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周卫国?龙文章?

作品:《血战金陵,开局送第六师团下地狱

    傍晚,长江路总统府。


    门侧悬挂的‘中岛部队’,‘十六师团部’的木牌已经被警卫排暴力拆除,砸碎当柴火烧,换上书写‘金陵卫戍司令部’的木牌。


    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周黎的指挥中心,也是生活起居的地方。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周黎洗了个澡,换上一套非常合身的国军高级将领常服,金色领章上镶嵌着三颗三角金星。


    这常服是常凯申下令,几位高级裁缝根据周黎的身高体型连夜赶工制作出来的,交由徐永昌带到金陵。


    527团全体官兵也有,包括宽面双孔式皮带,斜背武装带。


    周黎暂时不打算为麾下部队设计独立于国军之外的常服,毕竟现在还羽翼未丰,还不能做得太明显。


    “钧座,初步登记结束,这是名册。”


    郭志兴昂首阔步的走进来,把一摞登记册放在周黎右手边的沙发边几上。


    钧在古代是重量单位,如千钧之力,后来衍生为敬辞,早在北洋时期就有人用钧座了。


    钧座一词在国军中不仅是军中下级对上级可以用,民间人士对军政人物同样适用,有点类似老百姓叫军人老总一样。


    周黎晋衔陆军二级上将,担任金陵卫戍司令,自然不能再称呼为师座,叫司令又显得生分,钧座最合适。


    “有多少人?”


    “55144人,其中尉官842人,校官197人,军龄两年以上老兵24170人,其余都是军龄未满两年的新兵和报名参军的年轻人。”


    周黎拿起一本封面上写着‘军官’的登记册打开,挨个查看。


    咦,教导总队狙击教官李天元?


    第九集团军八十七师预备第一团团长周卫国?


    预备第一团二营四连长徐虎?


    36师108旅216团少校参谋长龙文章?


    36师106旅213团一营副陆剑雄?


    看到这些个熟悉的名字,周黎不由得想起在安全区门口见过的高媛媛。


    难道,这是个影视剧世界?


    李天元应该是金陵十三钗里的李教官!


    雪豹周卫国,徐虎!


    团长龙文章!


    金陵金陵的陆剑雄!


    周黎陷入沉思,应该是金陵刚陷落,他就穿越过来解了金陵之危,这些影视剧的剧情都没机会展开,所以这些主角们还在城里。


    人才,都是人才,必须全部揽入麾下。


    特别是周卫国和龙文章,培养好了,未来绝对可以独当一面。


    “辛苦了,通知下去,明早七点我会亲自去军营做第二次筛选。”


    郭志兴笑道:“不辛苦,卑职干劲十足呢。”


    “对了,钧座,我们的粮食缺口太大,保护伞公司明天下午才能把物资送到金陵,今晚所有人都得饿肚子……”


    提到粮食,郭志兴就一阵头大。


    如果不扩军,527团可以吃肉罐头吃到撑,扩军就不行了,几万张嘴巴等着吃饭,去哪里搞这么多粮食?


    “而且鬼子从金陵撤退时,把能带走的粮食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烧毁,金陵城内已经断粮,再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会爆发民乱。”


    闻言,周黎眉头微皱,逐渐开始烦躁。


    陆军装备大礼包里只有1万吨军粮,看似很多,实则真不算多。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吧?


    而且据他所知,很多百姓已经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症状,面对一切的空虚与无望,开始变得麻木。


    这也是有一部分百姓得知他要死守金陵时,表现出不信任,说丧气话的原因,直到保护伞舰载机出现,抛下传单,才让他们重振信心。


    唉,该死的小鬼子!


    “国府的粮食什么时候到?”


    “最迟明天早上。”


    说话的是徐永昌。


    和统帅部沟通结束,又去安抚一下百姓的徐永昌刚走到办公室外面,就听到周黎的问话,当即给出明确的回答。


    “徐部长,快请坐。”


    周黎招呼徐永昌坐下,迫不及待的问道:“国府给了多少粮食?”


    “耀华你放心,在金陵社会秩序未恢复前,国府会一直提供最基本的粮食保障。”


    周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不管常凯申是出于什么目的,总算是做了件好事。


    “委座英明,等下我就致电武汉行营,替金陵军民感谢委座的救命之恩。”


    徐永昌笑道:“哈哈,耀华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委员长是华夏之主,照顾全体国民是委员长的责任嘛!”


    “……”


    啊对对对,你说的对。


    周黎不想跟徐永昌讨论这个问题,担心忍不住发飙咒骂运输大队长不当人。


    伸手从边几上拿过一个文件夹递给徐永昌。


    “徐部长,这是保护伞给的报价表,你看看。”


    徐永昌眼前一亮,接过来打开。


    大致看完武器装备报价,他轻轻点头,价格比国际市场价略高,但考虑到保护伞是送货上门,就不觉得高了。


    “耀华,我今晚就回武汉,这报价单我带回去给委员长过目,等确定了采购清单再给你说,你看如何?”


    “可以!”


    ……


    东海港。


    夜幕降临,港口灯火通明,上万名身穿银灰色制服的保护伞员工各司其职,操作着机械设备,给排队进港的货轮卸货。


    整个港口都被保护伞公司强行征用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商船游轮只能去其他港口靠岸。


    面对保护伞这霸道不讲理的行为,没人敢逼逼,毕竟外海上那支超级舰队可不是摆设。


    第一批车队下午3点就装车出发了,1120辆载满武器弹药,粮食物资的轻卡重卡牵引着火炮,排成一条长龙,大摇大摆的驶向金陵。


    所过之处,那真是民众夹道欢迎,欢欣鼓舞。


    当然,没人嘲笑倭国,因为和保护伞有仇的英美法已经坐立难安,头皮发麻了。


    好在华夏时间15点10分,保护伞公司执行总裁,莫妮卡·阿什福德发布了一封明码通电。


    内容简洁明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保护伞不会参与任何纷争,只想认真做生意,但如果谁敢影响保护伞做生意,那就自己掂量掂量能不能扛得住保护伞的武力打击。


    一时间,全世界都在热议这个嚣张霸道的神秘公司。


    英美法三国高层紧急商议,一致决定和保护伞握手言和。


    人家又没有什么坏心思,只想做生意,干嘛要给自己招惹一个强大的敌人呢?


    没办法,保护伞军事实力相较于20年前,暴增了无数倍,单从第一护航舰队主力战舰的外形设计和吨位来看,就知道保护伞公司的工业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而且这是‘第一护航舰队’,意味着还有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单单只是第一舰队就足以单挑他们三国海军,谁会傻到去跟保护伞硬碰硬?


    商议决定后,三国通知驻东海总领事到港口求见第一舰队指挥官,先为20年前的误会道歉,再问一下新型炸药的价格,无论价格有多昂贵,都必须买点回去研究研究。


    其他国家,例如日耳曼,意呆利,北苏等国也第一时间派人到港口,毕竟新型炸药的诱惑力太大了。


    位于港口不远的一栋酒店大厅,聚集了几百名各国驻东海领事、武官,保护伞第一护航舰队指挥官秘书威廉负责接待。


    身材高大挺拔的威廉站在台上,朗声道:“先生们,女士们,请稍等一下,我们指挥官很快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