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借题发挥2
作品:《苟秦》 第473章借题发挥2
辛谌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他对两名案犯行踪下落的分析与布控办法,但苟政却忽然略显不耐烦,
冷淡地打断道:“为了区区两名贱人,要把整个秦国都翻个底朝天吗?
闭关所道,大索乡野,你们不觉铺张扰民,孤还怕被秦国臣民咒骂!”
苟政一番训斥,有如一盆凉水从头上浇下,辛谌热情顿消,但望着苟政,拱手解释道:“大王,臣以为,两名案犯未出函谷,只需在函谷以西丶潼关以东的局域内大索:::”
“为二贼,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苟政了辛谌一眼,淡淡地反问道。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辛谌微惬,而后说道:“大王,宋郑二犯,罪行深重,影响恶劣,正需擒之以正国法,稍有放松,只恐逃之天天,再难追捕!”
“说的不错!”苟政微微颌首,而后自案上拿起两道奏章,示意内侍交给辛谌:“这是司隶校事与御史台上奏,卿先看看!”
“诺!”辛谌按下心中疑惑,接过快速浏览一遍,脸色很快变了,起身拜道:“这是臣之疏漏,请大王责罚!”
奏书上所呈之事,乃是各地郡县收到刑部通辑令文后的反应,有些积极的反馈,但更多的,是有充耳不闻,是敷衍了事,是阳奉阴违。
若仅是如此,也就罢了,最让苟政震怒的,乃是地方僚吏借机兴风作浪,以清查逮捕案范为由,大搜地方,鱼肉乡里,滥捕勒索,以谋私利。
这种情况,虽不多见,甚至不值得过于惊奇,但确实存在,也绝难为苟政容忍!
有时候,真的宁肯官府不作为,也不愿其乱作为,若是夹杂着私利私欲,则为祸更甚。
这些情况,当然不是辛谌所能悉知,但看到手中奏呈,也不由心惊,注意到苟政那冷冽的眼神,更是冷汁淋漓。
所幸,苟政很快收起了那孩人的目光,摆手道:“辛卿不必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总是免不了有宵小作票,此事不是卿的罪过。”
“大王明察!”辛谌松了口气,拜谢道。
看着辛谌,苟政稍微蕴酿了下,而后以一种提醒的语气交待道:“辛卿,你而今是大秦的刑部尚书,首要任务当是明法立制,当站在全局以主持大秦刑律工作,孤知你想以此案为范本肃立刑部威严,但若过于执着于两名案犯,靡费人物力不说,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之嫌!”
“诺!”听苟政这么说,辛谌略加思索,躬身应道,只是言语间始终带着一丝不甘:“只是如此,有宽纵之嫌,恐宋郑二犯走脱!”
“谁说要宽纵他们了?”苟政当即驳斥一句:“刑部拟好通辑令,定好赏额,进出关隘照常检查,各地官吏丶士民但凡有志于仕途进步与财帛赏赐者,自会积极留意。^x-i,n?d\x~s+.¨c_o\m′
如此,岂不比兴师动众丶大索地方更加合适?又岂违我秦法,丧其威严?”
“更何况,除非那二人,永远避世不出,否则早晚将之揪出来,便是二犯忍得,荒山僻野,也不是好相与的!”
总之一句话,宋郑那对逃犯,不值得大费周章。只是苟威案,还不值得苟政投入这么多精力,
他更在乎经过上升之后政治收益。
而话说到这个份上,辛谌对上意的领会,就要更加清淅,也不再坚持见状,苟政则继续指着那两道奏章交待着:“与两名案犯相比,此次案件前后反映出的各类问题,更值得重视!
上边所载趁势为虐民之官吏丶党从,孤已差人去拿,解抵长安之后,便由刑部会同御史台进行审办!”
闻之,辛谌顿时两眼一亮,不需多言,此举的政治深意他便领会到了,当即拜道:“诺!”
“任群,通知丞相丶大司马丶御史大夫丶卫成将军前来太极殿议事!”扭头,苟政冲伺奉殿前的舍人任群吩咐道。
“诺!”
回首再看向辛谌,苟政又略作思量,问道:“对大秦此后律法刑狱诸事务,辛卿可有见解?”
