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

作品:《孝子贤孙把我寄死窑?重生58,二桃杀三士

    “振东,真做出来了?”


    陈新华激动的刚到车间门口,就忍不住嚷嚷起来。


    其实生产肯定是能生产出来的,毕竟之前已经做出来过一台了。


    陈新华激动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原本他以为至少要明天才能看到一两台正式生产出来的冰箱,却是没想到今天车间才刚组建完,下午就出来一台。


    林振东轻笑着迎了上去,朝着放在检测区的冰箱指了指,笑道:“厂长,不就放在那里吗!是不是真的,你过去看一眼不就知道了。”


    “哈哈哈!太好了,振东,我果然没看错你,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把新车间交给你绝对是最对的决定。”陈新华大笑着走向了检测区,对着冰箱就是左右上下不停查看。


    甚至还把整条手臂伸进冰箱之中去感受里面的那股凉意。


    林振东等他兴奋的差不多了,才笑着朝依旧在工作的流水线指了指;“厂长,这就是流水线的威力,一旦运转起来速度可是很恐怖的。


    我预估明天开始咱们车间每天最少能生产十台,如果大家都熟练之后每天生产十五台合格产品基本没什么问题。”


    “这还只是一条流水线的产量,要是把其他两条流水线也开出来的话,那…”


    “嘶~”陈新华闻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随即面色微微变了变,拉着林振东走到一旁,低声道:“振东,你确定没和我吹牛,要是开三条流水线每天真能生产45台电冰箱出来?”


    “千真万确。”林振东非常肯定的点头,随即又带着些揶揄的笑道:“陈哥,你现在还觉得那一百多台的订单很多吗?”


    “不,咕咚…不多!”陈新华咽了咽口水,眉头紧皱道:“这可咋整,我也没想到你们速度能这么快,要是这样下去后面咱们可就没活可干了啊!”


    他现在倒是知道担心了,之前林振东就说不要开车间,就临时生产就行,陈新华还信誓旦旦说自己绝对能拉到足够的订单。


    没想到这才过去几天时间,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唉~”林振东摊了摊;“那就得看陈哥您的手段了,要是没足够的订单,咱们可就歇着了。”


    “现在材料够造多少台?”陈新华凝眉问道。


    林振东竖起一个巴掌;“五百台左右吧!主要是绝缘和保温和电机三种,电机的话我倒是知道怎么制作,但是绝缘和保温材料…”


    五百台,如果按照现在一条流水线的速度也能支撑一个多月。


    可单开一个车间就运转一个多月,到时候怕是有人就要把事情捅到上面去了,等那时陈新华绝对第一个吃挂落。


    陈新华只需要在心里默算片刻,直接就自闭了。


    现在其他单位倒是答应帮他开发别的县区或者市里的单位,但哪怕就是整个周市所有单位全都购买一台到两台,最后的订单量也绝对有太多。


    而且这还不是说买就用钱买那么简单的,主要陈新华要求的是别人得拿材料换,很多单位其实是凑不齐这些材料的,所以最后可能就是两三个单位凑一起拼一台电冰箱。


    至于这点产量能支撑多久,谁知道呢?


    “就…就没别的办法了?”陈新华还在试图挣扎。


    林振东却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其他的材料都还好多,关键是绝缘的塑料,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是真造不了。”


    “唉~”陈新华闻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试探着问道:“你预估最多能坚持多久?”


    “如果只是现在这条流水线的话。”林振东摸着下巴估算了一下,说道:“按照整个周市或者周边县市区铺开,最多能坚持8个月左右。”


    “八个月么!”陈新华从兜里摸出烟,就准备给林振东散一根。


    林振东接过烟,却是按住了陈新华划火柴的手,笑道:“陈哥,咱们车间不允许在车间内抽烟,你作为厂长可不要带头做坏的表率啊!”


    “不,不允许抽烟?”陈新华满脸写着古怪。


    “嗯!”林振东点点头,一边拉着他往车间外走,一边将忽悠工人的理由说了一遍。


    陈新华听完倒也是能接受。


    两人走到外面之后,陈新华这才点燃烟,问道:“有没有办法最少坚持一年?”


    一年?


    林振东心中一凛,看来陈新华是知道什么了。


    一年之后不就是五金厂完成改组的时间吗?


    他这是想拖到那个时候,利用电冰箱车间给自己谋取到更多的好处,或者说更高的位置?


    其实陈新华的心思很好猜,不过林振东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既然入了这条路,想往上爬,想追求更高的位置是无可厚非的。


    林振东现在不也想利用电冰箱车间为自己在将来的变革中谋取到一些好处吗?


    念头通达之后,林振东却还是微微摇了摇头;


    “很难。厂长,今年这形势相信你也看见了,咱们这一片大面积干旱,而且我听族中兄长说这种情况或许会持续几年,也不是一城一地的事情。


    你觉得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几年,等来年咱们这种偏远小地方还会被重视吗?到那时候想要搞到材料那是……”


    林振东话说一半突然停下,只剩下摇头叹息。


    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不下去;


    前世亲身经历种种,此时再说起犹如历历在目,许多事情如鲠在喉根本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不过即便是这般也听得陈新华眉头紧皱,面色在瞬间苍白如纸。


    “这,这……会不会是你那位兄长看错了?”


    “我那位兄长已经接近90,一生经历何其多,应该不太会看错。”林振东声音沉着,又带着些黯然。


    陈新华闻言额头冷汗“唰”一下就冒了出来,急忙伸手扶在车间的墙壁之上。


    声音都带着些轻微的颤抖;


    “怎,怎么会这样;我们,我们才刚过了几年的好日子,老天爷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