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陇西平定

作品:《苟秦

    第356章陇西平定


    “都弃械吧!”


    疲惫而苍老的声音响起,伴着一阵弃刃声,剩下的十来名亲兵大松一口气,


    将手中兵刃丢在地上,也将生死命运彻底交到秦军的手里。\x\i-a.o?s\h-u?o!h-u!a·n?g¢.^c?o′m,


    众人散开,露出王擢身形,打量了他两眼,心中暗骂一句“屠各老奴”,苟涛语带蔑视地道:“你便是王擢!”


    话问得很不客气,对王擢来说更显无礼,此前虽是敌对,但再怎么说,他也是一方豪强,堂堂的晋秦州刺史,名义上与他的雍侯可是对等的


    没有作答,不过从吩咐弃械开始,他便做好了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


    缓缓起身,高大魁悟的身形,还是有股子威势的。在众人瞩目下,王擢将手中饮了不少秦卒鲜血战刀掷在地上,又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同样丢掉。


    站在堂案后,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扫了贾丶苟二人两眼,王擢淡淡道:“你们雍侯呢?通禀一声,王某要见他!”


    闻之,苟涛与贾虎不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异,紧跟着便是玩味。


    紧跟着苟涛便哈哈冷笑两声,对贾虎道:“此贼,还真把自己当秦州刺史了?雍侯何许人也?一个败军之将,岂能想见便见?”


    话中的讥讽溢于言表,并且,明显是说给王擢听的。而王擢闻之,也不免然,他怎么都是纵横陇右的一方诸候,哪怕战败,见见苟雄怎么了。


    可惜,他面对的恰恰是一名不按“常理”出牌的秦将,只听得苟涛又道:“这等人,留之有害无益,宰了他算了,拿头颅去见君侯,仍是大功一件。”


    就在王擢为此心头一紧之时,还是贾虎显得冷静些,说道:“还是先拿下,


    是死是活,交给雍侯处置吧!”


    对此,苟涛也没有过多异议,耸了耸肩膀,手一挥,淡淡道:“拿下!”


    直到被扑上来的秦卒捆成粽子,王擢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老脸上充满了错与愤怒。这些秦军,果是虎狼之辈,他都如此配合,展现“诚意”了,竟还被这般无礼对待


    苟涛与贾虎,则没再多关注这个败军之将,派人通报苟雄刺史府的战况,同时游览起这座颇具规模的刺史府邸。


    而随着王擢的受缚,也意味着这场“襄武之战”彻底宣告结束,从秦军兵临城下算起,前后历时不过七日,时间虽短,但烈度绝对不低。+l/a+n\l_a¨n^w\e¨n+x!u^e^.\c¨o~m¢


    城中守卒,不算那些临时武装的青壮与临洮豪杰,一万三千馀众,除阵亡者外,悉为所俘。参战之秦军各部,多有斩获,唯一不满意的,只有苟兴了。


    战前,考虑到王擢率众突围逃亡的可能,苟兴奉命,率领秦骑巡戈城外,结果跑了几圈,将士体力与马力消耗不少,战功是一点没捞上。


    一直到城中战斗进入收尾阶段,也不见有敌一兵一卒自城中逃出,这让苟兴格外愤慨,大骂不已。


    这个王擢,号称名将,老巢都被破了,跑都不带跑的吗?骂骂咧咧,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苟雄倒是照顾到这个苟氏的后起之秀,进城之时,专门让他率兵到身边护卫,算是对苟兴的抚慰。


    午时未至,苟雄终是迫不及待地进入襄武,来到王擢的刺史府。此刻,城内局势还未完全平定下来,秦军丶守军丶乱兵以及一些趁机裹乱的地痞流氓,混杂在一起。


    王擢这个贼首虽被擒拿,但城中的乱象,却有加剧的态势,不过这些显然没有影响苟雄那愉悦的心情。


    当站在王擢的刺史府正门前,指着那块扎着几根箭矢的牌匾,苟雄不由自主发出一阵大笑,是这段时间,甚至近一年来,最畅快的一次笑声。


    “王擢此獠,不只将襄武城打造成铜墙铁壁,这座刺史府,也颇具规模与气势啊,难怪能借此抵御我军这么久!”苟雄感慨着。


    伸手一指,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点评着:“只可惜,城墙再厚,沟池再深,


    也需将土成守。城池再坚固,人心有缺,又有何用?


