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有啥来钱的路子不?

作品:《每日情报,重返60的我带娇妻粮肉满仓

    夜深人静。


    吃饱喝足,曹合村村民早已满足地入睡。


    守山人小屋。


    曹勇独自躺在床上。


    媳妇不在家的第一天,还怪想念的。


    灯已经熄灭,但一直没有困意。


    就这么稀里糊涂,当上了曹合村的代理村长。


    曹勇倒真的规划起曹合村的将来起来。


    开仓放粮已经做出去了,给他收拢了一波人心。


    接下来,村民们肯定是指望曹勇帮他们真正过上好日子。


    可这年头,种粮食绝大多数要还给东边的兄弟。


    想要搞自己的产业,难度何其高。


    不过,在六十年代,也不是没有发财致富的农村案例。


    无非就是开荒,种地,搞副业。


    资源方面,曹合村是不占任何优势的,这年头想要搞私人工厂,就是死路一条。


    而且曹合村土地贫瘠,种的粮食只够缴公粮,年初稍微干旱了一会,就有近百户人家吃不饱饭。


    唯一特别的。


    就是曹合村人人都擅长搞编织,曹合村山脚西到处都是竹林。


    附近村子的竹扁,竹筏制品,都是从他们村购买的。


    这是一个切入点!


    带村民致富,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有投机倒把的风险。


    要实现目的,有一个前提。


    在曹合村,获得绝对的掌控力。


    曹远山虽然倒了,但他在村里这么多年,培养的党羽不计其数。


    今天分粮时,那些想占小便宜趁机闹事的人,肯定有曹远山的人。


    正想着。


    曹勇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


    悄悄来到了曹远山宅子外。


    院子被封了起来,但并没有民兵把守。


    曹勇在手上吐了吐口水,抓住一侧的墙面,爬了进去。


    按照情报,曹远山搜刮的赃款,就藏在茅房里。


    人是被抓走了。


    茅房的东西却没有清空。


    来到门口,一股恶心的气味扑面而来。


    曹勇屏住呼吸,走了进去。


    是农村典型的旱厕。


    没人愿意跟这气味在一起久呆。


    正是曹远山老狐狸的计划。


    他家的院子是自己设计的,在最开始建造的时候,他就特意将院子设计成了一个梯形,在用一堵墙将梯形的部分阻隔起来。


    隔层,就在茅房后面。


    是一个三角形的小房间。


    曹勇在茅房里看了半天才看出端倪。


    移开一块石头,就看见了一个低矮的门。


    曹勇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有一个大箱子,没有上锁,直接就能打开。


    里面是一堆金银器!


    有十根金砖,还有一尊金佛像。


    至于金银首饰,更是不计其数。


    “这老东西,还真没少搜刮的!”


    曹勇暗骂了一句。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村长藏了这么多金银珠宝。


    曹勇将箱子合上,直接连箱子带货一起装进了空间背包。


    而后,将门重新关上,将一切恢复原状。


    回到家,曹勇再次将箱子打开,清点里面的货物。


    十根小金条,每根大约二两重。


    一尊实心的金佛,大约有半斤。


    光是黄金的重量,就有三斤。


    还有二十多枚大头银币和银首饰。


    加起来起码有一万块!


    坐在床上,曹勇神色凝重起来。


    这笔横财,在六十年代,足以让人疯狂了。


    这笔财富一旦被人发现,别说代理村长,怕是得跟曹远山一个下场。


    投机倒把不是闹着玩的。


    要把黄金换成票据和现金,只有一个地方。


    鸽子市。


    但黄金和其他东西不一样,曹勇一个人拿着金条去换钱,当成肥羊宰都是轻的了。


    指不定前脚换完钱,后脚就被人套了麻袋丢河里。


    一万块钱的利润,足以让黑市的人都铤而走险了。


    要交易,得找个靠得住的中间人。


    有门路,又不会黑吃黑的家伙。


    曹勇脑海里认识的人都盘了个遍。


    只有一个叫李瘸子的家伙,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瘸子是镇上的人。


    但他时常会来曹合村,卖一些小物件,同时还帮人修锅碗瓢盆和农具。


    每个月会有两天时间,在曹合村转悠。


    他约莫五十来岁,腿脚不便,所以大家都这么称他。


    虽然腿不利索,可见识却很广。


    小时候,李瘸子来家里修东西,就会边修边跟曹勇讲镇上的新鲜事。


    李瘸子独来独往,以前只觉得他是精神有问题。


    两世为人,曹勇想明白了。


    这种人不可能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而是深藏不露的老江湖。


    得探一探他的底。


    算算日子,明天,李瘸子就该来村里了。


    第二天一早。


    曹勇没急着上山,而是在村里转了一圈。


    昨天给大伙分了粮,看见曹勇时,村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勇子,当村长了,可得给咱多谋点福利啊!”


    “曹村长,我家那口子说,以后就跟你干了!”


    曹勇客套得回应着,心里却明白。


    他们只是口里说说,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会拥护自己。


    要是哪天没饭吃了,就会翻脸。


    临近中午。


    村口果然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正是李瘸子!


    他还是老样子,穿着打满补丁的蓝布褂子,提着一个扁担,扁担两头挂着小孩子的玩具,还有一个小箱子,里面就是他的工具。


    故意拿着两个铁片在手里敲着,吸引人们的注意。


    刚进村,就有两个妇人围了上去。


    “李瘸子,你总算来了!快来帮我家补补锅!”


    “好嘞。”李瘸子刚应声。


    曹勇就走了过来。


    “李叔,生意不错啊?”


    李瘸子回头咧嘴一笑,“混口饭吃罢了。这不是曹勇吗?听说你当上守山人了?”


    妇人捂嘴一笑,“李瘸子,你的消息落后了,他现在呀,是我们的村长。”


    “村长?”李瘸子嘴巴微张,而后笑呵呵地看着曹勇,“曹村长!不错,不错。”


    “李叔,我家锄头豁了口,想让你给看看,不知道方便不?”


    “好说,我跟你去看一下。”李瘸子直接抛下了那位妇人,跟在曹勇后面。


    路上,曹勇试探道:“李叔,你这走南闯北的,见识不少吧?”


    “就是瞎闯闯,有啥见识。”


    口里说着,脸上却有些得意。


    “那也比我们这些成天呆在地里的人多。”曹勇笑道,“我想问问,这年头,除了种地,还有啥能来钱的路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