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初入泾州地界,薛稷的激将法

作品:《这个权臣走狗五行缺德,还无耻!

    初夏的热风掠过泾州边境的黄土塬,卷起阵阵细碎的沙砾。


    官道两侧,青纱帐般的麦田正抽穗扬花,掀起层层碧浪。


    军士们的甲胄被晒得发烫,汗水顺着锁子甲的缝隙往下淌,在马腹汇成细小溪流。


    “大人,咱们现下已经穿过豳州,抵达了泾州境内.....”


    几个撒出去的绣衣使者,返回在游显耳边汇报后,他当即策马来到陈宴身侧,禀告道。


    经过大半个月的赶路,顶着烈烈日头,总算是踏足剿匪之处了。


    尽管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奔波了一路,终于是到泾州了.....”陈宴擦了擦额间滴下的汗珠,呼出一口浊气,叹道。


    顿了顿,又继续道:“不能走水路是真的折腾!”


    曾经陈宴还没怎么觉得,现在是理解到了渤海小吏说水路的重要性了.....


    打仗打的本质上就是成本。


    这走陆路,物流成本在呈几何倍的攀增,幸亏他们这队伍,仅有千余人,而且沿途还有补给....


    其实长安到泾州,是有泾河这条线的,但大冢宰爸爸为了让宇文泽熟悉山川地貌,顺带磨砺他的心性,特意吩咐了只能走陆路.....


    陈宴随口感慨几句后,招手唤来宇文泽与赫连识,命他俩安排部署,寻个阴凉处休憩,回复体力,避开日头再行出发。


    “这一路上是真的颠簸.....”


    柳元景靠在一棵大树底坐下,接过护卫递来的水壶,猛猛灌了几口,缓解口干舌燥,浑身燥热后,喃喃道。


    他是柳氏一族倾力培养的嫡子,走的却是文官路子,从未吃过这种苦....


    切身感受到了行军打仗的辛劳。


    不过,柳元景心中没什么怨气,也算是增加了一种历练体验了.....


    半个时辰后。


    天上的日头,稍稍蔫了一点点。


    薛稷沉思良久,径直来到闭目养神的陈宴身侧,开口道:“陈掌镜使,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心高气傲的家伙,还整上文绉绉了........陈宴听到这声音,心中嘀咕一句,徐徐睁开眼,笑道:“薛兄请讲!”


    “按耐了一路,这才刚到泾州地界,他居然就已经忍不住了.....”离得较近的豆卢翎,目睹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心中暗道。


    这家伙一撅屁股,他就已经猜到了要拉什么屎....


    无非就是不服陈宴,又想整些幺蛾子出来!


    路途中之所以没有,只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


    “陈掌镜使对此番泾州剿匪,可有了对策展望啊?”


    薛稷打量着陈宴,一改此前桀骜之色,笑脸盈盈,问道。


    顿了顿,又继续道:“不妨与我等说说,也好集思广益,大家心里也能有个底.....”


    “对策?”


    陈宴闻言,喃喃重复,连犹豫都不带有一丝,摇了摇头,脱口而出:“暂时还没有!”


    “没有?!”


    薛稷一怔,很是愕然,诧异道:“陈大掌镜使,你是说你这走了十余天,连想都还没想过?!”


    言语之中,满是难以置信。


    薛稷原以为,陈宴纵使没有全盘对策,也至少得有个腹稿了吧,毕竟就连要“搞事情”的自己,都已经反复思量,假设过各种状况了.....


    结果剿匪的主官,却是空空如也,啥也没有?!


    “对啊!”


    陈宴淡然一笑,眉头微挑,一本正经地反问道:“大冢宰又没规定时限,等咱们到了安定,再慢慢商议也还来得及不是?”


    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好似根本没将剿匪这件事,放在心头一般。


    (安定,泾州治所)


    他还真是心大啊.........薛稷听到这话,撇了撇嘴,心中吐槽一句,却兀然扬起一抹笑意,提议道:“陈掌镜使,咱们这一板一眼去剿匪,未免太过于无趣了,能否加些有趣的东西?”