    打造这座坚壁,不知耗费了多少钱粮物力,王擢此等做法,却是舍本逐末了


    7


    苟雄这番话,当然有失偏颇,不过,谁叫他是胜利者呢?成功光环的加持下,说什么都是对的。


    攻克襄武丶擒拿王擢,对秦国的战略意义如何且不论,至少对苟雄来讲,是去了一块心病。从当年西征开始,他便始终惦记着陇西,挂念着襄武。


    只可惜,他手中实力不足,周遭处境严峻,还需要服从秦国鼎


    立关中的战略大局。如此,方才与王擢僵持对抗了近三年,任其在陇南生根发芽。


    如今,这颗扎在秦国“疆土”里的刺,总算拔除了


    “若是把秦州州治迁到襄武来,你以为如何?”心情大好之下,苟雄扭头看向姜宇,以一种玩笑的语气问道。+如\文`网? ,更?新+最-全`


    闻之,姜宇却显得分外严肃,认真地想了想,应道:“迁治襄武,将巩固陇西局势,然也容易引发凉州及周遭胡部警剔与戒备。


    只是不知,大王可否做好,深入秦陇,攻取凉州的准备。再者,君侯若进屯襄武,陇东守备必然削弱,恐其有失。


    不论是秦陇胡部,抑或仇池杨氏,倘有突袭,恐为所趁


    “听子居之意,是不赞同进屯襄武?”苟雄没想到,姜宇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由异问道。


    姜宇想了想,退后一步,揖手道:“属下只是认为,此事还需审慎考量,综合权衡,再者,也需看大王与长安众臣是何考虑


    ,


    闻言,苟雄眼神变化几许,稍有抑制的面庞上再度绽开笑容,爽朗道:“此事容后再议!”


    “末将等恭迎君侯!”弓蚝丶贾虎丶苟涛等将一齐来迎。


    因为城中还有些残馀需要剿灭定,到场迎接的将校并不多,不过对苟雄来说足够了。尤其是贾虎丶苟涛这两名“秦州将”。


    捶一下苟涛的胸膛,又拍拍贾虎的肩膀,苟雄一脸喜悦的关怀与肯定:“此役,你二人打得不错,我必向长安给尔等请功!”


    “其他有功将士也一样!”苟雄又道。


    “多谢君侯!”苟涛当即拜谢道:“府中已暂做收拾,请君侯视图!”


    “一座府邸有甚可看!”苟雄环视一圈,高声道:“将士们作战辛苦,随我去各部巡看一番,大营中已备好吃食,我已命人往城中输送,聊作慰劳。


    待局势稳定,我再为三军搞赏庆功:


    一3


    苟雄之所以得人心,大抵便因他一贯的爱兵作风。不过,他的劳军之旅,被一个人打断了,当然不是王擢,而是秦军破城最大的功臣,李俨。


    “幸赖李先生高义,舍身入虎穴,率众反正,否则,我军不知被阻到何时?”虽是第一次见面,但苟雄对李俨,表现的相当热情,并直接肯定其功劳。


    不过,苟雄笑脸相待,李俨却表情严肃,一板一眼,开口便带着质问语气:“在下有一疑问,不知君侯可能解答?”


    “先生请讲!”对其语气,苟雄不以为意。


    李俨拱手道:“君侯欲尽失陇西人心?”


    “我奉王命引军西来,正欲解陇西士民于水火,还秦陇太平,先生何出此言?”闻之,苟雄眉头微。


    “既如此,君侯何以纵兵抢掠,滥兴杀戮?”李俨满面正派,掷地有声,一副为民请命的大义模样。


    “有这等事?”闻之,苟雄扭头,阴沉着一张脸,瞪向苟涛等将“战前我是如何交待的?尔等敢触我法?”


    见状,苟涛等人皆下意识缩了下脖子,还是苟涛,了李俨一眼,暗骂一句,向苟雄禀道:“王擢所部馀孽颇多,散入城中,想来是这些乱兵作崇””


    对此,李俨立刻张嘴欲言,可惜被苟雄挥手打断了,严厉地冲苟涛等将道:“既有乱兵作票,还是尽快剿灭,还襄武士民安宁?


    给尔等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城内若还有乱兵作票,我先问你们这些将校的罪,将此令传下去!”


