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王有粮的打算

作品:《年代1956,四合院超市系统

    反正吃不完放好了第二天还可以吃,现在可没有吃不完倒掉这个说法,只要是能吃的粮食,都稀罕的紧。


    冯小娟把菜都端上桌的时候,一直在感叹,这比前些年过年吃的都好。


    吃饭的时候,二哥显得格外亢奋,也是,二嫂现在也上班了,他们家小兰的户口就能迁移过来了。


    最重要的是之前盖房子的事情,家里人都搬过来,在城里要吃喝用,都需要钱,但是每个月都要给还盖房子的钱,他感觉压力大的不行,现在好了,俩人一起上班,而且二嫂在饭店工作,还包两餐,这就省了很多粮食。


    虽然说还也要每个月还钱给三婶,这是买工作的钱,但是这日子有了盼头了啊,每个月俩人加起来50多块钱,而且他们干两年过去提提级,还能涨几块,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大哥大嫂提议一起敬王宗卿一杯,家里短短三个月这么大的变化,都是三儿带来的,从他开始上班,这么短时间,让大家在城里有了工作,迁了户口,还马上就要有自己家的房子,几个人感慨万千,王有粮和冯小娟满脸都是自豪之色。


    等吃完饭散扬,大哥他们还让王宗卿带着去后面盖房子的工地上看看,摸着盖了一半的墙砖,几人高兴的神色都溢于言表。


    又在后院那里转了一会,大哥他们才挥手告辞,王宗卿和王有粮回来,屋里吃完饭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王宗卿见这会也没事做,拿出稿子又写了起来,冯小娟见状拉着王有粮回了屋内,不让他打扰,她自己拿出毛线来开始织毛裤,一边织着和王有粮聊天:


    “有粮,这城里真好啊,你看用水有自来水,晚上还有电,不用点煤油灯,泥巴也少,下个雨也不用担心出去一趟满身是泥。


    今天我去上班,就是比在田里干活舒服,合算下来一天都快一块钱了呢,咱们在村里呆着,老太太那里攒着钱,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


    说到这,她把晚上王宗卿回来塞给她的钱拿了出来。


    她想了一下,抽出十块钱装身上,其他的都交给王有粮:


    “王有粮,你是当家的,这钱你收着,可保管好了。”


    王有粮接过笑着说道:


    “你怎么才留十块钱,够不够?”


    冯小娟感叹着:


    “怎么不够,咱们家宗卿这么有本事,你看咱们过来这么长时间了,吃的喝的从来不缺,我都不知道该买什么,留十块钱也是应急,有时候有个事情了身上有点钱方便一些。”


    王有粮把上次王宗卿出差前给的钱拿出来,把这钱放到一起,对着冯小娟说道:


    “对了,宗卿说了,盖房子的钱,还有给桂花和春芝买工作的钱,这些到时候都让宗秀宗举给咱们,让咱们收着,我算了一下,这加起来3000多块钱呢,虽说是分好几年给,但是这样一算,咱们家基本不缺钱了。


    现在买什么都要票,宗卿又是个有本事的,很多东西他都能带回来,你说留着这么多钱,还没地花呢。”


    “王有粮,你说这些是想做什么?”


    王有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接着说道:


    “我是在想啊,以后咱们都到城里了,这衣服什么的买做好的多不划算,但是做衣服,一针一线缝多累人,我想打听着干脆买一个缝纫机,这东西,我都打听好了,只要100多块,咱们手里的钱都够了,工业券的话宗卿一个月都有4张,这个也够了。


    回头就让他打听一下,就差一张缝纫机票了,这到时候买一台缝纫机就方便多了。”


    冯小娟却并不同意:


    “买什么缝纫机啊,王有粮,我看你就是有钱烧的,钱攒在手里才对,做衣服我下班了回来慢慢缝就行了,浪费时间就浪费点怕什么,回来也没啥事干。”


    王有粮却说道:


    “娟儿啊,我不是说就单纯为了省事才想买缝纫机,我是有其他打算的。”


    冯小娟看他一眼:


    “哦?你还有什么打算?”


    王有粮笑着说:


    “你别急啊,听我给你慢慢盘算。


    这第一呢,有个缝纫机做衣服啥的确实是会省事,但是这个不是主要目的。


    主要是第二点,宗秀宗举也是个顾大体的,咱们家宗卿帮春芝和桂花买了工作,还盖了房子,他们后面要慢慢还钱,但是他们夫妻加起来,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刚刚吃饭的时候商量的,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还30块钱。


    要是就他们夫妻加上孩子,还剩下30块钱左右,应该是够了,但是你别忘了还有宗卿他大伯二伯他们。


    这城里,样样要花钱,你说就剩那么多钱,他们怎么办?”


