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陛下夜深了
作品:《边关小卒:开局捡个落难千金》 林晚将皇后的计划,一字不漏地全部说出,周远那张没有血色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几位老臣的眼睛里,也重新有了神采。
“好!好一个皇后娘娘!”忠勇侯一拳砸在桌上,言语中带着激动,“有胆识!不愧是国母!”
“爹!我们有救了!”袁弘激动的声音发颤。
赵峰从桌上,拿起了那支凤釵,他感受着上面的温度,脸上依旧平静,但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却闪过一丝锐利。
“不。”他吐出一个字。
密室里刚刚燃起的气氛,瞬间又冷了下去。
“我们不是有救了。”赵峰将凤钗放回桌上,看向所有人,“我们只是从一个必死的局,换到了一个九死一生的局。”
“皇后的计划,是把我们所有人的命,都压在了明日的朝堂之上。”
“只许胜,不许败。”
忠勇侯重重点头,他完全明白赵峰的意思。
“赵校尉说得对!”他看向自己的儿子,“袁弘!”
“孩儿在!”
“我记得,府中还有一条通往城南孙御史府上的地道,是当年为了传递军情所建!”
“是!爹!还在!”
“好!”忠勇侯眼中闪过决断的光,“你亲自带上两个死士,将皇后的承诺与计划,立刻传达给孙御史、王御史,还有康王!告诉他们,明日早朝,就是决战之时!让他们做好准备,无论如何,也要将高俅的罪证,公之于众!”
“孩儿遵命!”袁弘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领命而去。
破釜沉舟,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整个忠勇侯府,连同那些被软禁的忠臣,像一架机器,在黑暗中,悄然运转了起来。
……
与此同时,皇宫养心殿,皇帝坐在龙案之后,胸口因为愤怒而起伏。
他面前的桌案上,摊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上面,“格杀勿论”四个字,墨迹未干,杀气很重。
只需要他拿起玉玺盖下去,忠勇侯府,就会立刻血流成河。
他的手已经伸向了那方代表皇权的玉玺,就在他的指尖,即将碰到冰冷的玉石时。
“吱呀——”
殿门被轻轻推开,大太监王公公刚想呵斥,却在看清来人时把所有话都咽了回去。
皇后端着一碗亲手熬制的安神参汤缓缓走了进来,她的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仿佛对殿内的一切一无所知。
“陛下,夜深了,臣妾给您熬了碗安神汤,喝了吧。”
她的声音不大,皇帝没看她,眼睛还盯着那份圣旨,开口道:“都给朕退下!”
皇后把参汤放在龙案的角落走到皇帝身后,伸出手不轻不重地给他按着太阳穴。
“陛下是天子,身体要紧,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动怒,伤了自己不值得。”
手指的力道正好,皇帝紧绷的身体稍微松弛了一些,他没有再赶人,皇后知道,这是个好机会。
她没有提忠勇侯,也没有提赵峰,她慢慢开口,像是在讲一件旧事。
“臣妾前几天看史书,看到一件事觉得有点意思。”
“前朝有个皇帝,和陛下一样很厉害,他手下有个大将军,一直在边关打仗,立了很多功劳,外族人都怕他。可朝廷里有个大臣,嫉妒将军的功劳,就天天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说将军手里兵多,想造反。”
皇后说话的语气很平,但每个字都让皇帝心里不舒服。
“一开始皇帝也不信,但那个大臣很会办事,伪造了很多‘证据’,时间长了皇帝就开始怀疑了。”
“终于有一天皇帝发了火,下了一道命令,把那个还在前线打仗的大将军定了死罪。”
说到这里皇后的手停了一下,皇帝握着朱笔的手,也停在半空。
“后来呢?”他终于开口声音有点干。
“后来……”皇后叹了口气,“后来,将军一死,边关的军队就乱了。外族人趁机打了进来,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打到了京城。那个皇帝被围在宫里,才从那个大臣家里搜出了他和外族勾结的证据。但那时候,已经晚了。”
“史书上说,那个皇帝在城破前,在宫里放火自杀了,只留下一句话:我,对不起忠臣,也对不起天下人。”
故事讲完了,养心殿里很安静,皇帝没说话,但他握着朱笔的手,指节捏得发白。
他想起了赵峰,那个在北境战场上像个疯子一样打仗的年轻人,他不止一次在战报上看到这个名字,赵峰的忠心他是知道的。
他又想起了高俅,那个平时最会说话最懂他心思的太尉,怀疑的念头一旦出现,就很难压下去。
那封所谓的“效忠信”,真的没有问题吗?赵峰如果真想造反,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
皇后看时机差不多了,才像是不经意地轻轻说了一句。
“忠勇侯是开国功臣的后代,袁家世世代代都是忠臣。他老侯爷一辈子做事小心,怎么会轻易和一个叛徒混在一起?臣妾总觉得,这件事可能没那么简单。”
她看着皇帝紧绷的后背又补了一句。
“陛下是圣明的君主,想必……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错杀一个忠臣吧?”
这句话让皇帝心里最后一丝坚持也动摇了,他紧握的朱笔慢慢松开了。
他沉默了很长时间,长到殿里的蜡烛都跳了一下,最后,他把那份写好的圣旨抓起来,揉成一团扔到了一边。
“罢了!”皇帝的声音里还有怒气,但更多的是烦躁。
“明日早朝,朕要亲自听听!朕倒要看看,他们到底能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铁证!”
皇后藏在袖子里的手悄悄松开,手心里全是汗,她知道自己赌赢了。
她为赵峰,为忠勇侯府争取到了最宝贵的东西。
一个开口说话的机会!
这个消息,很快通过密道传回了忠勇侯府,密室里压抑的气氛一下子就没了。
“太好了!皇后娘娘成功了!”周远激动地站了起来,原本灰败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几位老臣老泪纵横。
忠勇侯紧绷了一夜的脸,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只有赵峰,依旧平静。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本靛蓝色的《武经总要注疏》,轻轻抚摸着封皮。
“各位大人,不要高兴得太早。”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兴奋,都冷却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