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河州安排
作品:《苟秦》 第428章河州安排
“晋兴告捷,西路无忧矣!”苟政的所有焦躁与烦闷,都被一则捷报冲刷干净了,
步于殿中,目进精光,振奋道:“接下来,可以放开手脚,北上武威了!”
“仲威正是此意!”苟武说道:“普兴之战相持仅半月,胜的也漂亮干脆,我军损失不重,只需休整几日,留人成守,兵马东调,配合榆中之师,先将广武拿下。}%优?=?品÷-小/£说`]网,£ ?du更;?±新,?最e快<
广武郡乃姑臧门户,仅凉将宗悠不足万卒驻守,战力一般,补给不足,以我军新胜之势,破之易如反掌。
如一切顺利,十日之后,我军便兵临姑臧了:::
7
听苟武之言,苟政连连点头,但双目一凝,沉声道:“若前日所报无误,张在姑臧仍有六七万众,又新得张掖丶酒泉丶敦煌三郡援兵以及军辐支持!”
察觉到苟政的慎重亦或说疑虑,苟武淡定一笑:“大王,心怀不臣丶敢于反抗的凉州兵马汇聚姑臧,于我军而言,并非坏事,正好一并解决,毕其功于一役!
凉州民风剽悍善战,然连续内乱外战下来,精锐还剩几何?
再者,姑臧兵众虽多,然来源复杂,令出多门,供馈艰难,这样的乌合之众,再多几万人,也不足惧!”
“德长所言不无道理,但那毕竟是近十万之众!别管其虚实如何,就是十万个馒头,
也够我军啃一阵子了!”苟政自然不是怯惧,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叹道:
“看起来,张灌等人已经把姑臧的局势稳住了,晋兴大捷酣畅淋漓,对姑臧却是平添困阻啊!”
听苟政这么说,薛强拱手道:“大王,凉州之丧乱,可不是扶立一个幼主便能平复。
姑臧那众多凉军,也非敦煌三郡所能长久供馈!
姑臧此时稳定,不过吐谷浑人献祭自身,为他们争得时间。而今,吐谷浑一战复没,
消息传开,西睡震动,凉州军民又岂能不悚惧恐惶?”
“说的是!”苟政偏过头,稍一思索,抬指道:“还是孤关心则切,有失常心!”
微微一叹,苟政又释然道:“长安距姑臧两千里之遥,兵锋所至,也只能拜托二兄及前线将士奋勇建功了。
多虑无益,平添烦恼,还是做好眼前之事吧!维稳雍秦,全力支持!”
“大王英明!”苟武几人闻言,安慰性地表示道。
“赵焕!”回过头,苟政又叫道。*k?u?x*i-n?g~y!y¨.·c\o+m^
“臣在!请大王吩咐!”
指着由苟武呈来的西征军报,苟政笑着吩咐:“晋兴大捷,是我秦国的喜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将战果总结,抄呈长安文武丶地方官吏,并宣告关中士民,让我秦国上下臣民,都高兴高兴!
还有,我们的那些友邻们也不该遗忘::.总之,大力宣扬!”
“诺!”赵焕当即应道。
苟武丶薛强闻言,也不由笑了,苟政此道命令的用意,他们自然也明白。
苟武道:“榆中丶罕丶大夏丶晋兴,我军西征不足两月,连战连捷,战果一次比一次辉煌。
喜讯传扬,对我秦国臣民是莫大鼓舞,对居心回测之辈则是极大震,内外宵小将安分许多了
提及此,苟政若有所思,眼神中则闪过一道冷冽,在秦国大举伐凉的背景下,关中虽在苟政的强力预备弹压下保持着稳定,但在那些阴影底下的暗流可一点不少。
伐凉这样的腥风血雨,又怎么少的了阴谋鬼票之徒兴风作浪呢?
“仍不能大意啊!”苟政呢喃道。
苟政思间,薛强想了想,也说起一事:“大王,晋兴告捷后,张凉所设河州之地已悉归秦国。
依臣之见,仅留兵成守,只怕不足,当遣重臣干吏,收拾军政,招抚士民,致于治安,减省西征大军负担,让大都督专心伐凉。
吐谷浑经此重创,固然元气大伤,其王虽则软弱,但接下来是究竟作何反应,是惊惧臣服,还是兴兵复仇,仍然未知。
因此,湟河一线守备需要快速巩固,对吐谷浑也不能真正放松,需委一位德才兼备丶
文武双全且熟悉边事之千臣::::
,
听薛强建议,苟政也是连连点头,说道:“孤本来准备,待平定凉州,彻底收取河西走廊之后,再行着手委派官员干吏前往收治。
不过,威明所言甚是,既已收取河州,便当致
治,使其尽快安定下来,既为征凉大军减轻负担,也为将来接收凉州,做个预演。
比起凉州之广远丶复杂,河州正适合拿来练手!”
