
他们柳树沟还没出过,这么有本事的人呢!
有人激动地高喊,“姜瑶,你们现在发达了,可不能忘了乡亲们呀!”
姜瑶想到当初他们对自己的排挤,掩住眼底的冷光,笑道,“大伙儿这话说的,文成能有今天,可不是他一个人的能耐。”
“那是咱村儿的水土养人,叔伯婶子们可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小时候他也没少去你们家蹭饭。”
“你们放心,他现在出息了,更不能忘本,往后谁家有难处,不管是想找份儿活干,还是家里有啥需要搭把手的,尽管去找他。”
二狗媳妇往前凑了半步,手里还攥着纳到一半的鞋底,脸上堆着笑,不太相信道,“姜瑶,我们真……真能找他吗?文成现在可是厂长,忙得很吧?”
蹲在墙角抽旱烟的王老汉,磕了磕烟锅,“人家管着那么大的厂子,手里的活肯定重,咱这平头老百姓去找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吧?”
姜瑶小脸一板,“乡亲们,你们说这些话就见外了。”
而后她一笑,炫耀道,“前阵子隔壁村的牛奋强,就是我大嫂娘家隔壁那个,人家托文成找活儿,文成二话不说就给安排到厂里了,不光进城挣钱,连户口都给办下来了呢!”
“嚯!”人群里发出惊喜的感叹。
姜瑶趁热打铁,“当时我还跟他念叨:你对隔壁村这么上心,可不能忘了咱们柳树沟的乡亲们。”
“他当时就拍着胸脯保证,说他吃的是柳树沟的饭,喝的柳树沟的水,绝对不会忘本。”
话音刚落,院子门口的气氛就被推到了高潮,大家热烈的议论开来。
“文成现在真是出息了。”
“可不是,他当年在我家蹭饭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一定有本事。”
“你们两口子念着咱们村,都是有良心的。”
“我替我们家二狗先谢谢文成。”
姜瑶掩住心中的快慰,坦然的接受大家的追捧。
夸吧夸吧!
最好把宋文成夸到天上,到时候让柳树沟的人,好好看看他那副嘴脸。
霍珩舟眸光深沉,掠了眼姜瑶,而后微不可查的扯了扯唇角。
原以为小丫头被宋文成欺负的窝囊,没想到大招在这里呢!
王会计神情冷静的站在人群里,看着姜瑶。
这资本家的小姐就是厉害。
两句话就把大家煽动起来。
他可记得,前几天她求他开介绍信的时候,在电话里说宋文成不管他们娘三。
姜瑶注意到王会计的视线,眼神一闪,立刻道,“王会计,村长现在被带走了,书记又出去开会了,我们家的田地和房子还麻烦你帮我处理一下。”
大家一听她有正事,都赶忙把路让开。
村委办公室。
王会计眸光紧紧盯着姜瑶,声音听不出情绪,“你不会是要卖房子和田地吧?这可是你们在村里的根啊。”
姜瑶笑道,“文成在城里的房子是二层小洋楼,可大了,我和孩子们的户口一转走,就不会回来了。”
“房没人住,田没人耕,都会荒败,卖了是最好的。”
她还真不给宋文成留后路,王会计心里盘算一番,认真道,“姜瑶,你跟我说实话,文成现在真的是厂长吗?”
姜瑶点头,“是,包括他把大嫂邻居安排进厂,也都是真的。”
王会计拿着笔敲了敲桌面,严肃道,“姜瑶,你们夫妻的恩怨,不该拿村里人当枪使。”
姜瑶笑得随意,“宋文成能帮邻村的人,为什么不能帮咱们村的?”
“如果他愿意帮,这对大家都是好事,如果不愿意,也好让咱们村的人看清他亲疏不分的面目。”
王会计忍不住点头,这话没毛病。
村里现在就王会计能管事,姜瑶知道利益动人心,“王会计,文成的户口早就迁走了,农村的房子我是户主,我说了算,100块卖给你,田产是国家的,我免费给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