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臣知罪
作品:《开局绑郡主,这口黑锅我背了》 第七十九章 臣知罪
李源冷眼瞧着他,心里的火更旺了。
“来来来,赵顺臣你告诉老子!你想干什么?”
赵顺臣心里门清啊,一听李源没有自称朕,哪里还不知道他想要什么。
索性他头也不抬,直接开口:“臣知罪。”
“哦?”
李源气笑了,“那你倒是说说,你何罪之有啊?”
赵顺臣依旧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沉声道。
“臣治家不严,教子无方,纵容家将,殴打朝廷命官,藐视法度。”
那认罪态度,要多诚恳有多诚恳,仿佛真心悔过。
但李源听着,却觉得每个字都像是在拱火。
李源气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绕过御案,走到赵顺臣面前。
“好,很好!你自己倒是清楚得很!”
“赵顺臣,你跟了朕多少年了?”
赵顺臣抬起头,“回陛下,从您还是皇子的时候,臣就跟着您了,如今已经快四十年了。”
“四十年!”
李源一脚踹在赵顺臣的肩膀上。
这一脚,李源用了力,可踹在这老家伙身上,跟踹在城墙上没区别,反而震得自己脚底板有点麻。
妈的,这老东西,身子骨还是这么硬!
李源心头火气更盛,指着赵顺臣的鼻子骂道。
“那些御史言官,他们是嘴碎,是讨人嫌!”
“他们堵你家门口,你骂他们两句,把门关上不理他们就是了!”
“你倒好!直接叫人动手打!你打他们干什么?啊?”
“现在满朝文官都认定你赵顺臣要造反了!你让老子怎么办?”
李源越说越气,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赵顺臣脸上了。
“你给朕一个交代!你到底怎么想的?别跟朕说你是一时冲动!”
御书房内,李源的咆哮声久久回荡。
赵顺臣始终低着头,任由皇帝怒骂。
直到李源骂累了,喘着粗气,重新坐回龙椅上,他才再次开口。
他的声音不再洪亮,反而带上了一丝委屈。
“陛下,臣就是气不过。”
李源端起茶杯想喝口水润润喉,闻言动作一顿,挑眉看他。
“气不过?”
“是。”
赵顺臣抬起头,眼忠满是愤懑。
“陛下,他们骂臣,臣不在乎。”
“可他们不该堵在臣的家门口,指着齐国公府的牌匾骂啊!”
“那块牌匾,是太上皇亲赐的!是为了表彰咱们北境将士,用命换来的安宁!”
“陛下!”
赵顺臣猛地抬头,双目赤红,直视李源。
“臣能忍,死去的兄弟们不能忍!”
“臣可以不要这张老脸,但北境军的军魂,不能被一群耍笔杆子的这么羞辱!”
“臣有罪,臣认罚。陛下要杀要剐,臣绝无二话。但下次他们再敢这么说,臣……臣还打!”
一番话,既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表态。
李源端着茶杯,悬在半空,久久没有放下。
他看着赵顺臣那副认死理的模样,心里的怒火.
不知不觉间,竟被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奈给取代了。
他信赵顺臣的话吗?
信,也不信。
这老家伙确实是个护犊子的,也确实把北境军的荣誉看得比命重。
王振那帮人,十有八九是真戳到他肺管子了。
可要说他完全没动脑子,纯粹是匹夫一怒,李源是半个字都不信的。
现在,他如果重罚赵顺臣,必然会寒了整个武将集团的心。
可如果他不罚,或者轻罚,又无法向群情激奋的文官集团交代。
赵顺臣把一个烫手山芋,直接塞到了他李源的手里。
“你给老子滚过来!”
“谢陛下。”
赵顺臣麻利地站起身。
李源看着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位四十年的老伙计,好像比以前更难对付了。
他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那个惹是生非的儿子啊。
只是这方式也太他妈的操蛋了!
最后,李源没有下狠手。
心头那股无名火,又被另一股更深沉的烦躁取代。
罚俸一年,禁足三月,闭门思过。
旨意传下,文官集团勉强算是有了个台阶。
可谁都清楚,这点惩罚对齐国公赵顺臣来说,不痛不痒。
李源心里更清楚。
这事儿的根子,不在赵顺臣这个老匹夫身上。
而在他那个无法无天的儿子,赵康!
“来人!”
李源声音沙哑,带着余怒:“传旨,命赵康,立刻!马上!给朕滚进宫来!”
皇帝的怒火,化作一道十万火急的旨意,冲出皇城,直扑东宫。
然而传旨的太监刘全,却在东宫那紧闭的朱漆大门前,扑了个空。
东宫的太监一脸为难,躬着身子,话都说不利索。
“刘……刘公公,赵公子出去了。”
刘全的三角眼眯了起来,拂尘一甩,声音尖利。
“咱家奉旨而来,你跟咱家说赵康不在?他能去哪儿?是不是知道自己闯了滔天大祸,躲起来了?”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小太监吓得一头冷汗,连连摆手。
“不敢不敢!赵公子一早就去了忠嗣堂名下的酒楼,说是……说是要去尝尝新出的菜式。”
刘全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好家伙!
他爹在御书房挨骂,差点被皇帝扒了皮,满朝文武等着看他家的笑话。
他倒好,还有心情去下馆子尝新菜?
这是心大,还是压根没脑子?
刘全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人,气势汹汹地杀向了那家名为“醉仙居”的酒楼。
醉仙居三楼,雅间内。
檀香袅袅,菜香四溢。
赵康正慢条斯理地用银筷夹起一片刚出锅的松鼠鳜鱼,细细品味。
鱼皮炸得金黄酥脆,鱼肉却鲜嫩多汁,酸甜的酱汁恰到好处地包裹住每一寸鱼肉,入口即化。
“不错,”
他放下筷子,端起茶杯漱了漱口,“火候掌握得很好,酱汁的比例也对。赏。”
一旁的掌柜眉开眼笑,正要奉承几句。
雅间的门就被人“砰”一声从外面粗暴地推开了。
刘全带着一股风尘与怒气闯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
他一眼就看到了主位上那个气定神闲的年轻人,正是赵康。
“赵康!”
刘全的声音又尖又厉,“你好大的胆子!陛下急召,你竟敢在此饮酒作乐,藐视君上!还不快快接旨,随咱家入宫面圣!”
赵康看了他一眼,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
“刘公公,来都来了,何必这么大火气。坐下喝杯茶,这雨前龙井,可是今年的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