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流水线和工级工资
作品:《孝子贤孙把我寄死窑?重生58,二桃杀三士》 “振东同志,这难道就是你刚才说的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
当蔡教授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身边的两名教授以及身后的几名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车间内。
顿时那两名教授的眼前也是一亮,口中忍不住呢喃道;
“好快,这生产速度至少快了三倍有余。”
唰唰~
听到这句话,朱云杉和白司长也瞬间将目光从打火机转移到车间内的布局上。
就看到一个个零件从工人手中以极快速度生产出来,然后有人专门运送到下一道工序旁边。
就像是一条河一样,后面的水永远在推着前面的水往前走。
最后有人快速将各种零件组装起来,再送到检测区。
林振东见他们注意到了流水线,便是笑着点点头,解释道:“没错,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提高效率的工艺,我把它叫做流水线。”
“每个人只需要加工特定的零件,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更快的增加工人的熟练度;熟练度上去了自然就能减少次品率。
同时就像是流水一样,后面的人会催促着前面的赶紧做,这样零件挤压在那人面前,他就不得不加快湿度。”
“可是这样工人不会有怨气吗?”蔡教授身后的一名学生问道。
三名机械教授并没有反对,甚至就连朱云杉和白司长都微微点了点头。
在他们的理解中,工人每天就只能做那么多的事情,要是做多了就会抱怨,久而久之更是会酿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所以他们也很想知道林振东是如何考虑这些隐患的。
林振东给陈新华递过去一个眼神。
他今天的表现已经足够了,还是给陈新华一点表现的机会吧。
陈新华感激的点了点头,站出来道:“领导,你们说的问题我们也考虑过,这样的确是有极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就擅自做主改良了工人的工资结构。”
“什么,改良工资结构?”白司长声音顿时提高些许,有些明显不悦道:“你们这样做是犯错误的知道吗?”
他在部里负责的工作就有重工工人工资拟定以及监督,所以才会有这么大反应。
如今全国上下一盘棋,国家对一到八类地区的工人工资都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实行标准的,这东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改革的。
'该!让你们一天就知道瞎搞,这下出问题了吧。'姜华在人群中偷笑。
但陈新华却是不慌不忙道:“领导,我们这不算犯错误;因为我们并没有取消工级工资制度,只是将工级工资当作了工人的基本工资,然后又增加了岗位工资以及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朱云杉见白司长面色依旧有些不悦,便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陈新华解释道:“计件工资就是按照生产多少零件计算,比如咱们的这个打火机壳子,上半部分生产相对简单,所以我们就按照加工一个1分,抛光一个5厘来计算的。
咱们的熟练工每天一个人可以加工差不多五十多个的样子,也就是能多5毛钱;抛光一天大概能做一百个以上,算下来也差不多是5毛。
其他工序只要是熟练工,且不偷懒的情况下大概都能拿到这样的计件工资。”
5毛一天,其实一个月算下来也就15块钱而已。
但每个月每个人给厂里增加的产量可就相当恐怖了,相比起15块钱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也难怪他们在这里看了这么久,有人会注意他们这边,但所有人却都是在专心致志的工作。
原本他们以为是陈新华早给车间打过招呼,所以工人在装样子。
但现在终于是明白,这根本不是装样子,而是在挣钱啊!
其实大家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拿着同样的钱谁都不会愿意吃亏多做活的,但他们以前也没有能力、办法去改变这一切。
直到今天……
“陈厂长,你们这样操作每个月大概能增加多少产量?”白司长的脸色稍稍缓和,问道。
陈新华急忙道:“领导,我们原本和供销社签订的合同是每个月铜制一万五,钢制一万五;但从这几天的产量统计来看,每天最少都能生产两千多个完全合格的打火机。”
嘶~
当众人听到陈新华报出准确数字的时候,全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姜华都不例外。
他虽然不知道打火机卖给供销社多少钱一个,但预估最少也有两三块钱。
每个月六万个,那可就是十几万了啊!
这比他的电冰箱可还要赚钱。
而白司长考虑的却不是打火机能赚多少钱的问题,稍微在心里盘算了一番后,便再次问道:“你这个是基于原本的生产工艺计算的,还是流水线?”
“流水线。”陈新华毫不犹豫回答;“如果按照原本工人负责所有制作流程的话,大概每个工人每天最多做出来十个左右的样子。”
嘶~
众人又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十比五十。
足足翻了五倍的产量,简直是恐怖如斯。
即便是白司长此刻也无话可说了,若是全国所有厂子都有这样的生产效率,那每年的年终总结大领导还用愁各厂的任务完不成吗?
而和翻五倍的产量比起来,工厂付出的不过是比原本工资高十几块钱而已,甚至连工人工资的一倍都不到就能调动工人如此之大的积极性。
天下简直就没有比这个更划得来的买卖了。
“这种流水线和工资制度能普及到全国吗?”
这句话白司长是看着林振东问的,语气很是坚定,像是要得到准确的结果。
唰唰~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林振东身上,尤其是朱云杉和蔡教授他们更是已经带上了浓浓的期许。
从白司长问出这句话开始,这就已经不再是五金厂一家的事情了,而是关系着全国所有工厂,所有工人的大事儿。
就连林振东的心性此刻都不由得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也不知道是不是压力的原因,竟然让他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