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凉州善后

作品:《苟秦

    第447章凉州善后


    “第一批援凉物资,除药材奇缺,盐巴丶铁器丶农具略有不足,其他诸如粮料布匹皆有来处”郭毅沉稳叙说着:


    “目下最大的问题,仍是运输,道路太远,便是将所有物料集中于仓场,都相当困难,更湟论往凉州转运了!”


    闻之,苟政眉头微,道:“为何不就近抽调?从扶风丶始平,从新平丶安定率先调运。/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陇东三都可有储馀,让他们就近先支持一批。”


    对此,郭毅摇摇头,略带苦笑道:“此前为供馈西征大军,秦州诸郡能够调用的粮资都调用了,就是扶风丶始平,府库也多空虚。即便剩下些积蓄,也需满足当地军政官民维持丶应急之用。


    援凉物资大部,还需从长安诸库调拨,从京兆丶冯翊丶河东筹措,而三千里长途转运,困难重重无需臣赘述,而官府目前掌握的运力严重不足:


    ”


    google搜索ka


    “这确实是个问题!”听郭毅描述,苟政也有些头疼了,略作思,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而今正值冬闲,可否由官府出钱粮,减赋税役,征发部分民役?”


    闻问,郭毅抬头望了苟政一眼,稍加斟酌,拱手禀道:“这是一条办法,只是大王当知,道路遥远仍非最大的难题。?咸e鱼1看*)?书{?? }?已{发1_]布}最*新2章=?节.′=


    已是三九严冬,天寒地冻,关西各地,多有飞雪,道途断绝者,彼彼皆是,此时大量转运,危险重重,且事倍功半。


    十斛粟麦,最终不知能否有一斛输抵姑臧。”


    见郭毅给摆问题,上难度,苟政心中浮现出少许烦躁,很想说一句“不至于吧”。不过,终究是说不出口,有西征各项军政事务的经验在前,对于一些情况的基本判断,他还是具备的。


    思吟几许,苟政长舒一口气以平复心情,微笑着看着郭毅:“依丞相之言,此事无解?”


    抬头与苟政对视一眼,郭毅神情微凝,沉声道:“以臣之见,而今唯有让凉州方面再坚持一二,抑或从当地想想办法,朝廷这边也尽力筹措,待到来年开春,天气回暖,道路重启,秦国周边局势也进一步稳定,再从容调粮西援!”


    “这一耽搁,恐怕就是两三个月了,凉州能坚持吗?”苟政眼皮子抬了抬,说道。


    郭毅拱手,以一种认真的语气道:“臣等经过测算,以当前军前储备,再兼缴获,姑臧以南,


    当可无忧。山叶屋 已发布嶵新章結


    再开动脑筋,就地取用,也能解决更多不足,救助更多难民。”


    稍顿一下,郭毅又拱手道:“臣闻凉人抗秦之时,各家豪右纷纷捐献钱粮,出人出力,而今彼等投诚,这救民之事,岂能全然指望朝廷。


    凉人之灾,多源于内患,还当寻求自救。凉州豪右丶大姓丶权贵,多年以来依靠凉州黎庶供养,而今也该他们回报乡梓,共度时艰,只需握过此冬即可:


    随着郭毅一番话落,苟政笑了,饶有兴趣地对郭毅道:“我就说嘛!丞相并非畏难惧险之人,


    也从不推卸责任,今日何来这么多推搪之言,原来目的在此。


    凉人自救,这的确是一条不错的思路!


    人,终究得靠自己”


    听苟政感慨,郭毅想了想,老脸上浮现出一抹尤豫,深吸一口气,弓腰抱拳:“大王,怒臣直言,凉州地理形势丶人文教化,的确重要,攸关秦国大局。


    然而,不论何时,雍州才是秦国根基。西征平凉,已然靡费巨大,再空竭府库,以大批粮物资财援凉,只恐无力应对其他急情,也容易引发雍州士民不满。”


    闻之,苟政眉头上挑,略显异地看了郭毅两眼,微笑依旧:“这是丞相的看法,还是朝中那些臣僚的意见?”


    迎着苟政的目光,郭毅沉吟片刻,还是抬手答道:“不敢欺瞒大王,两者兼有!”


    此时这个老丈人,多多少少给苟政一种不服气的感觉,苟政也就此思量几许,心下有了决定。


    卷起案上一道签署好的令文,语气平静地说道:“朝中的不满情绪与声音,孤感受得到,丞相做到如今的程度,也算尽力了,孤也不当苛责。


    援凉之事,就暂依丞相所言,再给姑臧去一道训令,让他们再坚持坚持。


    需教雍侯他们知晓,孤已视凉州士民为大秦子民,只要力所能及,便当竭力救济,今冬救得一人,来年大秦便多得一份民心,将来更有十倍百倍的回报,这比一些粮食物资,要更加珍稀可贵!”


    不待郭毅接话,苟政又补充道:“朝廷物力有限,转运艰


    难,孤也不过分逼迫,按照既定计划推进。


    至于其他,通知苟侍,让军监想办法,往姑臧再输送一批。这等时候,只有用军队顶上了,


    辅卒也是军队,无法攻城拔寨,那便攻坚克难!”


    对苟政的吩咐,即便郭毅心中仍保留一丝意见,也不宣之于口了。毕竟,苟政已经妥协了,并且给他与尚书台诸部减轻压力,这便足够了,也是他今日斗胆进言的主要目标。


    不知觉间,苟政看向郭毅这个老丈人的目光中,带上了几分审视与疑虑,虽然只是一种相当直观的感受,但这位秦国左相,已经隐隐有些跟不上苟政的思路与决策,即便他的许多建议,都是老成谋国之言。


    长舒一口气,仿佛把脑中的杂念也一并排出了一般,苟政定定神,说道:“想要凉州安定,除了继续向西,占领敦煌等郡,其治安恢复丶民政治理,也当尽快着手落实。


    欲求致治,需要足够的治政驭民之才,尤其是州郡民政之长官。凉州那些官吏可以接收一部分,但不足尽信,最终还要从朝廷考虑。


    这州郡之任,必须谨慎,人员安排,尚书台近来考虑如何,此事可拖不得!”


    一旦提起人事问题,郭毅就不免上心,只见他精神微振,略作沉吟,便揖手道来:“而今,能主凉州军政者,舍雍侯之外,别无他人”


    “这是自然!”苟政微微颌首,紧跟着问道:“武威丶广武丶武兴丶西郡丶宣威等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