说着,苟政便高声招呼着:“派人,去把郭相与吏部王尚书请来!正好德长也在,我们便一道把河州军政梳理清楚,尽快安排落实!”
“诺!”
吏部尚书,本是杨间这个河东时期的心腹幕僚,杨间遭贬平阳之后,由丞相郭毅兼任了一阵子,去年冬巡归来,苟政正式以王堕为吏部尚书。~1~8,5.t`x,t-.!c¢o¨m^
这项任命,也被普遍认为,是政权与关中士族进一步合流协作的标志。
王堕不似杜郁常镇洛阳,也不似邓氏属于秦王姻亲,本身出自京兆大族,又是“西归派”的领袖,他身秦国决策层,意义自然重大。
殿内,转眼看向薛强,苟政说道:“一般的将领丶官吏,哪怕是郡守大员,安排起来也不难。
不过,若要找个德才兼备丶允文允武,还要能从容应对复杂边情的统筹干才,却不简单了。
孤思来想去,眼下不正有一人?依孤看,威明便很合适!”
迎着苟政的目光,薛强微讷,而后揖手道:“大王信重,臣感激不尽,只是,臣绝非向大王讨要职权”
“威明何出此言?孤也只是就事论事,要找个能够收拾河州军政的方面之才!”苟政摆摆手道。
不过,没等薛强回复,先急的反而是苟武,一副又被挖墙角的烦恼模样:“大王,关中军事,包括此番西征大军之编制调度,皆有右长史经手,此时大司马府,可离不开他,
贸然调离,只怕”
顿了下,苟武又说道:“而况,以薛威明之大才,区区河州,岂是他施展之地?依我看,不若待凉州平定之后,让他再一展所长?”
苟武言罢,薛强连连摆手,苦笑着谦虚道:“大司马谬赞了!臣不敢当!”
苟政的目光则在二人身上徘徊几下,审思少许,冲苟武笑骂道:“德长,你大司马府人才济济,你为何总像老母鸡抱小鸡仔一般护着他们,生怕孤给抢了去?”
“大王玩笑了!”如今已不能根据苟政脸上的笑容判断其心情了,听其调笑,苟武端重依旧,应道:“大司马府众僚,皆是大王臣子,皆为大王丶为秦国尽忠:.:
1
“无趣!”见其反应,苟政说道。
又警了薛强一眼,苟政略加思索,摆手道:“罢了,眼下以西征为要,德长又不愿放人,孤便不夺人所爱了,威明暂时还是在大司马府继续施展吧!”
“诺!”薛强应道,心中则暗觉可惜。
薛强从汾阴率领乡人部曲走出,来到长安,路身秦国高层,参谋军政机务,算是达到一个人生高度了。
以他如今在秦国朝廷的地位,若外放河州,那必是掌管军政实权的方面大员。
虽然河州属于新占之地,形势复杂,料理起来会很困难,但也正是用武之地,并且级别摆在那里。
要知道,如今秦国下属臣属,不管是朝廷大员,还是地方将臣,身兼“刺史”之任者,只有一人,挂着“秦州刺史”衔的雍侯苟雄
不过,也正因如此,若让薛强这个外臣成为苟雄之后“第二人”,却也过于显眼了,
不是薛强的习惯。
因此,可惜归可惜,却也过分在意。
至于苟武所提凉州,就连薛强自己也觉不现实,不论是出于安全稳定,还是出于安心信任,非苟氏亲贵不可。
“以冯翊太守丶材官将军丶临安伯苟范为河州刺史丶护羌校尉,都督湟中诸军事,令到之后,即可动身前来长安述职,而后西行赴任!”苟政这边,则在仔细思量过后,做出一个决定。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河州只有派遣苟氏勋贵,而苟氏勋贵之中,苟政最信任的,毫无疑问还是泾阳侯苟安。
但是,眼下渭北鲜卑不稳,活动于安定西北部的鲜卑破多罗部犯境侵扰,需要苟安镇守,维稳大局下,不便轻易调离。
排除苟安,苟武的责任与地位又太高,数来数去,有那个能力镇守一方的,只有冯翊的苟范。
更何况,苟范在冯翊也的确太久,需要挪个位置1
定下苟范之后,河州下属其他郡县,就好安排多了,相关职司商量着来便是。
很快,郭毅丶王堕先后赶到太极殿觐见,当然是兴高采烈地向苟政表示恭贺,他们都看得出来,晋兴击破敌人虽不算太多(榆中丶罕丶大夏三战加起来,共击破凉州三四万众),但却是具备决定性意义的。
更别提那记录在军报上,让人流口水的缴获,仅战马丶牛羊,便足以让相关得益方幸福得晕过去。
不过,在商讨河州善后及官吏委派之前,苟政首先提出的,却是河州建制区划的问题:“首先给我改名,什么普兴,那偏安江南的弱残败普,早该扫进坟墓了!
