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给她鱼钥

作品:《全家忘恩负义,重生我挂帅回朝

    “不过傅家人还未查清他们的身份,傅将军也会帮忙掩盖过去,其他人只会以为他失踪了。”


    琉筝说起阮鸣筝的死,嘴角始终挂着淡淡的弧度。


    她知道,自己这个表情,一定很可怕。


    王爷或许也会觉得她可怕吧?


    却没想到,苏衡竟是唇角一勾,说:“你总算是有点长进了。”


    “……”琉筝错愕。


    只听苏衡继续说道:“不要夸你一句,你就得意了,往后,本王要你至少三个月杀一个。”


    “……”


    “能否做到?”


    琉筝攥紧手心,毫不迟疑地说:“能!”


    “很好。冯禄年的事,接下来就交给本王来办。明日起,言官会一起弹劾他。你的长随军,很快就能回到你手里了。”


    “多谢王爷。”琉筝说着,话音一转道:“不过,事情稍微出了点差池,傅家二少死了。这可能会带偏外头人的议论重点,但我跟傅将军说了,让他暂时先帮忙隐瞒傅二少的死讯。”


    又主动说:“这件事是我不够谨慎,我任凭王爷处置。”


    苏衡低眸看她。


    “在你心里,本王很爱教训人?”


    “没、没有……”


    “你既已经完成任务,中间有些差池,本王不会过问。”


    “多谢王爷……”


    “行了!你回去吧,阮鸣筝‘失踪’,你早些回去,他们才不会怀疑到你头上。”


    “是。”


    琉筝行了礼,正要告退,苏衡却突然丢给她一枚鱼钥。


    “?”琉筝不解:“这是?”


    “角门的钥匙。王府内的机关不止你今天遇到的那两个,日后若有事要禀告,别再翻墙,从西面的角门进来也不会被人发现。”


    琉筝很惊讶。


    肃王竟然已经信任到她给她角门钥匙的程度了吗?


    她……到目前为止,只能算是给他办了半件事吧。


    “怎么?你还想翻墙?”苏衡见她迟迟不谢恩,眉宇间露出一点不悦。


    琉筝回过神来,忙躬身谢恩。


    “日后有任何事,琉筝定不会叫您失望。”


    “不用说这些虚的,本王要看到你的实际行动。”


    “是!”


    “本王会跟他们说,日后见了你,他们不会阻拦。去吧!”


    “末将告退。”


    琉筝再次行礼,这才转身出去了。


    门口两个大汉,均是肃王的亲信。


    一个叫刘峰,一个叫刘云。


    刘峰迎上前,说:“阮将军,末将领你出去吧,也好认认路,防止不小心误触一些机关。”


    瞧着,似乎是早就知道苏衡会把角门的鱼钥给她。


    琉筝点头,出去时,一路记着路线,以及刘峰说的机关所在。


    她不需要知道王府其他的路通往哪里,只要记得从角门到书房的路就行了。


    她原本方向感便很好,轻易便记住了。


    出了角门,潘鸿就在那儿等着。


    琉筝没从正门回去,而是先翻过自家的墙,回了汀兰院换回了赴宴的衣裳,而后再翻墙出去,与玉柳汇合,这才坐马车从正门回到将军府。


    她前脚刚进将军府,后脚便有个丫鬟匆匆往听风院去。


    丫鬟正是阮白筝的丫鬟。


    她跑进听风院,直往阮白筝的厢房去。


    阮白筝被禁足,不便出门,便让丫鬟去大门口盯着。


    “四小姐……”


    丫鬟进门的时候,阮白筝正在撕扯一朵花的花瓣。


    “成了,没成,成了,没成……”反复念叨。


    直到丫鬟进来,她一把扔掉手里的花,迎上前问:“鸣哥儿回来了?”


    阮鸣筝出门前,仔细同她说了他的计划。


    她心里很是期待琉筝的下场,又怕事情成不了,所以一直在撕扯花瓣。


    只听丫鬟说:“五少爷还没回来,倒是大小姐回来了。”


    阮白筝一听,顿时蹙眉。


    若事情成了,五弟必定第一时间回来同她说这个好消息。


    怎么会是阮琉筝先回来?


    她拽住丫鬟的衣角细问:“她回来时是什么样子?神态如何?是否很慌张?”


    丫鬟摇头。


    “没有,奴婢瞧着,没有一点慌张的样子,反而似乎心情很好。”


    “怎么会……”阮白筝喃喃。


    五弟的计划,可谓是万无一失。


    阮琉筝必定会失去清白,仓皇归家。


    可现在这么看,计划似是没成。


    怎么会这样?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我去定远将军府瞧瞧……”


    她迈步就要出门,被丫鬟拦住。


    “小姐,您还在禁足,不能随意出门啊。”


    丫鬟虽然不知道姐弟二人的盘算,却也大致猜到是一些不太能见光的事。


    她压低声音提醒:“您现在出去,只会引人注意,可能会干扰五少爷的事……”


    听到这,阮白筝方才收回了脚。


    “那你替我去大门口,继续等着鸣哥儿,他一旦回来,立即让他来见我。”


    “是。”丫鬟福身,快步出去了。


    另一边,琉筝回汀兰院换了身衣裳。


    她酒量其实一般,只是特意在袖子里放了一条很吸水的厚帕子。


    每次喝酒,看似是维持女子的端庄,用袖子挡着,其实都将酒吐到了帕子里。


    厚帕子一拿出来,里头全是没拧干的酒。


    “拿去烧了。”琉筝吩咐了奶娘,便去了老夫人那儿。


    “祖母万福。”她刚要行礼,就被老夫人扶了起来。


    “我方才还念叨你怎么天都快全黑了还没回来呢!”


