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韩兆被救

作品:《姐妹携手宫斗,屠龙只当太后

    午后,宋晚凝小憩刚起,正在翻看一本地方杂记。


    书页间描述的北地风沙与边城落日,与她久居的深宫截然不同。


    她看得入神,指尖无意识地抚过书页上“鹰嘴崖”三个字,眸光微凝。


    忽听得宫门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由远及近,竟是直冲养心殿方向而去,打破可宫苑午后的沉寂。


    她心头一跳,下意识坐直了身子,手中书卷滑落在地也浑然不知。


    “弄眉!”


    “奴婢在!”弄眉显然也听到了动静,快步从外间进来,脸色凝重。


    “外面何事喧哗?”宋晚凝凝声问道,指尖无意识地掐进掌心,留下几个浅浅月牙印痕。


    弄眉侧耳细听片刻,压低声音急促道:“娘娘,听着动静,蹄声急促,像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入京了,看方向,确实是直入养心殿的!”


    八百里加急?


    她起身,快步走到殿门边,借着缝隙向外望去。


    宫道深远,朱墙重重,其实什么也看不到。


    可那股子无形的紧张氛围,却仿佛透过门缝丝丝缕缕渗透进来,让她直觉有大事发生。


    “弄眉,”她转过身吩咐,“快,让小于子想法去养心殿附近探听,不必靠得太近,机灵点,莫要引人注意。”


    “是,娘娘。”弄眉立刻领命,匆匆退出去安排。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


    殿外终于传来脚步声,却是于德茂亲自来了,身后跟着手捧赏赐的小于子。


    “婉充容娘娘金安。”于德茂上前一步,笑呵呵地行礼。


    宋晚凝起身相迎,“于公公怎的亲自来了?快请起。”


    于德茂笑着摆手,指挥着小于子将几匹流光溢彩的云锦和一对玉如意呈上。


    “陛下惦记着娘娘您呢。刚得了江南新进贡的好料子,瞧着颜色鲜亮柔和,最是衬娘娘,特地让奴才紧着给娘娘送来。”


    “还有这对如意,寓意吉祥,愿娘娘诸事顺遂,心想事成。”


    宋晚凝按下心头焦灼,脸上适时染上红晕,柔声谢恩:


    “嫔妾谢陛下赏赐,陛下日理万机,操劳国事,竟还如此惦念着嫔妾这点微末之事,嫔妾实在惶恐,受之有愧。”


    于德茂依旧是那副笑模样:“娘娘客气了,陛下心里自然是时刻念着娘娘的。”


    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方才北境来了份紧急军报,陛下忙了一阵子,这会儿刚歇下。”


    “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这国事啊,总是忙不完的。”


    宋晚凝心领神会,顺着他的话关切问道:“北境?可是战事又有反复?”


    “陛下龙体要紧,连日操劳,可莫要太过劳神了。”


    “于总管在一旁,还望多多劝慰陛下保重龙体才是。”


    言语间全是对皇帝身体的担忧,丝毫不提军报具体内容。


    于德茂叹了口气,声音更低了些:


    “劳娘娘挂心了,陛下自有分寸。说起来,这回军报,倒也不全是坏事。甚至称得上是一桩奇闻。”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留意宋晚凝的神情。


    宋晚凝配合地微微睁大眼睛,露出愿闻其详的好奇表情。


    于德茂这才继续道,“说是边境的猎户,为了捕捉一头雪狐,误入一处极险峻的悬崖底下,发现了一个重伤昏迷的男子,衣衫褴褛,几乎看不出人形,就剩一口气吊着。”


    宋晚凝屏住了呼吸。


    “巧的是,附近正好有我们一队巡边的斥候经过,便将人救了回去。”


    “结果这一救治,随军的文书瞧着那人面目依稀有些眼熟,心中存了疑,细细辨认之下……您猜怎么着?”


    于德茂拖长了语调,“竟极像是失踪已久的那位韩兆韩副将!”


    果然。


    宋晚凝用力掐住指尖,才维持住了脸上的平静,用手掩了口,适时流露出惊讶:


    “韩副将?他还活着!这……这真是苍天保佑!”


    “是啊,真是万幸!”


    于德茂点头,随即又面露难色:人是活着抬回大营了,可是……伤势实在太重,浑身骨头不知断了多少处,内脏也受损严重。”


    “最麻烦的是头部受到了重创,军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几乎用尽营中好药,才勉强将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只是……唉,人是醒了,却因头部伤势过重,前尘尽忘,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


    失忆了?!


    宋晚凝心头剧震,万千思绪瞬间翻涌而上,喃喃道,“真是造化弄人……”


    “陛下得知此事,心情……甚是复杂。”


    于德茂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既欣慰忠臣生还,又忧心其境况。”


    “已下了严旨,命人将韩副将妥善护送回京,交由太医院全力诊治,务必要竭尽所能,将人治好。”


    他声音又轻了一分,“陛下顾念韩将军安危,特地派了心腹之人,一路‘护卫’。”


    “回京后,亦要寻一处安静所在让其静养,严密看守,以免再出意外。任何人不得陛下允许,不得轻易探视。”


    于德茂传达完消息,又客套关心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殿门轻轻合上。


    宋晚凝站在原地。


    前世此时,韩兆早已被认定为战死沙场,忠烈之名传遍朝野,引得无数人唏嘘。


    这一世,虽然是由她和阿姐促成韩兆先一步去了北境,意图让秦铮有所忌惮。


    却未曾想,竟连他自身命数也发生改变,活了下来。


    秦衍此刻的心情,必然复杂难言。


    韩兆生还,于国于军而言,自是幸事。


    一则可安抚军心,二则或能揭开鹰嘴崖一役的真相。


    于公于义,秦衍内心深处,或许也存着一丝盼其生还的君王仁念。


    但更多的,恐怕是猜忌和疑虑。


    韩兆为何偏偏在那个时候遭遇伏击?为何全军覆没唯独他一人坠崖生还?


    若他醒来,是否能够说出能够牵制住功高震主的秦铮的密辛?


    若他永远醒不过来还好,若醒来已非昨日之韩兆……


    一个失去记忆,任由他人摆布的韩兆,在眼下这微妙的局势里,简直如同一把无主利刃,落在谁手中,便可为谁所用,甚至直指君王自身。


    秦衍此刻,定然是既盼他活,又恐他“活”得不受他控制。


    那支派去“护送”实则“看守”的精锐,帝王心术已昭然若揭。


    弄眉悄声走了进来。


    方才出去与小于子又多说了几句,此刻又回来禀报:


    “娘娘,小于子方才又设法打听了几句。”


    “据说陛下得知消息时,初闻时似有惊喜,但片刻后便沉凝下来,眉头紧锁,独自在殿内踱步良久,方才下了那道旨意。”


    果然如此。


    宋晚凝唇角勾起一丝冷嘲。


    秦衍的多疑,倒是从未让她失望。


    “继续留意着,韩将军一行预计何时到京,抵达后安置于何处,详情如何,尤其是太医院那边会诊的消息,一有动静,立刻来报。”


    她吩咐道,眼中闪过思忖之色,“陛下派去的人,也想办法摸清底细,看看都是哪些面孔,隶属何方。”


    “是,娘娘。”弄眉领命,悄声退下出去安排。


    殿内重归寂静。


    宋晚凝捡起滑落在地的杂记,却再无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