必须改名,今我秦国大兴,虎据关西,就叫兴秦郡!”
对此,秦臣们并无意见,与普决裂之后,他们正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快马驰奔,并且越跑越稳,“晋兴”这种名字,既不合适,也不吉利,更名也属应有之义。
“另外,河州下属郡县建置,也需重新调整,区区弹丸之地,设置六个郡,如此除了增加官员,有何益处?
孤的意思,大体调整为四个郡,罕丶大夏合并为洮西郡,湟水三郡压缩为两个兴秦丶西平二郡,再加之金城。
至于郡县具体辖境,等苟范到任之后,加以调查汇报,而后交由朝廷确认!”
“诺!”
“再议一议各郡官吏安排及成防布置!”苟政又道。
这世上,绝不缺当官的,哪怕人口短缺如关中,也是这般。并没有费太多时间,就在太极殿内,关于河州地区半数的军政职吏安排,便有初步决定了。
至于剩下的一半,则是留给即将新上任的河州刺史丶临安伯苟范,以及当地豪强势力。
就苟政这些年攻城略地丶治国理政所得经验,想要一个地方稳定下来,必须要因地制宜,也必须学会让渡一部分利益,这可以称为“妥协”,也可以叫做“权变”。
苟政在得罪一些地方势力的同时,也通过此番筛选丶团结了一批盟友,如今的秦国,
就是这样拉扯壮大起来的。
“赵焕!”略显轻松的讨论氛围中,苟政忽然又叫提笔记录的赵焕。
赵焕习惯性地拱手应道:“大王有何吩咐?”
看着这个文质彬彬的近侍之臣,苟政微笑道:“你在孤身边当值,也有些年头了,处事干练,沉稳有度,孤很满意。
再待在孤身边,对你提升不大了,孤有意将你外放,到地方上治政驭民,增进经验能力”
闻言,赵焕稍稍惊讶了下,便起身离案,躬敬一礼,感激拜道:“大王擢拔之恩丶栽培之心,臣感激涕零!”
“那便如此定了,你收拾收拾,稍后随传制使者一并出发,前往冯翊,与苟范做好交接!”苟政摆手道:“你便是下一任冯翊太守!”
此言落,不只赵焕,就是郭毅与王堕也不由暗暗心惊。他们原以为,苟政是打算把赵焕外放到河州,不曾想直接安排接替苟范。
郭丶王甚至觉得有些可惜,他们都在考虑着,安排一位“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将这座三辅大郡彻底纳入朝廷管治之下。
那可是冯翊啊!光多年经营屯田,位居前列的人口数量,以及产量节节攀高的夏阳铁监,便足以吸引绝大部分秦臣了。
只可惜,苟政干纲独断,连争取的的机会都不给,甚至赵焕都惊喜的有些徨恐。
事实上,这也是一份回报,赵焕陪王伴驾丶兢兢业业多年,其父更死难在河内:
那些忠义故事,苟政没有忘记,这是秦王对忠臣孝子明晃晃的酬报!
而不管如何,秦国这个利益盘子,正在苟政的带领下不断做大,仅仅一个河州,便引发如此众多的人员调动与利益分配。
而况凉州?而况关东?而况天下?
以关中形胜为骨架的政权,俨然正在汲取营养,往身上“挂肉”:::
“还有一事,晋兴一战,缴获颇多,为免前线将士分心,由大司马府丶尚书台丶秦州以及军前,各遣人前往,协调分配处置!
此事,由大司马府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