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破城(完)

作品:《苟秦

    第443章破城(完)


    “谋划失败,不足过屡,我只是略想不通,究竟是哪里露出破绽,为张瑾侦知!”中军大帐中,苟雄背着手徘徊几步,不由回首看向几名秦军文武。??x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


    炭火熊熊燃烧着,光亮与热量映在所有人面庞上,都是深度参与破城准备的秦军高层,才经一次挫折,都有些意难平,干脆召集一起,总结教训,也安抚军心。


    帐中气氛却也没有过于压抑,比起此前经历的阵仗,今夜只是劳动将士付出些体力,受点寒罢了,不算什么。


    只是,失望亦或说遗撼的情绪,总是避免不了的,毕竟好机会啊!


    稍显沉闷的氛围中,全程参与此事筹划丶推进的姜宇开口了:“我军调度,一直紧锣密鼓,小心翼翼,军纪纠察也始终保持,走漏消息的可能不大。


    问题只能出在城内,出在贾氏自身,或是其行事不秘,或许为人举报


    ,


    稍顿,姜宇又补充道:“那王翼作为使者,往返城内外的次数,有些过多了!”


    对此,苟雄眉头微,不由轻叹道:“王翼却是可惜了,这是一个忠义之士!”


    看向同样列席帐中的刘皋,苟雄交待道:“此人为国捐躯,其后事当悉心料理才是!”


    刘皋表情郁郁,闻言,强打精神,应道:“大都督放心,别部自有章程!”


    沉吟少许,苟雄又深吸一口气,看向众人:“接下来,为姑臧奈何?”


    对此,姜宇却轻轻地笑出了声,看起来并不为此事感到焦虑。


    在众人异的目光中,姜宇解释道:“此番破城尝试虽告失利,然城中虚实,已不再朦胧一片城中军民处境艰难,姑臧府库趋于枯竭,官宦将校人心浮动,豪强右族怨气满怀


    自困城以来,姑臧几经内乱,张璀显然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眼下姑臧城中民情人心,汹涌如洪水,张瑾便在拦截围堵,他堵住了贾氏这个口子,还能堵住满城人心吗?


    我军围攻姑臧月馀,虽未破城,但城中的军民心气已被打散了。


    贾氏虽死,然其后,岂能无人?


    请大都督稍候两日即可:


    “那便,再等等?”听姜宇的分析,苟雄的表情舒展许多,环视一圈,沉声道。¨小′说¢C\m\s, /已~发+布·最¨新-章?节?


    在苟雄的安抚下,秦军各部再度恢复到按部就班丶厉兵秣马的状态,当然,新得援应,正是土气丶体力恢复之际,不可能完全被动等待。


    在邓羌的提议下,秦军进一步加强对姑臧凉军的攻心作战。


    从翌日起,邓羌便派遣大队骑兵,穿着新换的冬装,戴着羊皮帽子,到姑臧城下耀武扬武,高呼劝降。


    到开饭时间,又差人带着熟食到城下显摆,一些大胆的秦卒,甚至逼近城垣,当着城上众艳羡的目光,吃熟肉,饮烈酒


    骨头一丢,则继续发动着心理攻势,言姑臧城中粮秣已尽,他们早晚会饿死,秦营之中却满是粮米白面,只要投降,所有人都将得到救助,吃上一顿饱饭。


    当守城军官恼羞成怒,下令放箭之时,方才笑嘻嘻地策马躲开,那稀疏绵软的箭矢则仿佛在恭送秦卒一般。


    隔一日,由姜宇等人手抄的几百份劝降书,被秦骑射进城中,苟雄作为秦军主帅,代表秦国明确向城中士民承诺:


    凉州罪责,只在张瑾,进城之后,只诛首恶,馀者不论,擒斩张瑾丶开门献降者,重赏!


