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幺蛾子来了
作品:《你拖婚不娶?军侯万金聘礼堵我门》 黎阳夫人语气依旧温和,但投过来的眼神却隐隐透着锋利。
赵大伯母被噎得不轻,一时间乱了方寸。
支支吾吾半晌,她才叹道:“实不相瞒,这一次我领着阅儿赴京寻医,还有另一桩事情,也是家里交代下来的;就问你一句,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这儿虽好,但说到底不是咱们自家的地方,一直住着总归不好。”
黎阳夫人没吭声。
见状,赵大伯母又道:“我知晓,从前种种是我家那口子让你寒心了,其实后来他自己也悔恨不已,是他太过心急想要给你们这一房一个安定,没想到用力过猛,却叫弟妹你误会了。”
在一旁听着的虞声笙觉得有趣。
原本,她不愿留下的。
但黎阳夫人开了口,她少不得要留在她身边,给对方撑腰。
黎阳夫人投奔威武将军府后不久,就跟他们夫妻一五一十说了,事实根本不是像赵大伯母所言这般轻描淡写。
实际上,当初若不是黎阳夫人敏锐果断,怕是这会子已经让赵家人开了祠堂,宣告宗族耆老,把他们这一房的所有产业都收入公中。
听着就惊心动魄。
再瞧瞧赵大伯母如今的惺惺作态,虞声笙只觉得可笑又恶心。
黎阳夫人缓缓开口:“既然是误会,那原先被大哥收走的地契可否还我?我那一双孙辈如今还小,可长大了少不得也要花销,就像你说的,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着我娘家吧。尤其辉哥儿,他是男孩子,往后支撑门户也要银钱打点;桂姐儿要出嫁,这份嫁妆必也不能少了。”
她边说边加深了唇边的笑意,“大哥既然诚心诚意让大嫂来开这个口,想必原先的地契也该还给咱们这一房了;别忘了,那地契上头印着的,可是乐安公的印鉴。”
乐安公,是黎阳夫人的丈夫。
说白了,这是他们这一房应得的产业。
怎么也落不到大哥手里……
当初是黎阳夫人快刀斩乱麻,舍弃了小部分,才换来了他们的松懈,若非如此,她也不能顺利地带着孩子们逃离。
赵大伯母有些笑不出来了。
“那不是已经没入公中了么?怎好再拿出来?”
“既如此,大嫂子也别开口了,你我多年妯娌,如今看在孩子的面上我才对你和颜悦色的;可我也不是好欺负的,你们两口子要是一直这样装傻充愣,可别怪我不欢迎你和阅儿。”
黎阳夫人冷冷道,“等阅儿的身子好得七七八八了,你就领着她回去吧,到底是投奔而来的亲戚,又是拐着弯的关系,总不好一直留在府上叨扰,传出去了还让人以为咱们赵家没规矩。”
赵大伯母:……
面如死灰,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虞声笙见差不多了,笑眯眯地打圆场:“说起表妹的身子,昨个儿太医还提起过,说是再吃月余的药也就差不多了,接下来还得回乡去好好调养。”
“既然要调养,自是调养彻底好了方能叫人安心啊。”赵大伯母总算找到了关键之处。
谁知虞声笙很诧异地转脸看她:“在自家调养,不比在外人府里调养更自在么?我读书不多,肚子里也没多少墨水,您可别怪我说话难听,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话虽粗,道理不错。”黎阳夫人肯定了。
虞声笙展颜一笑,又看向赵大伯母——后者彻底不吭声了。
黎阳夫人的态度很明确。
想要她领着孩子们回乡,那就把之前从她这儿拿走的地契交还回来。
今瑶悄悄跟自家主子耳语:“奴婢怎么觉着,就算那赵家太太给了地契,咱们姑太太也未必会跟着回去呢……”
“这就叫阳谋。”虞声笙笑了。
赵大伯母未必不知晓黎阳夫人的盘算。
可她敢说出来么?
不敢。
一口气憋在肚子里,不上不下的,是以晚饭都没用。
赵阅儿这头安抚了母亲好一会儿,最终是劝得母亲缓和了好些。
“来之前就知道这女人不好劝,没想到比从前更强硬。”赵大伯母恨恨道,“到底是有人撑腰不一样了!”
“娘。”赵阅儿撒娇道,“女儿的身子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既然黎阳夫人有那将军府的大奶奶撑腰,那何不让女儿也给她们添点堵?”
她抬手拢了拢精致的发髻,嫣然一笑,“女儿不信那少将军见了女儿会不动心。”
但见女儿鲜妍明丽,好一身打扮。
别说男子了,就连她自己见了都暗暗惊艳。
赵大伯母笑了:“你呀,真是便宜了这将军府的爷们。”
安园。
年轻主母的一日庶务忙得很。
虞声笙很喜欢这种忙碌。
一点点张罗,一点点累积,再看着账房里的银钱慢慢积少成多,会让她有种难以言说的自豪感。
从前在乡野时,每到秋冬她就会跟着婆子们去准备囤积食物。
要么是秋日里庄子上收获的粮食,要么是虞府送来的一应物件银钱,要么是趁着山里秋获丰足,每日都能满载而归。
那时候的虞声笙最喜欢看的,就是地窖或是库房被塞得满满当当。
如今这个习惯也被带到了威武将军府。
冬日囤冰,秋日储草,夏日还有各种应季的物品可以存放。
就比如这个时候,正值和暖的时节,便会存各种花茶,甜酱之类的东西。
还有好用的胭脂水粉,大多也是在这个时节有的。
账房来报,说赵阅儿着人才买了新的胭脂膏子,虞声笙一看账簿——好家伙,什么胭脂膏子花了足足二十两?
再去瞧瞧赵阅儿那张宛若新荷的脸,娇俏动人,她又感慨:果然一等价钱一等货啊,这上档次的东西就是好用。
她微微蹙眉,告诉账房先生将赵家母女的开支另起一本账簿,不要跟府里其他的混在一起。
很快,虞声笙就发现这胭脂膏子不是用在赵姑娘自己身上的,而是要用在闻昊渊身上的。
说起来赵家母女入了将军府也有段时日了,却没有正经见过闻昊渊几回。
一来是闻昊渊很忙,日日早起便出门,有时候要忙到掌灯之时才会回来,完美避开了与她们见面的时段;二来,闻昊渊对她们赵家印象很一般,能不见就不见,多少带了点偏见。
虞声笙心知肚明,也懒得劝。
没想到这一夜,金猫儿匆匆来报。
她奉命去给外书房的男主人送宵夜,没想到却在廊下撞见了赵姑娘。
金猫儿一见她的打扮,心头咯噔一沉。
三言两语,将对方暂时劝了回去,放下宵夜,她就紧赶慢赶地回来跟虞声笙回话。
“您是没瞧见,那轻纱绸缎,若隐若现的,哪里像个好人家的姑娘穿着的?奴婢挨着近,都能瞧见她里头那件绣着并蒂莲花的翠绿抹胸……”金猫儿说着,自己耳根都微微发烫。
“这副打扮,又深更半夜的在将军的外书房门口转悠,打量着谁瞧不出来呢。”
她有些气哼哼。
“亏得夫人待她们这样好,她们竟起了这个念头,合该天打雷劈,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