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侃侃而谈林振东
作品:《孝子贤孙把我寄死窑?重生58,二桃杀三士》 领导这句“振东同志很不错”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
这就是领导的语言艺术,根本和我们平常夸人不是一个意思;所以整个二楼所有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纷纷朝着林振东投来了目光。
羡慕、嫉妒、关注…
让人还有几道饱含恨意的眼神,不必多说自然是姜华那个派系的人马。
省领导轻轻呷了一口娃娃鱼汤,也不忘了锦上添花。
“哈哈哈!老首长说的没错,振东同志简直就是宝贝,要不小陈你把人让给我算了,正好我们省政府还缺个食堂副主任…”
这话可就和大领导那种暗示不同了,几乎就是明摆着让陈新华提拔林振东,要不然他可就要把林振东抢走了。
陈新华自然不好搭腔,他倒是想给林振东提拔,可也要五金厂有空位啊。
不论哪个年代的领导都是萝卜坑,他陈新华也没有专门给林振东设一个位置的权利啊。
倒是朱云杉急忙笑道:“领导,您可不能抢我们重工厅的人啊!本来我们省工业方面的人才就很好,您这要是再给我划拉走了,以后我可咋办?”
“哈哈哈哈!”看着他做出那副无辜又受伤的表情,大领导等人不由得发出畅快的笑声。
省领导倒是没接这话,本来他也就是锦上添花属于是随口还了林振东这次招待的功劳,所以干脆就将话题引向了别处。
再次轻轻呷了一口鲜美的鱼汤,省领导笑盈盈的看向林振东,问道:“振东同志,你以前做猎人应该是漫山遍野到处跑,可知道陈县什么地方适合建设大型厂矿吗?”
来了,来了,他带着国营大军走来了。
本来林振东以为这次调研考察也就是来五金厂晃一圈,其他的事情和五金厂也没什么关系。
却是没想到省领导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询问林振东对建设大型厂矿的意见,属实是让人预料不到啊。
林振东朝着陈新华看了一眼,虽然刚才连续得到两个领导的夸奖,但人毕竟还是要认清现实的。
他现在是陈新华的兵,既然身份摆在这里就不可能越过领导,尤其是这种十分敏感的话题。
陈新华眼中闪过一抹激动和欣赏,朝着林振东微微点头。
林振东收到信号后,这才笑着道:“领导这是考验我的本事儿呢!那我就胡乱说一下吧!毕竟我打猎也是在深山之中的…”
“要说我们陈县也属于是人杰地灵了,后有秦岭群山环抱,前面还有黄河支流,但真要是建大型厂矿的话还真没有其他更好的地方了,除非是将厂子搬进大山之中,但那样耗费的人力物力实在太过麻烦,属于是费力不讨好。”
“纵观整个县城以及周边乡镇,我认为只有三个地方可以作为大型厂矿的建设基地…”
“哦!竟然还有三个,我听你说说。”大领导也来了兴趣,将一片卤牛肉送进口中笑道。
他们这次过来之前其实也是做过功课的,甚至在来陈县之前就已经考察过好几个地方了。
在省政府提供的地图之中,陈县也就只有两处地方适合建设超过万人的超级大厂,所以现在听到林振东说竟然有三个这种地方也很是好奇。
“那我就在领导面前班门弄斧一回了。”林振东嘴上谦虚,脸上的表情却很是平静;“首先就是城北方向,出城大概五里路的样子,那边因为当年战争的缘故被轰炸的比较狠,所以目前为止人烟也不是很多;
这在动员搬迁和补偿就要少了很多麻烦,再有那边靠近芦芽水库,将来工厂的用水情况能够有很好的支撑。”
“其次就是在五庙乡了,陈县多山地、丘陵,可唯独五庙乡是一片大平原,如果在那边建设国营大厂的话倒是能够省下不少建设的费用,但唯独有个缺点那就是五庙乡的人口太过稠密,动迁起来会比较麻烦。
将来如果真的建成了厂子,想必也会因为动迁的原因塞很多目不识丁的新手进厂,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最后一个呢?”大领导眼睛亮了亮,笑问道。
前面说的城北五里和五庙乡,他们只考虑到了五庙乡,但也正是因为林振东说的那个缺点,所以才选择先来的五金厂。
至于城北,大领导倒是觉得如果可以的话明天去看看也无妨。
林振东笑笑,说道:“这最后一个自然就是我们五金厂的这个位置了。”
“哦!你为什么觉得你们厂这里适合建设超级大厂,你们五金厂可是在城里面,动迁起来岂不是更麻烦?”大领导笑问道。
这笑容多少看上去有了些玩笑的意思,明显是还在考验林振东呢。
林振东倒也不虚,百岁的心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继续笑道:“领导您说的没错,咱们五金厂的确是在城内,动迁的人口估计不会比五庙乡少多少;但咱五金厂周围有不少本身就是厂子的工人或者家属,而且有不少房产当初政府也是划拨给厂子的。
所以动迁起来比五庙乡就要简单太多了…
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是因为咱们五金厂靠近城墙,如果再往外延伸三四里的话就是林虎崖……”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林振东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个神秘又智珠在握的笑容;
“大领导,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您们说的建设国营大厂应该不会是简单的普通工厂那种吧?我猜应该多半是军工厂,而且有可能还是涉密的那种。”
大领导没有说话,但眼神之中透露出了些许的震惊和浓浓的欣赏。
林振东继续道:“如果是这种企业的话,那我认为五金厂就是整个市或者省里最合适的位置没有别的了,原因有三个,第一五金厂本身技术底子不算很差,毕竟我们厂可是有6级钳工的;第二五金厂有相当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早就构建好的生活体系,这一点在厂子建设初期是完全可以满足大量建设工人消耗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林虎崖;如果在林虎崖开凿进去的话,那里将是最好、最容易保密的地方,完全可以做到外面正常生产普通的产品,山腹之中专门用来研究、生产那些涉密的产品。
甚至我们可以依托城墙将整个工厂和家属区都圈起来,将整个厂区打造成一个封闭的内形环,这样就能更大程度上杜绝泄密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