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主宾之位

作品:《开局殴打高阳?我反手制盐惊呆李世民

    第九十七章  主宾之位


    册封武昭仪为后的典礼办的极为隆重,几乎是倾尽国力。


    李治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他换的不是一个妻子,而是大唐未来的国M。


    新后登基后的第一场宫宴,便设在了太液池边的紫云楼。


    琼浆玉液,歌舞升平。


    秦源被安排在了最靠近帝后的主宾之位,这个位置,甚至比宗室亲王们还要尊贵。


    酒过三巡,新后武媚娘缓缓起身,她今日穿了一身金丝鸾凤袍,面容艳丽无双,凤目之中,却带着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仪。


    “今日设宴,一是与诸位同乐,二是有一事,要借此良辰,告知天下。”


    她的声音清亮,传遍了整个宴会大厅。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看向她。


    武后目光流转,最终落在了秦源身上,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本宫久闻秦太傅所创办的格物总院,为我大唐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实乃万世之功。


    然,女子亦是大唐子民,亦可为国出力。


    本宫决定,以内帑出资百万贯,在格物总院增设一所‘皇家女子学院’,凡有才学的女子,皆可入学。”


    “此事,便全权委托秦太傅操办了。”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谁都听的出来,新皇后这是在向秦源,向天下所有人,宣告一件事—她武媚娘,与秦源,是牢不可破的政治盟友。


    谁要动秦源,先要问问她这位新后答不答应。


    秦源端坐不动,只是端起酒杯,遥遥一敬。


    有些事,无需多言。


    就在长安城还沉浸在新后登基与女子学院的议论中时,一匹快马,卷着风雪,冲入了皇城。


    安西都护府,八百里加急!


    御书房内,暖炉烧的正旺。


    李治展开那封带着血腥味的军报,脸色一寸寸的沉了下去。武后侍立一旁,同样面色凝重。


    军报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可怕。


    一个名为“大食”的庞大帝国,在彻底吞并了西域的波斯之后,终于将他们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东方。


    其先头部队,数万铁骑,在一个叫撒马尔罕的西域重镇,与大唐的“安西商团护卫队”,爆发了第一次正面冲突。


    “秦太傅,你怎么看?”


    李治将目光投向了被连夜召入宫中的秦源。


    秦源接过军报,仔细的看了一遍。


    军报上写的很详细,商团护卫队装备着他亲手设计的雪纹钢刀和三棱破甲箭,战术素养极高,初一接战,便让那些大食骑兵吃了大亏。


    可对方的人数太多了。


    如同疯狗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悍不畏死。


    商团护卫队在斩杀了近万名敌人后,自身也损失惨重,弹药耗尽,不得不放弃了那个经营多年的商业据点,后撤百里,同时向长安发出了最紧急的求援。


    这是秦源所建立的新军,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遭遇挫败。


    “陛下,臣以为,此战,必打!”


    秦源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第二天的大朝会,因为这份西域急报,炸开了锅。


    长孙无忌虽死,但以他为首的关陇旧臣势力,并未被彻底根除。


    新任的领袖,是同样位高权重的褚遂良。


    “陛下!”


    褚遂良手持笏板,第一个站了出来。


    “西域之地,距我长安万里之遥,自古便是蛮荒不化之地。


    如今那什么大食崛起,势不可挡,我大唐何必为了几条商路,几多利润,便劳师远征,耗费国帑?


    臣以为,当效仿前朝,放弃部分西域之地,固守阳关,以求安稳!”


    “褚大人此言差矣!”


    一个年轻的官员立刻反驳。


    “西域商路,每年为我大唐带来数千万贯的收入,更是战马、良药的重要来源,岂能轻言放弃?”


    “千万贯?为了这千万贯,就要让我大唐数万将士,埋骨他乡吗?!”


    朝堂之上,争吵不休。


    主战派与主和派,吵的面红耳赤。


    李治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一时也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


    “秦太傅到—”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大殿门口。


    只见秦源在一众格物院学子的簇拥下,缓缓走了进来。


    那些学子手中,抬着一个巨大的物件,上面蒙着黄布。


    “臣,秦源,参见陛下。”


    秦源行了一礼。


    “太傅平身。”


    李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太傅此来,可是对西域之事,有了定策?”


    “正是。”


    秦源挥了挥手,身后的学子立刻将那巨大的物件抬到大殿中央,一把扯下了黄布。


    那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山川、河流、城池、沙漠,栩栩如生,正是整个西域的详细地形图。


    更让人心惊的是,沙盘之上,还用各种颜色的旗子,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信息。


    “诸位请看。”


    秦源拿起一根长杆,指向沙盘。


    “这里,是撒马尔罕,此地不仅是商路枢纽,其地下,更蕴藏着足以支撑我蓝田钢厂十年用度的铁矿。”


    “还有这里,于阗,此地盛产美玉,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棉花,产量极高,若能引回我大唐,天下百姓,将再无寒衣之忧。”


    “还有这片区域,根据我们格物院的勘探,地下有大量的黑油(石油),那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液体,其价值,无可估量。”


    ……


    秦源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太极殿。


    他没有说一句战争,说的全是矿产、资源、利润、物产。


    原本一场关于军事和国防的争议,被他硬生生的,变成了一场关于经济利益的算账大会。


    褚遂良等人的脸色,越来越白。


    他们那些“劳师远征,得不偿失”的言论,在这个巨大的、充满了数据和利益的沙盘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和可笑。


    “诸位,西域,不是我大唐的负累,而是我大唐的宝库。放弃西域,等于自断一臂。”


    秦源放下长杆,目光扫视全场。


    “至于远征耗费国帑……”


    他微微一笑。


    “谁说打仗,一定要花钱的?”


    “臣今日,便向陛下,提出一个全新的远征理念—以战养战,以商促战!”


    “什么意思?”


    李治身体微微前倾,被这个新奇的词汇吸引了。


    “意思很简单。”


    秦源的声音铿锵有力。


    “此战,朝廷只需出一部分启动的军费。


    后续大军所需的一切粮草、军械,都将由随军的商团来解决。


    我们打到哪里,商路就铺到哪里,市场就开到哪里。


    我们缴获的牛羊、矿山、土地,都将折算成股份,分发给所有参战的士兵和商人。


    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明白,去西域,不是去送死,而是去发财!”


    “我们要将这场对大食的战争,打成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话音落下,整个太极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秦源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给震的说不出话来。


    打仗……还能是生意?


    还能……发财?


    过了许久,户部尚书戴胄,颤颤巍巍的走出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狂热的光芒。


    “陛下……若……若真如太傅所言,此战,我大唐……非但不会亏空国库,反而……反而能大赚一笔啊!”


    “好!”


    龙椅之上,李治猛地一拍扶手,站了起来,年轻的帝王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兴奋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