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品:《最强镇国公:开局领取娇妻》 赵铁锤和徒弟抡起沉重的大锤,在李鸣精准如指挥家般的口令下,锤头带着风声砸落!
李鸣则手持一柄特制的、带棱角的短柄“引锤”,在每一次大锤落下的瞬间,如同蜻蜓点水,精准地敲击在铁锭的特定位置!
“铛!(大锤)—叮!(引锤)—铛!—叮!—铛!—叮!—铛!(重锤)!”
奇特的韵律在工棚内回荡!
李鸣的引锤并非修正形状,而是如同针灸般,引导着大锤力量在金属内部流动的方向,击碎粗大晶粒,理顺内部流线!
这是结合了现代材料学和传统锻造“叠打”精髓的高超技艺!
每一次引锤的轻点,都精准地落在金属应力最集中的点,引导塑性变形,避免裂纹产生!
赵铁锤起初还有些生疏,但随着李鸣口令越来越快,引锤的引导越来越精妙,他渐渐感到手中大锤仿佛有了灵性,落点、力道、节奏与那小小的引锤完美契合!
沉重的锻打不再蛮横,而是充满了一种奇特的韵律感和掌控感!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从未想过,打铁还能如此!
当毛坯初具轴形,李鸣立刻指挥淬火、回火。
他摒弃了传统水淬,采用温热的桐油。炽热的铁轴浸入油中,“嗤啦”一声,油烟升腾!
李鸣紧盯着油面气泡的变化和铁轴颜色的转变,精确计算着时间。
“起!”他低喝,铁轴被捞出,趁热置于铺满热草木灰的回火池中缓慢冷却。
最终,一根通体呈现均匀暗青色、表面隐隐有雪花纹路流转、笔直如尺的镔铁主轴呈现在众人面前!
赵铁锤拿起千分卡尺(沈千山带来的工具)测量,各个关键部位的尺寸误差竟在毫厘之间!
他激动地抚摸着冰冷的轴身,感受着那致密坚韧的质感,声音发颤:“神了!李师傅!这…这手法!
老汉打了一辈子铁,今天算是开眼了!这轴…硬而不脆,韧而不软,好!好宝贝啊!”
李鸣只是微微点头,抹了把汗。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是核心齿轮。这次,李鸣决定挑战更复杂的复合齿轮组。
他需要在一个主齿轮的侧面,精确地铣出另一组与之垂直啮合的小型行星齿轮凹槽。
这在这个没有精密铣床的时代,几乎是天方夜谭!
商会派来的木匠和铁匠都束手无策,连汉斯也直摇头。
李鸣没有言语。
他找来一块质地极其细密均匀的黄花梨木料,亲自用刨子刨平,再用砂纸打磨得光滑如镜。
然后,他用最细的刻刀,结合自制的角度规和卡尺,如同微雕大师一般,在木板上极其缓慢、极其精准地刻画出齿轮组的精确剖面线图!线条细如发丝,却清晰无比!
“这…这是要做什么?”众人不解。
“造‘规矩’。”李鸣简短回答。
刻好线图,他将木板固定在特制的架子上。
然后,他拿出几块经过精心挑选、硬度极高的黑曜石碎片,用细绳和松香小心翼翼地粘合在几根细铁棒的一端,打磨成极其锋利、形状各异的微型“刻刀”和“刮刀”。
最后,他将一块镔铁毛坯固定在架子上,调整好位置,使毛坯表面正对着木板上刻好的齿轮剖面线图。
“清瑶,油灯靠近些,再稳些。”李鸣轻声道。
苏清瑶立刻端过一盏特制的、带聚光罩的油灯,将光线精准地投射在毛坯和线图重合的位置。她的手很稳,眼神专注。
在众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李鸣开始了令人窒息的操作。
他没有使用任何旋转工具,而是完全依靠双手!
他左手持一根带放大镜的观察杆,眼睛紧贴着镜片,右手则像握着一根绣花针,用那自制的黑曜石“刻刀”,沿着木板上刻画的线条投影在毛坯上的影子,开始极其缓慢、极其轻微地刮削镔铁表面!
“沙…沙…沙…”细微到几乎听不见的刮削声响起。
李鸣的动作幅度极小,每一次刮削都只带走比头发丝还细的金属碎屑!
他的手腕稳定得如同钢铁铸造,呼吸都调整到最细微的节奏。
他完全依靠对投影线条的精准判断和登峰造极的手感,在坚硬的镔铁上,硬生生“刮”出符合图纸的精密凹槽!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滴在滚烫的金属上,瞬间蒸发。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当夕阳的余晖再次透过工棚的缝隙洒入时,那镔铁毛坯上,赫然出现了一组与木板线图分毫不差、光滑如镜、啮合严密的复合齿轮凹槽!
“鬼斧神工!!”汉斯第一个失声叫了出来,眼珠子都快瞪出眼眶!
他冲上去,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又拿出卡尺测量,结果让他彻底石化——精度之高,远超他的想象!这纯粹依靠手工和眼力的微米级加工,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周围一片死寂,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工匠,包括商会派来的人,看向李鸣的眼神已经不再是敬佩,而是近乎虔诚的膜拜!这已经不是手艺,是神迹!
李鸣放下工具,揉了揉酸痛欲裂的手腕和肩膀,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一手“人肉微雕”,彻底镇住了所有人,也向沈千山再次证明了无可替代的价值!
就在这时,沈千山带着那位管事再次来到工坊。他显然已经听说了李鸣的“壮举”,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叹和满意。
“李大师,真乃神人也!”沈千山由衷赞道,“商会得遇大师,实乃大幸!为助大师更上层楼,商会特奉上一份薄礼。”
他一挥手,管事捧上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
打开木盒,里面并非金银,而是几块形态奇特、闪烁着幽蓝或暗金色泽的金属锭!
“此乃‘星纹铜’、‘龙鳞金’,”沈千山介绍道,“皆是海外奇珍,传自上古,质地特异,或坚逾精钢,或柔韧无双,或耐蚀不朽。
商会亦不知其具体妙用,只知极其珍罕。如今赠与大师,望大师能参透其性,或可融入新机,再造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