这却是在问辛谌的治事思路了,而他显然是有考虑的,只是简单组织了下语言,拱手道来:“禀大王,新律例颁布未久,眼下国中各地尚未熟悉,当持续以明法强律为要,此非一时半刻之功,需要锲而不舍地推广。
至于刑狱之事,往往攸关士民百姓之切身利益,乃至性命,尤需重视。据臣所知,目下秦国各地,私刑泛滥,苛害虐民事件层出不穷。
因此,臣有意打击私刑,将刑罚之权,收归官府!”
“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苟政颌首道:“人皆言羯赵残忍,赵法苛暴,然羯赵之暴政,又岂只是那
些羯奴造成。
孤既有志解民于倒悬,救其于水火,便从打击强暴私刑开始!个人安危与身体健全都得不到保障,谈何务农固本,缴粮纳税?”
显然,最后一句才是促使苟政支持此事的根本原因,当然了,这也是争取人心,打击豪右不法的举措。
凡是对巩固统治有利的事情,苟政都不吝于去做,尤其是有辛谌这样颇具名望的关中士族主动去做。
“只是,想要废止私刑,起到一定效果,可不容易!”苟政看着辛谌,意味深长地说道,似在试探。?x-q^k-s¨w?.\c^o′m′
辛谌则很坚定地说道:“此为治国安民之策,纵有阻碍,也当锐意破除!”
顿了下,辛谌又表示道:“至少,也当将死刑判决之权,收归朝廷中枢,不能任由地方恣意,
无所忌惮!”
从辛谌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些士族出身的臣僚,也并非全然只顾门户私见,在不直接触及本家本户内核利益的前提上,他们还是能够发挥见识才干,还是具备一些道德节操与正直理想的
而对辛谌的想法,苟政则表示鲜明而坚定的支持态度,关中人口本就不算多,生计原就艰难,
被剥削压榨也就罢了,还要饱受身体痛苦折磨。
这怎么行,这会大大打击底层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关中生产力的持续恢复与发展,苟政可不许!
“另外,臣有意对诉讼之制进行完善明确,给蒙冤士民百姓以上告之机会与信道::”辛谌又禀道。
这同样是一个收买人心丶稳定治安的政策,苟政连连点头,予以肯定,而后大手一挥:“辛卿可将这二事拟成条陈,届时拿到御政会议上讨论一番,将之明确下来,拿出一套施行办法,再逐步完善,形成定制!”
“诺!”辛谌躬身长拜,腰比入殿觐见时弯得更低,但精气神明显更足了。
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郭毅丶苟武丶王堕丶丁良四名大臣,奉召而来,加之任群,连同还未离去的辛谌,召开一次针对苟威案带来诸多问题的御政会议。
从与会人员身份职位与规模便可知,苟政召集众人是存着办事的自标,也是,涉及到国防军事安全的问题,再怎么严厉重视都不为过。
而待众人落座,苟政环视一圈,便毫不客气地说道:“两名案犯,打着一个苟威家奴的旗号,
便能通关过卡,畅通如阻,简直荒谬绝伦,骇人听闻!”
一巴掌狼狼地拍在王案上,苟政毫不掩饰他的怒,冲在场的秦国重臣们质问道:“一个苟威尚且如此,那么其他权贵,是否也是如此?
两名地案犯胆大包天,那么敌国密探奸细,是否也是如此?”
“大王息怒!此为臣等疏忽,臣等有罪!”见苟政大发雷霆,郭毅当即带头拜道。
这自是象征性的表态,但苟政却偏头看着郭毅,淡淡地问道:“难道郭氏族人丶扈从通行关卡,也是如如此畅行?”
一句话,直接把郭毅问住了,承认也不是,否认更不是,一时间颇有些尴尬。
在郭毅老脸有些挂不住的时候,苟政送了口,竖起食指道:“孤无责难众卿之意,更无追究前事的想法!
不过,对秦国治下弥漫的这些不正之风,危害现象,必须予以纠正!
尤其是诸关要塞之通行,必须重视起来,关防要隘,是关中安全丶秦国稳固之根本,于此事上都有疏忽,那么我们距离危险,也就不远了!”
听苟政这么说,平日里本就有负责长安周遭巡逻抽查任务的卫成将军丁良,直接表示道:“大王,此事何难,只需传令各地关卡,加强进出甄别盘查即可,权贵之家,如有通行,一并查验即可!
若再有玩忽懈迨丶徇私纵情者,予以严惩,不需多少时日,此等风气,定能得到纠正!”
听完丁良的建议,苟政顿时露出微笑,指了指他道:“就按照善长提议展开!
