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应聘宁港一中

作品:《大小姐平反归来,离婚养娃哐哐收家产

    白明杏眼神一眯,“你爹给她开介绍信了?”


    “没有,”何明香急得跺脚,慌道,“姜瑶用村里分给她的责任田,和邻居换了三张宁港的火车票,来找她的丈夫。”


    白明杏冷哼,眸光闪着狠毒,“她果然不安分,没有介绍信也赶跑?”


    “脱离集体、脱离管制,典型的资本主义尾巴没割干净,当年就不该放他们家去改造,就应该斗到底!”


    何明香见她又拿出革委会时那副狰狞做派,忍不住弱弱反驳,“那你还让我顶替她的身份。”


    白明杏瞪她,“你还要不要宁港的房子和户口了?”


    何明香急得都快哭了,“当然要。”


    白明杏傲然冷笑,“那房子本来就不该是她的,她是剥削我们的资本家,是老百姓的敌人。”


    “我们拿走,是行侠仗义,是替老百姓教训他们,这是做好事,老天爷都要给咱们拍手叫好。”


    这番话,放在运动时期,绝对群情激昂,一呼百应。


    可现在,早就不是革委会和红袖章的天下了。


    见白明杏骨子里还这么嚣张,何明美张了张嘴,不安道,“你说她到宁港,会不会发现房子的事情?”


    白明杏眯眼,“房管局那边什么时候过户?”


    “他们让我一周后办交接手续。”何明香搅着手。


    白明杏目光锐利,“姜瑶丈夫在宁港哪里上班?”


    “听说在机械厂打杂,反正五年没回过村子了,也没给他们娘三寄过钱。”何明香道。


    竟然是个穷鬼。


    不足为患!


    白明杏笑得恶意,而后眼含深意,“先把姜瑶找出来。”


    ……


    翌日,吃过早饭,姜瑶把孩子们交给陈婶,便去了文化宫。


    今天是她翻译的最后一天,姜瑶和新派来的翻译交接完工作,周成军递给她一张招聘简章。


    “姜同志,听说你在找工作,宁港中学正在招小语种老师,你可以去看看。”


    这个年代的招聘信息,都是内部扩散和流传,外部的人很难获取。


    姜瑶捏着简章,感激道,“周主任,谢谢你。”


    房子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


    宋文成巴不得她回老家。


    要是知道她没介绍信,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


    但只要有正式工作,她就能把户口迁到单位。


    辞别周主任,姜瑶立刻去了宁港中学。


    宁港中学在长宁大街中段。


    马路对面是她小时候上的宁港小学。


    至于宁港中学,她只上了一年。


    运动开始后,知识分子受到冲击,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秩序混乱,经常停课。


    学生们平日只上半天课,下午要参加劳动,不能专注学习。


    外公外婆坚信知识的重要性,亲自在家教授她学习。


    等她15岁的时候,二老托人给她办了入学手续。


    一年后,顺利拿到了高中毕业证。


    但成分注定让她上不了工农兵大学。


    16岁,是一个分界岭。


    没工作,就要响应号召,上山下乡。


    那时,霍珩舟说给她安排宁港一小的代课老师,她是高兴的。


    她以为他当兵8年回来,并没有忘记当年的情谊。


    谁知道这情谊是啐了毒的。


    白家人差点押着她,下放。


    如今,她回来了。


    不是去小学,而是去中学。


    姜瑶在门卫处登记后,直奔教导处。


    办公室,外研组长王彩燕得知姜瑶给皮尔卡丹当翻译,睨了她一眼,“说两句听听。”


    姜瑶端庄一笑,“Bonjour,jevienspostulerpourlepostedeprofesseurdefran?ais.”


    发音纯正。


    王彩燕挑眉。


    看向在办公室门口站了一会儿的陈丽华,问道,“陈老师,她说什么?”


    姜瑶看过去。


    进门的女同志2多岁,穿着红色连衣裙,手里拿着英语课本,看起来刚下课。


    陈丽华表情不明盯了眼姜瑶,手指微微蜷了蜷,回答道,“意思是:你好,我来应聘法语老师。”


    原本以为这个岗位又偏又冷,没人竞争。


    没想到,竟然来了个这么厉害的主。


    王彩燕欣然一笑,转而对姜瑶道,“姜同志,你看,我们已经有法语老师了。”


    陈丽华嘴角微不可查的扬了扬。


    学校就招一个法语老师,都是同事,她爸又是教导主任,王组长肯定会偏袒她。


    姜瑶心里闪过失落,但面上礼貌笑道,“那咱们学校,还招其他语种岗位吗?”


    不等王彩燕回答,陈丽华看着大言不惭的姜瑶,挖苦道,“姜同志本事这么大,还会多种语言啊?”


    这年代会英语,就已经让人觉得了不起了。


    她自学法语两年,双外语老师,可是学校的香饽饽。


    姜瑶看出陈丽华的敌意,谨慎道,“英语会一点点。”


    王彩燕惊讶,让她说了几句。


    听到她标准的发音后,陈丽华脸上的表情变得讪讪。


    但转念一想,又收起了敌意,转而对王彩燕热情推荐她,“王老师,我担任法语教学后,英语老师正好空出来一个,姜同志绝对能胜任。”


    姜瑶意外,看了眼陈丽华。


    王彩燕原本就有留下姜瑶的意思。


    她笑着看向两人,欣慰道,“你们俩都是双语能手,以后学校英语、法语这两块儿,不管哪边缺人,你们都能顶上。”


    陈丽华就是这个想法。


    更重要的是,教育部这两年都会组织一批人去法兰西留学。


    可她法语底子弱,光靠自学难以通过教育部的笔试和面试。


    留着姜瑶,既能请教,必要的时候还能让她……


    “我是宁港一高毕业的。”


    听到姜瑶回答王彩燕的学历,陈丽华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眉。


    竟然只是个高中生。


    同样惊讶的还有王彩燕。


    高考才恢复几年,人才断层,中专和高中生任教高中不稀奇。


    可她是到哪里学的两门外语。


    姜瑶见他们的反应,心有忐忑,但还是如实告知自己的成分。


    王彩燕了然。


    怪不得法语和英语说的那么好。


    以前的资本家小姐,学的东西可不少。


    不过现在时代变了,她又是外贸部周主任介绍过来的,成分倒是没什么。


    “如果没什么问题,我现在带你去人事科签合同。”


    姜瑶眼睛一亮,“好。”


    陈丽华盯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笑意盎然。


    还是个黑五类,这种身份敏感的人,在他爸手底下,岂不是更好拿捏。


    姜瑶的档案就在宁港一高。


    人事科调来档案,签合同的时候,发现姜瑶没有介绍信,办事员看向王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