    之前秦军劝降,也使用过类似的手段,但效果不佳,反响寥寥。但同样的策略,放在局势改易的当下,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正当姑臧守军,被秦军的攻心之计搞得的军心不稳丶人心思变之际,秦军又出招了。


    苟雄派人,拿着一份名单到姑臧城下喊话,名单上都是当前姑臧城中数得上的豪强丶官僚乃至将领。


    内容大意则是,秦国已知悉他们的归心与诚意,希望他们尽快动手,欢迎他们来归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把那些豪强架在火上,很明显的离间之策,但就是有用,毕竟有贾氏在前,那么谁都有可能叛变投降。


    姜宇提出的这条策略很毒,可以说直接激化姑臧城中的主要矛盾,将那些人暴露在张璀面前。


    并且,还不是毫无根据,贾氏在与秦军秘密勾连的过程中,可透露了太多城中绝密情报,其中自然包括哪些凉州将臣丶豪右对张不满,哪些人与张有怨等等。


    而秦军拿出来宣告的名单,则是在贾玄策提供情报的基础上,


    进行一定的加工,


    当秦军使出这样的手段之后,姑臧城内那骚乱的人心,则彻底走向四分五裂,凉州上层,直接陷入相互猜忌丶怀疑丶戒备的收散乱状态。-三`叶·屋, ,首~发¨


    若是此时秦军进攻,并拿出此前的高强度,凉军恐怕也是守不住了。


    但苟雄仍旧选择等,等城中局势继续发酵,这一回,他真的很从容。


    秦军按兵不动,而在城中,以张灌为首的顽敌一时间也没有大的动作。


    对秦军的包藏祸心,张灌当然明白,对城中的怨气不满,对那些政敌与利益受损的豪右,他也同样忌惮。


    但是,张璀却不敢贸贸然动手,即便秦军已经把“证据”送过来了,毕竟波及面太大了,甚至包括尚书令宋混一家·


    当然,不管是谁,如果真的通敌,那么张自然不会舍不得下辣手,关键在于,不比扑杀贾氏的突然,这回大伙儿可是有所防备。


    张如果敢于搞清洗,那么姑臧城内爆发的就将不是内乱,而是内战了。那样,与直接把姑臧拱手让与秦军,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若毫无作为,张璀又于心何安,那些被“点名”的豪右,又岂能安心?


    但凡有个做贼心虚者,悍然发难,那乱事就不可避免了,并且可以肯定会蔓延扩大,难以收拾对张灌来说,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而不管选哪条路,都是步履维艰,危机四伏。


    于是,在以凉王名义,对全城官军士民发布一道抚慰官文的同时,张瑾也命令他所掌握的军队,提高警备,守好城关,对外,也对内。


    另一方面,经过审慎的考量后,张灌还是决定,舍下面子,向宋混求助,为了张氏与凉州。


    张向宋混发出邀请,冀希望宋混能够出面,澄清谣言,代为安抚各家豪强,为了凉州,他也愿意做出相应妥协,解除政治丶军事乃至财产上的压迫。


    这件事情,张也清楚,他做不了,他在凉州的豪右中已经失去了人望,不具备互信基础,也唯有宋混有那个威望与关系去做。


    张璀自认为了凉州呕心沥血丶翰躬尽,也愿意弯下身段妥协。而到了这个时候,他甚至开始寄希望于宋混对凉州的忠诚,宋氏与张氏数十年休戚与共的情分了。


    然而,过去几个月,不论形势如何,政见如何冲突,张灌如有召,宋混往往主动赴约。


    但这一回,宋混第一次迟疑了,他托病推辞。显然,宋混对张璀也产生疑忌了,而坚持公义如宋混者,都是如此反应,也可见姑臧城内官军士民是怎样一种状态了。


    被张璀吸干了水分的姑臧士民,就仿佛冬日里的一堆干柴,而这堆干柴,已经被秦军点燃了,


    宋混辞不赴召,张瑾可就真的急了,若宋氏有变,那姑臧可就真的保不住了。


    当即点起亲兵,要前往宋府,亲自与宋混商谈,不论心腹僚佐,抑或忠心将臣,都劝阻不住。


    然而临出发时,张又迟疑了,徜若宋混真的有异心,那么他去宋府岂不自投罗网?