    冯小娟疑惑道:


    “这跟买缝纫机有什么关系?”


    王有粮嘿嘿一笑:


    “娟儿,这个你就不懂了吧?我找那师傅打听过,就咱们这街道,有个合作社,只要有缝纫机就能参与接活缝制衣服啥的,开始我还担心要是非要去合作社里,那就麻烦了,大嫂二嫂俩人,你说让谁去另外一个心里难免会有疙瘩。


    幸好咱们这街道,那师傅说了,有缝纫机的人家本来就不多,也就没有设立专门的扬地,都是去街道领任务和材料回来做的,做多少有多少的钱,这样就好办了,到时候领回来得材料,大嫂二嫂她俩商量着来,挣了钱她们俩自己分,这样也能补贴一下宗秀和宗举。”


    “还有这事呢?那你打听了这一个月下来有多少钱没有?”


    王有粮仰着脸说道:


    “看你说的,我办事,那肯定是都打听清楚了的,我跟你说,就今个你们出去办事,那师傅给我指了两个人家,我去问了一下,街道合作社的任务还不少,基本只要想干就有活,但是街道要抽一手。


    一个月下来,只要勤快,基本都有十几块。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买个缝纫机,到时候大嫂二嫂他俩分开时间用,再怎么着一个人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个十来块钱,够补贴一下他们家里了,宗秀宗举压力也小一些。


    我呢,到时候跟我大哥二哥我们仨,没事就出去找找看看哪里有临时工或者散活,一个月多少挣点,他们这日子,不就过得宽松了。”


    冯小娟打趣道:


    “真不愧是亲兄弟,现在都开始帮大哥他们考虑上了。


    既然你这么说,咱们也不缺钱,到时候干脆买两台缝纫机不就行了,这样大嫂二嫂也能多挣点。”


    王有粮摇摇头说道:


    “你考虑的不对,咱们买一台缝纫机,到时候帮大嫂他们去合作社谈好,她们接个活挣钱,那算是咱们帮衬的,要是买俩缝纫机,第一个难度就是缝纫机票,这个可不好弄,你让咱们家宗卿为难。


    再一个,到时候俩缝纫机,你给大嫂二嫂用,她们肯定会觉得这是专门给她们买的,她们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到时候还会追着给咱们钱,这缝纫机本身买的钱加上票什么的得200多块,这她们一下子又背上这么多债,压力不是更大了?


    而且,咱们做的太刻意了,以后你们怎么相处?大嫂二嫂欠着你的人情,到时候你们都不自在,明白了吧。”


    听王有粮这么一说,冯小娟停下手中的活,仔细看了看他:


    “王有粮,我还没发现,你这人考虑事情还蛮周到的嘛。”


    王有粮一脸骄傲:


    “你以为呢,我好歹也是读过书的,很多门道我都懂,只是咱们以前就只能种庄稼,哪有时间和机会考虑这些。”


    冯小娟拍了他一下,接着说:


    “你得了吧,夸你两句你还嘚瑟上了。


    对了,你刚说买这个缝纫机需要票,这个票不好弄吧?钱咱们是够了,要是没有票那也买不到还不是白扯。”


    王有粮摸了摸脑袋:


    “唉,我也是愁这个,我悄悄问了那师傅,他说这个缝纫机票,在黑市有人卖,要是我想要,他可以找人帮我买一张,到时候把钱给他就行。


    但是我考虑一个事情,要是从黑市买,会不会影响到咱们家宗卿。”


    冯小娟一听马上阻拦道:


    “王有粮,我可跟你说,有风险的事你可不能干!咱们家宗卿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马上就要做供销社大主任了,可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到他。


    这样,你晚会出去问问他,看看他有没有办法,咱们一切从明面上走,要是明面上能弄到,那咱们就买个缝纫机,到时候能补贴一下大哥他们家,要是弄不到那就算了,不能因为这个影响咱们家宗卿。


    实在不行,到时候咱们每个月让宗秀宗举还20块就行了,反正我和宗卿一个月工资加起来100多块呢,肯定是够用了,现在很多东西不是有钱就能随便买的,那么多钱留手里也没啥用。”


    王有粮点点头:


    “我也是这个意思,现在啥事都没有咱们家宗卿的前途重要,那你先织毛裤吧,我去找宗卿说说。”


    冯小娟低下头说道:


    “去吧,顺便提醒一下宗卿,写书费脑子,别熬太晚。”


    王有粮说了句“知道了”就去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