此事,不只是涉及到关防查验的问题,召诸卿起来,也是想让各衙台配合,共同拟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章程来,好好给关中正正风气!”
“诺!”几人齐声拜道。
不过,声音方落,便又听丞相郭毅以一种犹尤豫豫的态度说道:“大王之意,臣已领会,并无异议。只是如此,恐怕过犹不及,影响来人
”
听此言,苟政眉头顿时簇起一道不悦的弧度,淡淡说道:“若来人无异,正常接受检查,自可如常通行!
若守关将吏,恃权违法,趁机牟利,那自有律例军法处置,朝廷做好监督即可!坏关中治安者,恐怕不是沃野之上种地的农民
,正是这些往来进出之人!”
郭毅这是碰了一鼻子灰了,见他神情郁闷,苟政话锋一转,又道:“孤召诸位商讨,便是要尽可能拿出一套完善的办法,考虑周全,丞相此虑,也是言之有物!
诸位当向丞相学习,多加思虑,多提意见
?
众臣应诺的同时,目光则不断朝郭毅身上瞟,怎么说呢,都或多或少能够察觉到气氛中那一丝微妙的尴尬,秦王与丞相这对翁婿之间,似乎出了点问题
太极殿内的议政仍在继续,但秦王苟政的意图,已然十分明确了,他对当前秦国的治安管控体系不满,想要加强。
而除了对诸关卡的守备检查制度的整顿之外,深层次的目的,则是削弱关中权贵那些理所当然的通行特权,同时加强对关中人口流动的控制。
至于挂在嘴上的军事国防安全云云,反而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秦国的关防制度,而在这方面,是玩不出更多建设性的花样了。
坐在关中王座上,以一种统治者的视角俯视群生,时间越久,苟政也越发理解,为何要重农抑商了。
一切的政策举措,最终都是为了统治,而作为政权的最高统治者,苟政也越发认为,把秦国下辖的各类劳动力们,尽可能圈在土地上,是个长治久安的策略
一个苟威之案,竟一步步牵扯到秦国这么多政策变动,这也算苟威之死,带来的另外一种意义与价值了。
与之相比,苟威的死活,实在显得无足轻重了,苟政也根本不在乎。
但是,苟政不在乎,但保荐苟威的苟侍却不能不为其讨个说法,他这个“好人”也得做到底,
毕竟还有那么多苟氏部曲的老兄弟们关心着了。
璨烂的霞光铺满太极殿,给殿周笼上一层绚丽,看着再度前来勤见的苟侍,苟政显得不耐烦了,近乎训斥道:“苟威之死,刑部已按朝制处置,你还想做甚?
你们这些人,若有本事,可自去擒拿那贼徒贱妇!还有,若孤没有记错,苟威的勋爵早被孤废了,一个布衣白丁,值得尔等这般费心劳力!”
苟政这番话,可谓绝情了,苟侍也觉一股压力扑面而来,迎着苟政的目光,喏喏道:“大王,
不论如何,苟威也是我苟氏族部啊,今无辜遇害,擒拿罪犯暂且不提,对其后事总应有所交代”
“生前不积善德,作恶多端,遭其反噬,何谈无辜?”苟政也装了,直勾勾地盯着苟侍:“难道,你还想让孤给苟威追赠个勋爵之位,赐他个忠义正名?”
苟侍还真是这么想的,不过看苟政那冷冰冰的眼神,咽下喉头话语,小心地说道:“大王,苟威虽为人无端,但对大王与王室,始终忠心耿耿,当年杀贼乱,也是为了大秦”
提及此,苟政就有些来气,怒道:“孤让他灭人满门的?斩草也不除根,还敢将郑女留在身边,不过贪其美色罢了,有此下场,可谓咎由自取!”
“大王所言甚是!”苟侍连忙表示认可,又低声道:“只是,大王容情,对苟威后事,总该有个说法吧”
凝眉看着苟侍,苟政知道,他代表的是部分苟氏族部,尤其是那些跟着功臣名就的老人们。
念及此情,苟政叹了口气,道:“罢了,人都死了,责难再多也无用!念起过往功劳,追曾子爵,尤其嫡长子袭爵,另外,让苟信代表朝廷前往威远堡,抚慰其遗移孤!”
“还有,仇池正在打仗,收收你的心思,用在军后勤事务上,此事若出了岔子,孤拿你法办!”苟政文淡淡的警告道。
“诺!”苟侍身体一绷,赶忙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