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请人出马
作品:《孝子贤孙把我寄死窑?重生58,二桃杀三士》 “爸,那您当年的大先生还在吗?”林振东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明儿可就是他举办婚礼的时候,林振东自然是不想因为姜华的事情耽搁了自己的事情。
要是能尽快找到账本之中的问题,到时候不管是直接摁死姜华,还是拿着账本和他谈判,就很快解决机器的事情了。
楚怀乡笑着捋了捋胡须,点头道:“走吧!我带你去找他。”
林振东赶忙跟上。
两人出了小院儿,林振东骑着车在楚怀乡的指引下直接出了城。
很快他们便来到城郊大概七八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子。
这个村子应该是建国后才建立的,里面大多数人的看起来都比其他村子精神面貌要差不少。
为什么会差?
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村子的人大多数都是成份有些问题的。
黑五类,或者富农、小业主等等。
这些人在如今可没那么好过,被人鄙夷、排挤也是常有发生的事情,所以精神面貌差些也是正常。
进了村子,楚怀乡便给林振东介绍这个村子。
“这里很多人其实都是当年我手底下的人,像是给你修房子的那些人也住在这边儿,算起来也是我连累了他们。”
“另外还有些人是以前做官但建国后不愿投靠的,或者是犯过小错误被打上标签的人,他们是被统一安排在这边生活、管理的。”
“咱们要找的邹先生就住在村子的东头……”
说着林振东已经将车子停在了村东头的一个独门小院外。
院墙不高最多就两米的样子,而且是用竹片混合泥土做的;院门还是用竹片密密编制起来的。
透过缝隙都能隐约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
“老邹,开门。”楚怀乡在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声。
很快院子里就响起了脚步声,只是声音显得有些沉重。
大概等了三分钟的样子,院门才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杵着拐杖站在两人的面前。
老人在看到楚怀乡的时候脸上闪过一抹喜色;“东家,您…怎么亲自过来了?这个月也还没到时间啊!”
没到时间?
林振东的眼神不自觉落在两人身上,什么没到时间?
难道说楚怀乡和眼前的邹先生还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交易?
楚怀乡冲着邹先生笑了笑,直接将林振东拉到面前。
“老邹,我今儿过来不是给你送粮食过来,是我这女婿找你有点事儿。”
女婿?
邹先生明显愣了片刻,随即那双已经有些浑浊的老眼竟然泛起了泪水。
嘴唇哆哆嗦嗦的;“这…这是二小姐的姑爷?”
“嗯!玉环的男人,明儿准备办酒席。”楚怀乡笑着点了点头。
邹先生眼泪唰的流了出来,口中一直说着“好”“太好了”之类的话。
好一阵他的情绪才稳定下来,见林振东古怪看着自己,这才尴尬道:“东家,姑爷;你们看我,这人老了脑子就不好使了,进屋,赶紧进屋。”
一边拉着楚怀乡和林振东,一边朝着屋里招呼道:“婵儿丫头,赶紧泡茶。”
“爷爷!谁来了啊?”院子里走出来一个少女,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扎着两只麻花辫,面色有些黝黑但五官轮廓还是可以。
“老爷!”在看到楚怀乡的时候,她连忙鞠躬。
完事儿又赶紧转身朝着屋子里跑去,估计是去倒茶去了。
“这是邹先生的小孙女,也是从小和玉环一起长大的丫头。”楚怀乡语气满是感慨的说道。
林振东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三人进了屋,坐在满是虫眼的板凳之上。
叫做婵儿的丫头很快就送来了茶水,不过是三个陶碗装着的,茶叶也是高碎。
不过这年头高碎也很难弄到,一般人家都是喝白水,估计就这还是楚怀乡给送来的。
林振东倒是没有嫌弃,端起陶碗便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就是茶味有点陈了。
“东家,您带姑爷过来是…”
邹先生开口了,嘴角带着笑盈盈的弧度。
楚怀乡也没拐弯抹角,直接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振东他……”
啪~
“这事儿简单,等会老头子我走一趟便是了,不能让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儿耽搁了姑爷和二小姐的婚事儿。”
邹先生听完一巴掌拍在同样满是虫眼的桌子上,十分豪气的说道。
一旁婵儿或许是听到爷爷对林振东的称呼,眼睛歘的一下亮了,但很快又暗淡了下去。
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事情紧急,林振东的意思是等明天让人过来接邹先生,但邹先生却是非要现在就走。
招呼婵儿出去找来一辆牛车,爷孙俩锁上门就坐了上去。
等他们来到五金厂的时候刚好十二点。
陈新华开始还不明白林振东弄来一个老头和一个小丫头是做什么,但在听林振东说邹先生能帮忙查账的时候,立马就亲自去食堂安排牛师傅给炒了一份小炒送到办公室。
正好洪雅丽也还没吃饭,于是几个人就在办公室把中午饭给解决了。
等吃完午饭,邹先生立马就迫不及待查看起账本来,婵儿也在一旁帮着看。
洪雅丽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说出什么来。
林振东则是到办公室外和陈新华抽烟去了,顺带将邹先生的来历大概说了下。
陈新华也是本地人,自然是知道楚怀乡这个以前陈县首富的。
听到邹先生是楚怀乡的大先生,眼中的疑虑也彻底消失了。
本以为哪怕就是邹先生出马也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漏洞,谁知道两人一根烟还没抽完,就听到办公室内传来了邹先生的声音。
“找到了,这些人做账也太蠢了,这么明显的漏洞竟然也不知道藏一下。”
两人眼中皆是一喜,立马转身朝着办公室走了进去。
“邹老先生,找到了?”陈新华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邹先生端起手边的茶,轻轻呡了一口,这才自信的点头道:“找到了,做账的就是个蠢货;这要放以前估计都活不过一次月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