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贵客迎门
作品:《你拖婚不娶?军侯万金聘礼堵我门》 一开始徐诗敏还装作贤良大度,默不吭声,一味只纵着允娘胡闹;渐渐地,慕大太太都有些瞧不下去了,这太离谱了,一个刚进门不足一年的大奶奶竟被个妾室压得死死的。
她虽不太喜徐诗敏这个儿媳,但也没有让自己儿子名誉受损的想法。
但她就没想过,这个允娘是慕淮安自己招惹进门的。
往往出了事,先怪的永远是自己儿媳。
其中的这份道理若一开始没想明白便算了,一旦想明白了,各种委屈不敢蜂拥而至,堵在心头梗得难受。
眼下徐诗敏就是这么个尴尬的状态。
早起给婆婆请安,却又听了婆母两句训诫。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她要想办法笼络住自己的丈夫。
徐诗敏心底一阵苦笑。
是她不愿意笼络吗?
是她不想和慕淮安亲近吗?
分明是慕淮安变心在前,这才成婚多久就给她这样大的难堪,叫她怎能承受得住?
如今可好,婆母还要她主动示好。
徐诗敏也是骄傲惯了的,哪里能拉得下这个脸。
慕大太太也是过来人,一见儿媳这神色,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她轻叹:“我与你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你或许觉得我偏心淮安,不够疼爱你,那也没法子,淮安是我亲生子,更是你的丈夫,这种事难道还要他来迁就你么?你想想你们从前,也恩爱甜蜜过来的,难不成一直这般僵着不成?”
徐诗敏面红如火,低头应下。
回到房中思来想去,她终究还是低头了。
这一晚,当慕淮安传话来说宿在外书房时,徐诗敏就精心装扮了一番,捧着茶案直奔外书房。
刚到门口,却听里头传来隐隐约约女子的嬉笑声。
徐诗敏一愣,下意识地往前张望。
从窗棱打开的一条缝隙中,她看见了允娘正在慕淮安跟前手执团扇曼妙轻舞。
那腰肢柔软,胭脂鲜艳,配上轻柔细软的绸缎,一举一动如临风微动,恍若神妃仙子。
当她拿着团扇遮住脸,只露出一双眼睛时,徐诗敏如五雷轰顶,愣愣地呆在了原地。
难怪她从前觉得允娘面善,总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原来正是这双眼睛!
黑白分明,清透明澈,那干净的眼线拉得长长的,在眼角处微翘,偏生白净的肤质硬生生压住了这一抹暗藏的娇媚,令整张脸越发素净。
两种反差,在一张脸上,足以摄魂夺魄。
这分明是虞声笙的眼睛!
徐诗敏明白了一切,她浑身冰凉地待在书房门外。
直到允娘一舞跳完,娇憨地要歪在慕淮安的怀中,她才堪堪清醒。
慕淮安似乎也回过神来,拒绝了允娘的邀请,让她先回自己房中。
允娘很是失落,却又不敢反驳,只好福了福娇滴滴道:“爷可别忘了奴家,奴家等着爷。”
待允娘离去,徐诗敏才端着凉透了的茶点一脚跨进门。
没想到她会来,慕淮安有些错愕:“我不是让人跟你说了,今晚不过去你那边,明儿是十五,我会去陪你用晚饭。”
徐诗敏冷哼:“我真是瞧不出来啊,你竟还有这番心思……慕淮安,你既放不下她,又后知后觉对她有了情意,干嘛还娶我过门?现在算什么,纳了一房与她相似的小妾,就能以解相思之苦了?”
“慕淮安,你拿我当什么?!”
最后一句,撕心裂肺。
眼前的男人也微微动容,目光中隐隐有了几分愧疚。
相顾无言,只有女人泪流满面。
许久他才起身走到她跟前,抬手轻抚着她的背后:“对不住,是我不好。”
短短的一句话,成功卸掉了徐诗敏所有防备。
那些心酸委屈化成了眼泪,汹涌而出。
她扑进他的怀里,狠狠哭了一场,哽咽地要求着:“别去想她了,成不成?咱们俩好好过……”
“好。”
慕淮安的声音沙哑,也不知这一句保证是说给徐诗敏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反正这一日后,他确实没有从前那样频繁地宠爱允娘了。
允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越发委屈。
徐诗敏重又获得了丈夫的关注与疼爱,府里的下人们看她的眼神也多了恭顺,就连允娘也日日要来给她晨昏定省,一日不落。
好像一切都看似回到了正轨上,但为何徐诗敏的心里却总是沉甸甸的,一点提不起劲儿呢。
闻昊渊将露娘一事据实禀报给皇帝。
并提出,自家大哥很可能还活着。
不过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暂时无法回京。
皇帝闻言,还特地宣黎阳夫人进宫,好好问了一番。
末了,这位九五至尊感慨轻叹:“要是你兄长还在,能顺利回还,朕也能略微心安,你们威武将军府还有一脉存世,是上天庇佑。”
找人事情自然要暗中进行。
虞声笙也帮了忙。
只是连起三卦都不一样,整得她都有点怀疑自己。
最后是在丈夫的安慰下,她屏气凝神,选中了直觉告诉她的其中一卦作为参考,暂时锁定了寻人的方位。
做完这些,她只觉得半条命都没了。
哼哼唧唧躺在床上好几日。
闻昊渊急了,要去给她找太医来瞧瞧。
虞声笙合着眼笑道:“不妨事,就是精力用过了,有些支撑不住,让我休息几天便好了。”
又躺了约莫四五日,她重又精神抖擞了起来。
这时,黎阳夫人拿着一封信给她看。
“姑母,你夫家那头的要来人了?”虞声笙惊讶,“来投奔?”
黎阳夫人面色发沉,点点头:“这次来的,是辉哥儿的大伯母,说是带着孩子来京城看病的。”
这理由足够充分了。
京城又不是黎阳夫人开的,人家来看病,她们还能拦着城门不让进么,显然不可能。
又有亲戚这一份关系在,更不可能将人拒之门外。
威武将军府如今人丁单薄,有的是宅院供人暂住的,叫人住在外头也不像话。
其实依着虞声笙自己的本性,住在外头有什么不可以的,这都是拐着弯子的亲戚了,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
但她冷静下来,很快就安排奴仆去收拾院落,以欢迎那位远道而来的大伯母。
黎阳夫人很过意不去,拉着虞声笙各种说软乎话,听得她耳根子都软了一半了;再看看黎阳夫人送给自己的那一对羊脂白玉福禄镯,质地温润,触手温凉,一看就是上等的好东西。
虞声笙立马没有不开心的了。
挽着黎阳夫人的胳膊,她一个劲地撒娇:“瞧姑母客气的,您的亲戚就是我的亲戚,既是大伯母,就当是来京城玩乐的了,过来咱们府上住着不也挺好,我正愁摸牌都凑不齐人呢,可巧给我送人来了。”
黎阳夫人哭笑不得,心也放下了一半。
至于闻昊渊,得知府里要来亲戚,也是无所谓。
他摸了摸妻子的脸,笑眯眯道:“你看着办。”
在赵家大伯母到来之前,虞声笙想象过很多关于他们一家子的模样,可当真正见到时,所有的想象都被推翻。
赵大伯母生得圆润白净,富态可掬,笑起来格外有亲和力。
她身边跟了一位看起来将笄之年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