    琉筝道:“我是同元姐姐一块去的,她留我在家里坐了坐,这才耽搁了。”


    “元姐姐?”


    “是大理寺卿郑大人家的夫人?”


    “正是。祖母您认识她?”


    “我与她祖母是旧交,后来她出嫁,我也去吃酒了。不过后来她祖母去世,两家便没什么往来了。”


    “原来如此。”


    “你与她交好也好,她的性子自小就好,夫君又是大理寺卿,日后许能帮衬你。”


    琉筝点头。


    老夫人却凑过来闻了闻。


    “你喝酒了?”


    琉筝笑道:“本想瞒着您,特意换了身衣裳才过来的,想不到还是被您发现了。”


    “何必瞒着?你日后在朝为官,少不得应酬,这点我老太太还是懂的。只是你到底是女子,日后就算出去应酬,也要少喝些,保持清醒。”


    琉筝“嗯”了声,说:“孙女知道了,孙女没喝多少,不过我瞧着五弟好似喝了不少。”


    “可喝醉了?”


    “这个孙女不知,只是看他中途离席,之后再没回席上,许是在傅家的某个稍间歇着了。”


    “他平日惯是谨慎,今日怎的竟把自己喝醉了?”


    琉筝笑道:“许是今日高兴吧。他曾同我说过,他与傅家二少熟识,少不得多喝几杯。”


    “再熟识,也该有个度。待他回来,我说说他。”


    琉筝笑着点头,又问舒嬷嬷:“可有点心?我在席上光喝酒了,没怎么动筷子,现在都饿了。”


    舒嬷嬷立刻说:“奴婢这就去拿。”


    祖母道:“顺便叫厨房熬两碗醒酒汤,一碗拿来这里,一碗温在厨房,等鸣哥儿回来给他送去。”


    “是。”


    琉筝的眼神微微闪了闪。


    祖母待几个孙儿孙女其实都很好,她怕是要让她老人家伤心了。


    只是,她已经无法停下,也不想停下。


    只能叫老人家伤心一场了。


    回到汀兰院,琉筝让奶娘将她库房里的人参全送去了祖母院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夜,越发深了。


    江嬷嬷要伺候她梳洗,琉筝摆摆手:“奶娘,先不急,一会儿我要出去。”


    “这么晚了,您要去哪儿?”


    琉筝并不曾将计划告知江嬷嬷,故而江嬷嬷满脸疑惑。


    琉筝道:“不是出府,会有人来找我。”


    话音刚落,外头来人禀告:“大小姐,二老爷那边派人来了,他请您过去一趟。”


    江嬷嬷看了眼琉筝,心想大小姐果然料事如神。


    “知道了,我现在过去。”


    琉筝站起身,让江嬷嬷拿了一杯酒。


    她仰头喝了半杯,又把剩下的半杯往手背上抹,叮嘱了江嬷嬷两句后,便带着江嬷嬷出去。


    刚出汀兰院,二老爷身边的小厮便提着灯笼迎上前。


    “大小姐,二老爷有请……”


    琉筝扶着江嬷嬷的手,江嬷嬷会意,道:“大小姐,您慢些,别又摔了。”


    那小厮看她一眼,见她脸颊绯红,浑身酒气,忙问:“大小姐是喝醉了吗?”


    “能走路,你在前头领路吧。”


    “是。”


    小厮小心地在前头领路,不敢走太快。


    等到了听竹院,小厮快步进去禀报。


    二老爷亲自出来迎。


    “杳杳,不知道你喝醉了,早知道我过来找你了。”


    琉筝见了礼,道:“二叔这么晚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二老爷连忙说:“是鸣哥儿,他与你一同去定远将军府赴宴,听闻你一早便回来了,可他却到现在还迟迟未归,所以想问问你……”


    琉筝道:“他比我先出门,后来去了傅家,我一直同女眷们坐在一起,走时也是同女眷们一起走,故而没叫他。”


    又说:“不过,我瞧见他中途似是吃醉了,由着傅家的下人们领着,可能是在傅家歇下了,二叔不如去傅家问问。”


    “问过了,说是不在。傅家不知为何很是混乱,下人想细问,就被打发出来了,我这才叫你来问。”二老爷说。


    “那我便不知道了……别不是喝多了,在哪个地方睡过去了吧?”


    话音刚落,阮白筝便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