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好好学学人家

作品:《京圈首长野又撩,资本家大小姐逃不掉

    “小苏同志可是我们军区的顾问,张厂长的意思是?”严泽替苏枝把这问题了。


    言下之意,你想要抢人,可不容易。


    张白川一拍大腿:“嗨,我可没有抢人的意思,就是想着小苏同志有空的时候,能给我们药厂出出主意。”


    说完又补充道:“当然了,要是小苏同志看得上我们广南制药厂,我那是敞开大门欢迎的。”


    严泽心想,你这不就是要挖人的意思。


    几人齐齐将目光投向了苏枝,等着她开口。


    苏枝是觉得广南制药厂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


    但是她来广南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找一份好的工作,而是为了那一份名单。


    广南制药厂打交道的主要是医院和政/府民生部门。


    她要找的工作单位最好是能名正言顺的和广南商会建立联系的地方。


    所以当时她看到供销社的招聘广告时,才毫无犹豫的想要拿下。


    苏枝微笑:“张厂长,广南是也是初来乍到,这这里的情况还需要更多的了解。如果制药厂今后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只管找我。”


    “只要条件谈妥了,我必然全力以赴的。”


    张白川一个混迹商场多年的人,一听就知道了苏枝的意思。


    笑着回到:“好好,有了小苏同志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


    “那今天小苏同志您帮了我们这个大忙,我们制药厂怎么感谢你啊?”


    苏枝想了想,眼下她其实不缺钱,缺的是各种买东西的票证。


    她又想起来了今天系统给出信息,广南市有一台可以捡漏的电视机。


    “张厂长,你们单位有没有多余的电视购买6券吗?”


    张白川是万万没有想到小苏同志想要的居然是这个。


    这个年头电视机是非常稀罕的东西,除了贵,还需要专门的指标券——电视机购买券,才能买到。


    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在300-苏枝00元人民币左右,而普通人的工资也就30-60元一个月。


    想要买一台电视机得花掉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


    最麻烦的是这个电视机购买券每个单位分配的指标有限。


    “老肖,咱们制药厂的指标还有吗?”


    肖站长看了一下领导的神色,立马点头:“有的,有的,咱们制药厂里的这个电视机购买券刚好剩下一张。”


    “那行,你去给小苏同志取来。”


    “好咧!”肖主任利落的去取券去了。


    张厂长:“小苏同志,你给我们留个联系方式吧。”


    “好咧。”


    没过多久,肖主任就把电视机购买券取来了。


    严泽把药品采购的事情处理完后,一起离开了广南制药厂。


    走的时候,张白川和肖站长亲自在门口送他们。


    肖站长冲着他们热情的挥挥手:“严医生,小苏同志,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啊!”


    厂里的同志有不少都跑出来看热闹。


    “哎,那两人是谁啊。这么年轻看着不像是哪里的领导啊,咱们厂长和肖主任还亲自送到门口。”


    “就是,我以前只见过市里面来领导的时候,张厂长啊才亲自把人送到门口呢。”


    “我看着那个车子的牌子是军牌,是不是军队的什么大领导啊。”


    等车里彻底离开了所有人的视线。


    肖站长才不解的问:“厂长,咱们对这两个小同志是不是太客气了?”


    张白川收起笑脸,看了他一眼:“你觉得他们两个不配?”


    肖站长立马赔笑:“那哪能啊,我知道厂长您是惜才。我就是觉得以您的身份,想要找个会外语的人才也不是找不着。”


    张白川知道他的意思,肖站长是觉得他们两个这样多少一些自降身份了。


    “所以说你目光短浅了!”


    “严医生不论,就这个小苏同志。”


    “你以为她只是单纯会外语?”


    肖站长:“当然,小苏同志还和德国那边的什么查理先生有往来,这个最难的!”


    张白川用手指点点肖站长:“看看你,她可是商业谈判的专业人才啊。”


    “刚才谈判的时候,先发制人,让咱们和港城的徐经理有事关系对调。”


    “然后用那份清单敲山震虎,让他们知道他们对于咱们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势。”


    “在最对方认清形势,产生恐惧又没有形成对抗之前,及时给出诱饵。”


    “这招招步步都是有计划的,不然你以为今天这么顺利能拿下这个谈判?”


    肖站长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原来如此啊!”


    “这个小同志未来可不简单啊。你好好学学吧。”


    “下回他们再来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人情要早做才有意义。”


    肖站长明白过来还不忘拍张白川的马屁:“明白!要我说啊,还得是咱们厂长,没有您的慧眼识珠,也没有她发挥的余地啊。”


    ——


    严泽办完了事情,心情愉悦,想着找机会能和苏枝多待一会儿。


    “苏枝,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苏枝把玩着手里的电视机购买券:“我们去广南市供销社。”


    先去把那台标错价格的电视机买了,然后再到那里去应聘,一举两得。


    很快,两人到广南市最大的供销社。


    说最大的供销社,其实规模远远无法和现代的商场相比。


    一楼的供销社门市开门营业。


    整个供销社的占地大约四五百平方米,不算太大。


    四面墙壁除了窗户的位置,都被一圈高大的玻璃柜台和厚重的木质货架沾满。


    货架前方和玻璃柜台中间留着大约一米宽的走道,可以让售货员在其中穿行。


    两人一起走进供销社的大门。


    一股木头散发的桐油味道和门口摆放的点心甜味混合在一起,钻进两人的鼻子里。


    这味道一下子就让苏枝深切的体会到了时代的印记。


    苏枝今天的穿着并不出众,只是普通的的确良衬衫和军绿色的长裤。


    她走进店里的时候,售货员同志上下打量两人,并不热情,顺手指了指杂货区。


    “两位同志,你们要买什么自己看,那边的东西比较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