    于是亲自登门以表诚意,变成了派人监视,四城守军不便轻动,就从官署调集亲兵,做好乱准备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稍加一点外力刺激,便能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


    但是,当张璀采取一些自认为“保守”的举措时,对局势非但没有任何控制与缓解,反而加重其滑落。


    最严重的事情则是,张灌有心集中力量,努力守护凉州,但到此时此景,他已经无法区分敌我了。


    短短三两日间,姑臧城中的局势就如烈火烹油,迅速炸裂开来。


    作为凉州政权也是姑臧守备的内核,宋混与宋氏的扶择,也的确牵动着太多人心。


    夜幕下的宋府,一片寂静,静的甚至有些不寻常,而越过那高大的府门院墙,在府中,却是另外一副光景。


    所有的家将部曲,都已集结起来,齐装满备,库房中的兵器,包括弓弩丶甲胃之类敏感的装备,也都拿出来。


    如今这种形势,什么忌讳也都没必要再顾及了,就连家丁仆役,也都发放武器,武装起来。


    当然,仅凭府内两三百武装部曲,想要起到什么大用,也不现实,他们唯一的任务,只是保护宋氏兄弟,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把他们护送到北城。


    凉州北城的守军,虽有张安插的将领与兵马,但整体还是掌控在宋氏手中的,那既是姑臧北面的安全保障线,也是宋氏的一条退路。


    正堂间,宋混如往常一般坐在案后,老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还有一抹沧桑。


    站在宋混当面的,则是其弟宋澄与几名宋氏子侄丶家将,而与平日里不一样的是,他们各个身披甲胃,


    神情严肃。


    复杂的目光落在带头的宋澄身上,宋混张了张嘴,化作一缕深沉的叹息:“惠明,你可知,此举之后,我宋氏忠名义德,将不复存在!”


    对此,宋澄面上没有丝毫动容,很肯定地答道:“兄长,我们还需为宋氏的前途与延续考量,


    若有罪责,我自承担,绝不污兄长清名!”


    “什么话!”闻之,宋混语气中透着一丝恼火:“你我兄弟,子侄当前,如何能分彼此?你若动手,我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见状,宋澄默然几许,躬身拜道:“兄长,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轮到宋混沉默了,埋头思吟几许,再度抬头,宋混面上带着浓浓的苦涩:“若降秦国,失了荣宠,我宋氏将昌盛不再!”


    “生死存亡关头,又何必在意这些!”宋澄江严肃地说道:“若秦军破城,届时不保的,恐怕就是性命了!


    兄长,我们如今做的,也正是为宋氏,为了子孙后代。若不加表示,以我宋氏在凉州的声望,


    将来纵使能够保全,也必将遭遇打击!”


    “秦军难以攻克姑臧,因而使攻心离间之计,若能消除芥蒂,齐心守城,姑臧依旧固若金汤!”宋混说这话时,双目之中闪动着少许暗淡的希望。


    对此,宋澄不由冷笑两声,反问道:“兄长心知肚明,而今姑臧城中是什么景况,上下各怀心思,如何能够同舟共济?靠张璀以兵戈,还是大兄以声望?”


    顿了一下,宋澄也发出一番锥心之问:“敢问兄长,为何拒绝张瑾过府之请?”


    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宋混,宋澄缓缓道:“即便如兄长所言,侥幸守住了凉州,击退秦军,凭守城拒敌之功,张气焰将何等嚣张。


    届时,姑藏朝堂上层,又岂能还有我宋氏容身之处?以兄长之威望,甚至将遭到张璀的排挤丶


    打压与迫害,一如数月前姑臧初兴复之时!”


    事实上,宋澄所说这些道理,宋混不是不明白,他只是需要更多说服自己的理由罢了。


    再度扫了眼堂上甲光闪铄的子侄家将们,宋混抬手顿在空中几许,终是用力挥下,对宋澄道:“惠明,一切依你所计画的去办吧!”


    “诺!”闻言,宋澄顿时大喜,拜道:“请大兄速速动身,随我等去北城,接管城防,迎秦军入城!


    府外已有不明人等,必是张灌眼线,迟则生变。和我们持相似想法的人,恐怕也不少,不能让其他家族抢了先!”


    贾氏之后是谁?答案是宋氏!


    随着宋氏府门大开,宋混丶宋澄兄弟,率领部曲,突破禁令,径往北城而去,姑臧城中这团火,也彻底燃烧起来::::


    秦正统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在宋氏及一众凉州豪右的接应下,秦军终于进入城中


    姑臧,这座让西征秦军吃足了苦头的河西重镇,终于宣告失守,也基本意味着张凉政权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