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大夏材料中心:你让我测一根管子?

作品:《让你直播卖五金,微型核反应堆什么鬼?

    会议室里的议论纷纷,众人简直难以置信。


    白国华却突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走到屏幕前,手指点在那个黑色的红外插件上,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错愕,反而闪烁着商人才有的锐利。


    “各位,”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某种兴奋,


    “我们花了三年时间争论热成像功能是否有民用价值,投入两个亿研发的模块因为成本过高迟迟无法量产。”


    “现在,一个五金店老板用一千五百块的插件,做到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效果!这不是打击,是机会。”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全国有多少救援队?多少山区派出所?多少森林消防中队?”


    “他们需要的不是能拍 4K 视频的无人机,是能在浓烟里、密林中、废墟下找到人的眼睛。这个市场,是蓝海。”


    市场部总监眼睛一亮:“白总您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跟进研发同款红外插件?”


    “不是同款,是超越。” 白国华看向技术总监,“张诚,我们的技术团队能不能做出这种穿透性的热成像模块?成本控制在多少?”


    张诚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理论上…… 可以,但至少需要三个月的调试期,而且以我们的供应链,成本…… 成本至少要五千以上。”


    “五千?” 白国华还没说话,角落里的蓝薇薇突然小声开口,“刚才我托龙岩山的朋友打听了,警方加装这个插件,只花了一千五。”


    “什么?” 张诚的声音陡然拔高,“一千五?这不可能!我们光是传感器的采购价就不止这个数!”


    “是真的,” 蓝薇薇调出聊天记录截图,“而且他们说,这个插件的穿透性是我们实验室样品的两倍多。”


    “刚才武警的李指导员特意测试过,能透过两米厚的混凝土墙识别热源!我们最好的军用定制版,也只能做到一米...”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死寂,这次的沉默里多了几分难以置信的苦涩。


    一个身价百亿的科技公司,在这种核心技术上被一个五金店老板甩开这么远?


    白国华的眼神却越来越亮:“高手在民间啊……”


    他突然笑了,不是无奈的笑,是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张诚,带技术部的骨干去一趟!不是去挑错,是去学习。”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告诉那位江老板,我们可以合作!技术授权、联合研发、甚至…… 我们全资收购他的插件技术。条件他开,只要合理,都可以谈。”


    市场部总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那…… 我们刚才策划的宣传方案……”


    “方案暂停。” 白国华打断他,目光转向蓝薇薇,“这个五金店老板叫什么?在哪?”


    “江川,莱茵五金店,绿茵大道 66 号。” 蓝薇薇报出地址,声音里带着点复杂的情绪,“就是早上修军车液压管、被网友叫‘五金钢铁侠’的那个网红。”


    “网红?” 白国华挑了挑眉,“有点意思。一个能破解我们加密系统、做出军用级红外插件的网红……”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张诚,算了,我亲自去吧!”


    会议室里的高管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一场本该庆祝的 “意外宣传”,最后会变成对公司技术的 “公开处刑”。


    就连自家老总都要去亲自谈合作!


    “对了,” 他补充道,“让公关部准备一下,就说…… 我们鼓励用户创新,正在考虑将这项红外技术纳入猎鹰 Pro 的可选配功能。”


    至少,先把这波热度稳稳接住。


    至于那个连军方都未必有的红外插件…… 他倒要亲自会会这个 “五金钢铁侠”。


    这个全新的巨大市场,他无比看重!


    ......


    而在另一边,


    大夏军工科研院的材料分析中心里,白炽灯的光芒冷得像手术刀,照在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脸上。


    每个人的眉头都拧成了疙瘩,目光疑惑地盯着操作台上那根不起眼的金属管。


    顾承柏和李主任站在一边则是一脸兴奋,坐了一天的车都挡不住激动。


    “李主任,您确定没送错?”


    一个戴白手套的年轻研究员捏着镊子,小心翼翼地翻动着液压管,语气里满是怀疑,


    “这玩意儿看着就是普通的汽车液压管,最多是加厚加大款,怎么会送到我们这儿来?”


    “还让我们开辟特殊测试通道,加班来测试一根液压管?”


    旁边的王院士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里带着审视:“老李,你也是老军工了,知道我们这儿的设备有多金贵。要是普通材料,别说是我,就是门口的保安都不会放进来。”


    李主任却没急着解释,只是拍了拍王院士的肩膀,笑得神秘:“老王,先测测再说。我敢打包票,这根管子能让你把刚发表的论文都改了。”


    “你看看里面是什么?”


    闻言,


    王院士将信将疑地翻了管子,


    他的手指刚碰到管壁内侧,就感觉到一阵细密的凹凸感。


    他疑惑地将眼睛凑近管口,借着白炽灯的光芒往里看 —— 刹那间,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捏着管子的手指都僵住了。


    “这是…… 膛线?”


    他失声低呼,连忙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放大镜,死死抵在管口。


    镜片下,内壁上均匀分布着螺旋状的凹槽,每一道纹路都细密如发丝,螺旋角度精准得像用精密仪器量过一般。


    更离谱的是,这根直径不足五厘米的液压管,竟然刻满了只有在火炮炮管上才会出现的等齐膛线!


    “怎么可能……” 王院士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么小的口径,刻出这种精度的膛线?就算是我们院最顶尖的精密加工中心,也未必能做到零误差!”


    要知道,膛线的精度直接影响弹道稳定性,哪怕是 0.1 毫米的偏差,在高速发射时都会造成巨大的误差。


    而这根液压管里的膛线,每一道凹槽的深度、宽度、间距都分毫不差,螺旋线流畅得像用激光雕刻出来的。


    年轻研究员也凑了过来,一看之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天…… 这活儿也太细了吧?这哪是液压管,这分明是微型炮管的内构啊!”


    “我滴妈...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