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劝说扶苏

作品:《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说着,说着,子婴的泪都流了出来,这让扶苏心痛得连忙恳求淳于越:“子婴所言极是,老师可有良策,让我兄弟为大秦奋力?”


    “这个嘛!”淳于越思索了起来,下一刻却是眉头一展,“此事好办,不过需费点力。”


    “如何?”子婴露出一副祈求的样子,但心里却是窃喜开来。


    此獠要上当了,演戏演了那么久,还那么辛苦,终是将此獠提到日程上来了。


    如果他的历史知识不出错的话,不久的将来淳于越将会被秦始皇闲置,也就是相当于炒他鱿鱼,原因是淳于越在朝堂上提分封制,要求秦始皇罢黜郡县制,重拾周制:分封制。


    所谓分封制便是将功臣或宗亲子嗣分封出去,成为一方诸侯,为国抵御外敌,实行自治,定期向皇室进献。


    淳于越此人崇尚周礼,对周制趋之若鹜。


    子婴这么一提醒,他必定会往这方面想,且为人刚愎自用,必会提及此事,那好事将成。


    果然,淳于越中招了。


    “分封。”


    “分封?”这话是扶苏说的,他揪着头发道,“难道老师说的是周制分封制?”


    “正是!眼下郡县制多弊端,律法严苛,徭役赋税繁重,导致民不聊生,黔首苦不堪言,天下之殇也,且子婴提到皇叔惶惶不可终日,皆是郡县制所致,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分封制。”


    扶苏有些明悟道:“老师是说将我的那些兄弟分封出去,让他们自力更生?”


    “正是,皇子乃天成,如今却如池鱼,实乃对上天的讽刺,只有分封出去,他们才可一展才能,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计,大秦必安。”


    “妙,妙哉!”子婴突然拍腿而起,蹦得三丈高,可下一刻发现自己失态了,立刻拱手,姿态从所未有的恭顺,道:“如今我父不讨喜,我又无法见到皇祖父,还望淳于师为我、为我父、为我皇叔、为天下出头,仗义执言。”


    “还望老师成全。”扶苏见气氛烘托得如此浓烈,不禁感从心中来,拱手向老师请求。


    为皇族宗亲,为天下?


    淳于越听之顿时浑身豪情,头发似乎簇拥着一团光环。


    长公子和皇孙竟求他为天下计?他诚惶诚恐,他何德何能呀!他不配呀!不,他配,儒家以他为首,黎庶为他所撑,天下就该由他来拯救。


    他有必要为此事出头。


    却故作感叹道:“罢了,罢了,既然尔等如此盛情,吾往矣!”


    “谢老师。”扶苏连忙感谢。


    子婴也不搞特殊,连忙也说:“感谢,太感谢了。”但心里却笑开了花。


    只要淳于越向秦始皇提及此事,他必定会承受秦始皇的怒火,从而被闲置。


    嘿嘿!阴死那老混蛋。


    当然,这只是次要,主要是,到时此獠对老爹的毒害就会减轻,只要老爹稍微再改变一点点,说不定就能缓和和秦始皇紧张的关系,他的命运也许就能改变。


    为老爹解困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他不容易呀!


    为了老爹,他操碎了心,嗯嗯,对,这是为人子应该做的,子婴毫不害臊地接受了自己的想法。


    “公子,皇孙,老朽告退,请容老朽准备一二,不日必力禀于陛下。”淳于越豪气干云,有种责无旁贷的作态,而后拱手,便扬长而去。


    只留下满心欢欣的子婴和扶苏对天感慨:老师,义也。


    接着,扶苏哈哈大笑起来。


    子婴傻眼,暗道老师都要被闲置了,作为学生的他怎地如此高兴,老爹不义也。


    “子婴,你长大了,为父,不,老爹甚是欣慰。”


    扶苏的确是欣慰,看到儿子能知错能改,还缓和了和老师的关系,这是一大进步。


    还拍了拍儿子肩膀,以示再接再厉,但子婴的反应让他愕然。


    “老爹,别高兴得太早。”


    子婴的话语脱口而出,下一刻却发现这个反应太早了,连忙含糊其辞:“我是说你和皇祖父的关系太差了,不能高兴,要想办法缓和。”


    “你这逆.......哎!”接下来的话终究没有说下去,扶苏不由一声叹息,他和父皇的恶劣关系由来已久,说缓和就能缓和的吗?


    “缓和?难也!”


    他也尝试过缓和,到头来还不是适得其反,他俩政治主张相悖,难以缓和。


    看到老爹如此样子,子婴脸色变得郑重了起来,缓缓地走过去双手挽住老爹,将他扶坐在柔软的蒲团上,轻声说:“老爹,想缓和,我觉得你应该做出改变。”


    “你这小子,竟然教训起老爹来了,不过老爹倒想听听你的意见,如何做出改变?”扶苏虽然迂腐固执,但面对如此懂事的儿子,口气缓和了些。


    况且儿子最近的确有长进,说不定有办法。


    “自然是体谅皇祖父呀!毕竟他是你老爹,你不体谅他谁体谅,就如我一样,如果我不体谅你,处处和你作对,你作何感想?”


    嗯!这逆子?


    不过想想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扶苏陷入沉思。


    就像今天一样,如果儿子不听他的劝告决然和老师互怼,受伤的必定是他,他肯定会发怒,甚至会骂‘逆子’,不过儿子并没有怼老师,反而认错了。


    而自己,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会向父皇认错吗?恐怕不会,因为他没有错。


    可是,这次儿子有错吗?赵成要害他,他杀了赵成也在情理之中,儿子没有错,但儿子还是认错了,这是儿子在体谅他才认的错。


    但他呢?


    面对和父皇的争执,他坚持己见,从不低下头,以致父皇恼羞成怒。


    同样是儿子,貌似他做得不如子婴。


    “我真的错了吗?”


    见老爹如此深思,子婴连忙抓住机会说:“老爹你自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你不该顶撞长辈。”


    “是吗?”扶苏沉默。


    “自然,你知道有时皇祖父为何自称‘寡人’吗?”


    “自是知道,寡人便是孤独的人,表示做皇帝很孤独。”


    “老爹你也知道皇祖父孤独呀!他都如此孤独了,你不但不体谅他,还和他顶撞,这是大不孝,儒家不是说‘仁义孝’吗?你的孝呢?”


    扶苏沉默,好像他真有点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