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你们谁写个劳模申请
作品:《孝子贤孙把我寄死窑?重生58,二桃杀三士》 朱云杉似乎真早就想过这些问题,只是稍微思考后便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那就是成立分厂。
以如今五金厂为基础,建立专门生产三样产品的分厂。
并且将这个分厂放在军工厂的正前方,中间用围墙隔开,并设立岗哨和互通的大门。
另外在军工厂内部建立完善的生活区,这样就能避免泄密的情况发生。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这些产品大规模上市,甚至是销往海外大家就会以为这些四冶就只是生产三种产品的厂子,能大大降低关注度。
“行,这个法子还不错;不过具体怎么执行还得有具体的方案。”大领导对这样的方式很满意,算是暂时同意了下来。
紧接着又看向白司长;
“白林同志,你先前说的流水线作业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流水线作业其实也是林振东同志发明的。”白司长有些忍不住苦笑;“具体情况是……”
他大概将流水线作业的事情讲述了一遍,最后总结道:“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流水线作业十分适合咱们轻工业和手工业厂子使用,如果适配得当的话不仅能够大幅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杜绝那些偷奸耍滑的存在。
另外就是这个流水线作业比起如今我们的作业模式至少提升三倍以上的产量,这对目前我们的工业品市场将会是一次大的机遇。”
“这是我这几天以津门飞鸽厂做的一份可行性报告,如果津门飞鸽能够按照流水线作业的话,每个月至少能够多生产出十万左右的自行车,一年便是一百二十万辆。
但我们需要付出的不过是比之前高差不多每年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工资,得到的回报却是十分可观。”
白司长也将报告递到大领导的手边。
大领导没有说话,而是拿起报告认真查看了起来。
这种涉及到全国国企的改革,波及面很广并不是他们这几个人坐在这就能决定的。
甚至大领导都决定不了,他得了解清楚之后再重新写报告,然后再递交到上面去讨论。
最后或许还可能到五金厂考察、调研,再找其他不同的厂子进行小规模的实验。
最终得到各种数据之后,才能够真正的推行下去。
所以尽管大领导看得很是仔细,但看完之后也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轻轻合上可行性报告之后,缓缓说道:“这件事情我会送到上面去研究的,具体能不能推广还需要看上面的意思。”
“对了,你们两谁写份劳模申请报告交给我。”
劳模?
朱云杉和白林都是愣了一瞬。
白林率先反应过来,问道:“领导,您是想给振东同志授予劳模奖励?”
“嗯!”大领导笑盈盈的点头;“这又是打火机,又是电冰箱,现在又弄出个高压锅来;对了还有这个…”
扬了扬可行性报告;“流水线作业;再加上高压锅上面的配件如果真能应用到火箭上面,这可就是好多功劳了。
如果仅仅只是物质和口头奖励肯定是不行的,他配得上一个全国劳模甚至是十佳青年的荣誉,相信上面也不会不批的。”
白林想了想道:“那就由我来写吧!”
话题到此结束,白林和朱云杉起身离开了房间。
而另一边,林振东已经在和蔡教授他们讨论关于如何改进喷射嘴的方案了。
原本林振东是打算藏拙来的,可后来想了想如果自己藏拙可能国家火箭工程就要慢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
并且现在大领导都没强制要求自己参加科研队伍了,那他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于是便将菱形喷射口的想法提了出来。
蔡教授他们听完林振东的理论之后首先不是质疑,而是立刻找了一台机床开始制作。
在他们这批科学家的眼中,任何有可能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
面对不明白的事情也不是首先质疑,而是先实验…
毕竟有人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不过火箭喷射嘴并没有高压锅安全阀那么简单,虽然制造的只是小型试验品,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出来的。
更何况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单纯的菱形喷射嘴,而是需要做出圆形的各种型号,以及菱形的各种型号进行实验对比,最后对比数据来选出最优选。
林振东待到六点多就离开了,大领导可是说过他可以正常上下班的。
就这样过去两天时间,林振东去厂里走了一趟。
陈新华把他要用的材料全部弄回来了,李富贵那边也已经实验出最合适的高压锅锅体厚度。
回到厂里,林振东先检查了新做出来的高压锅,确定其只比后世的高压锅稍微厚一些,便是立马让人安排车间开始进行流水线改造,然后立马进行生产。
不是林振东急性子,而是林振东怕厂里那些工人等不及到时候再闹出什么幺蛾子,要知道这几天大领导可还没走,真要是厂里再弄出群体性事件,到时候陈新华这个厂长……
安排完这些之后,林振东又是马不停蹄的找人拉着材料直奔县招待所。
杜仲胶和鱼胶都需要提炼才能得到胶水,而五金厂是没有相应的提炼设备的,不过县招待所这边的实验室倒是都有。
至于没有密封圈高压锅生产出来该怎么办?
暂时先放在那呗,反正又不会放坏。
到时候只要密封胶的事情搞定,胶圈生产出来就可以上市销售,根本不存在积压库存的。
只是让林振东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决定却是给自己惹来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不过这都是后话。
接下来的时间林振东基本每天都泡在县招待所实验室之中。
一边和安普新研究密封胶的配比,一边还要时不时给火箭研究组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总之他这段时间很忙,很忙。
以至于楚怀乡夫妇还有邹先生从京城回来,林振东都没顾得上。
也就在林振东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