    他就知道姓陈这家伙,能秦州戡乱成功都是运气,外加那些叛军很弱,才刷出了那些功绩.....


    现在原形毕露,自己正好踩着此子扬名,让大冢宰好好瞧一瞧,何为才干!


    “哦?”


    陈宴眨了眨眼,好似被勾起了浓厚兴趣,开口道:“愿闻其详!”说着,轻轻抬了抬手。


    “咱们兵分几路,各自出击,看看谁先直捣匪患老巢如何?”


    薛稷见状,不假思索,径直道出了心中所想的盘算。


    旋即,又故意问道:“还算是有挑战性吧?”


    “薛兄,泾州匪患不弱.....”


    陈宴略作思索,双眼微眯,露出为难之色,沉声道:“这不合适吧?”


    顿了顿,切换上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又继续道:“倘若分兵导致出现任何意外,陈某可担待不起啊!”


    这话看似在劝说,实则更像是一道免责声明。


    而且还是讲给,周围那些世家子弟听的,言下之意就是:


    你们听听,这是他一意孤行,我陈某人是拦了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哦!


    庸碌无胆之辈........薛稷闻言,心中对陈宴的评价,再次下调,愈发不屑,刺激道:“陈兄,你堂堂威名显赫的朱雀掌镜使,不会是不敢吧?”


    “好拙劣的激将法.....”


    “这眼高于顶的愣种,不会真以为我阿兄没有任何谋划吧?”


    坐在一旁目睹全程,一言不发的宇文泽,用看傻子的眼神望着某人,心中腹诽。


    别人不了解阿兄,他宇文泽还能不了解吗?


    从不打无准备的仗,十之八九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十几种战法,兼各种各样玩阴的手段.....


    陈宴“纠结”片刻,在那“激将法”之下,好似被刺激出了好胜心,厉声道:“既然薛兄有如此雅兴,那在下定当奉陪!”


    只是正沾沾自喜的愣种,不知道的是这正中陈某人下怀,刚巧将计就计.....


    毕竟,愣种有愣种的用法!


    此次泾州剿匪,就有新的玩法了.....


    “好,有胆魄,这才是真男人!”


    顺利得逞的薛稷,只觉舒畅无比,身上每个细胞都在雀跃,转头环视一周,朗声问道:“诸位,可有愿随薛某同往建功立业的?”


    话音落下。


    想象中争前恐后、踊跃相随的画面,并没有随之出现。而是一片鸦雀无声......


    在场世家子弟皆是沉默不语。


    “柳兄?”薛稷看向柳元景。


    “多谢薛兄好意!”


    柳元景回以笑容,说道:“柳某武艺不精,还是随陈兄同行吧!”


    柳元景可不是什么拎不清之人。


    跟着精锐骑兵走,安全才有保障,那匪患能盘踞泾州,屡剿不灭,就足以说明很大问题了.....


    没胆气的家伙,枉为柳氏子弟..........薛稷白了眼婉拒的柳元景,转头又看向了王雄,问道:“王兄呢?”


    “此番前来泾州是为了历练,没有争名夺利之心.....”王雄抬手,摆了摆水袋,笑道。


    王雄跟薛稷的目的,可是大相径庭。


    他更重要的任务,是观察陈宴....


    亲眼见证这位老柱国嫡孙,是否比其父魏国公,更值得托付押注!


    其余陈老爷子旧部后人,皆是怀揣着这个想法......


    家族未来远比一时功业,重要太多了!


    “在下以为匪盗人多势众,还颇有章法,这贸然分兵,孤军深入太过于冒险了!”


    寇洛出于好心,提醒道。


    在场唯一的老实人。


    寇洛,其父为二十四开府之一。


    “你...你们....”


    “也罢!”


    薛稷见状,抬起手来,指过不愿跟随的众人,颇有几分恨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咬牙道:“待我直捣匪患老巢,拔得头功之时,你等不要后悔才是!”


    “走!”


    说罢,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身后薛氏百余私兵紧随其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