    “诺!”苟涛等将,顿时肃然,高声应道。


    算是处置了一件“尴尬”的事情,苟雄再看向李俨,饶有深意地道:“早闻先生仁厚正义,果如其名,此番却是见识到了,佩服!”


    “君侯谬赞,在下实不敢当!”闻言,李俨矜持道。


    “此战首功,当属李先生及临洮义士无疑!先生乃陇西大族,声誉着名,见识广博!”苟雄笑了笑,又向李俨请道:


    “如今王擢虽受缚,但陇西局势,依旧浑浊,远未平定。如何戴乱治安,还需先生这样的郡望贤达筹谋尽力”


    “承蒙不弃,愿为效劳!”终于,李俨那张矜持的假面上,露出了一点笑容。


    他未必因苟雄一番话而感动,而倾心尽忠效力,但苟雄的态度,还是值得高兴的。不论如何,哪怕冲着名誉与口碑,秦国也应该不会亏待于他。


    不过,李俨现在好奇的是,秦国什么时候如约将“陇西太守”这份酬劳给他,应当不会食言而肥吧:::


    府堂内,在李俨等人的陪同下,苟雄还是带着好奇,接见王擢这个俘虏。不管怎么说,也是在秦陇对


    抗了几年的老对手。


    然而,真正见到此人,苟雄又忽然没了多少兴致,哪怕王擢矜持扭捏,明里暗里,表示愿意归顺秦国,愿意出面帮忙安抚降卒,招徕旧部,为秦国效力。


    很明显,王擢的思维,还是停留在这个世道极其普遍的胜败规则。只可惜,


    这一套在秦军,在秦王苟政意志下的秦国,并不是太适用。


    诚然,在起家的过程中,苟政也是一路招降纳叛,如今位居长安政堂与州郡要职的那些将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战败敌军中吸收的人才。


    但可以肯定的是,像王擢这样一个割据势力首领,这种尝过一方诸候滋味的人,绝不在秦国接纳的范围之内。


    他的下属文武可以接纳,但绝不包括王擢本人,乃至于,在苟政那边,连养着这样一个“战利品”以矜功伐能的兴致都没有,因为他觉得浪费粮食。


    因此,王擢的下场可以说从他战败开始便注定了,他心里打的“如意算盘”也终告落空。


    对于苟政这种心态,苟雄虽难尽悉,但总是有所了解的。


    因此,在满足了心头的一点好奇之后,便派人,将王擢及其家人,一并“打包”,槛车押回长安,向苟政献捷。


    至于王擢的生死,则显得无关痛痒了。


    当然了,苟政倒也不是完全容不得“一方诸候”,此时在长安便寓居着一人,仍挂着豫州刺史名头的张遇。


    而比之王擢,张遇的情况毕竟不一样,双方并没有结下多少仇怨,甚至战略合作了那么久。


    但就是这样,已经让苟政颇为不满了,张遇在长安的“寓公”生涯,可是怨气益重,屡吐怨言


    王擢的下场究竟如何,还需到了长安,等秦王苟政下最终决断。不过,他的战败,以及襄武城的陷落,给秦陇局势带来的重大影响,却由此开始发酵丶蔓延。


    四月二十七日,随着彭姚派人,向苟雄道谢,并表明易帜投秦之意,也意味着,陇南之地,正式落入秦国控制,哪怕暂时控制力有限。


    但其重大意义,却是肉眼可见的。只控制陇东地区的秦军,属于一条腿走路,战略态势被动,但兼有南安丶陇西之后,在秦陇之地,便是进可攻退可守了。


    而王擢失败之速,也让周遭几股势力,震动不已,且反应不一。有所勾连的乞伏鲜卑,迅速表明态度,不只叱卢部派人祝贺,就连其统主乞伏大寒也紧跟着遣使前往长安,他却是回想起了当年羯赵深入秦陇之事,有着许多不甚美好的记忆。


    仇池杨初那边,也不用尤豫了,直接斩杀了王擢使者,送往襄武,也停止了对部卒的动员,杨初那老氏,对秦国的天水丶略阳,动心得很。


    相比之下,最尴尬的,该是凉军。张氏那边动员兵马的速度算是快了,但再快也没能快过王擢兵败的速度


    当两万多集中起来的凉军,陈于金城时,一个难题也摆在了领军的张弘等人面前。


    襄武都丢了,陇西之局怎么破?难道打上门去,正式与秦军扳扳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