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营救祖母

作品:《全家忘恩负义,重生我挂帅回朝

    暴雨,越下越大。


    明明是正午时分,天色却是一片灰色。


    雨水很快打湿琉筝的脸庞,将她脸上特意抹的黑灰冲刷了个干净,露出清丽的脸庞。


    但琉筝一刻钟也不敢耽搁,她知道,就是这场连日不停的大雨带来的泥石流。


    她一路骑马过去,路过客栈,便停下来询问,老夫人是否在这儿留宿过。


    可是一连问了三个客栈,都没有。


    谁都没有见过老夫人,及二房、三房的人。


    可她已经骑马跑出了京城很远。


    前面就是榆关夹道,老夫人他们的车马走得再慢,也该走到这儿了。


    除非,老夫人压根就没离开过避暑山庄。


    这个猜测一出,琉筝的脸色刹那间变得煞白。


    “驾!”她两腿一夹马腹,加快了速度。


    过了榆关夹道,已经快要接近傍晚。


    见前方有一处客栈,她当即下马进去询问。


    老夫人仍是没有来过。


    好在她早已经同玉柳说好了,若是城门落钥前她还没回去,便让玉柳继续扮作她,先行回到将军府。


    女子夜不归宿,传出去实非好话。


    她需要玉柳继续扮作她,回到汀兰院。


    大夫人因状元娘子一事被禁足,最近应是不会主动来找她,只要玉柳继续扮成她,无人会知晓她不在府里。


    她没有继续耽搁,折身出了客栈,一脚踏进漫天风雨里。


    不管发生什么,她绝不会让祖母再一次死去!


    大雨,一直未歇。


    琉筝在驿站换了匹马,一路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避暑山庄。


    山庄在青峰山的半山腰上,这儿夏日清凉,冬日也有温泉,祖母一年大半时间都待在这边。


    雨天路滑,鞭子打得再重,马儿也走得很慢。


    琉筝索性将马拴在一处废弃石屋下,自己步行上了青峰山。


    前世,她不曾亲眼看到泥石流,却能想象,避暑山庄这边情况有多惨。


    祖母、大房三房,丫鬟小厮,加起来三十五条性命,全部葬身于此。


    且连尸首都挖不出来。


    一想到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琉筝后背一阵发寒,加快脚步往山庄赶。


    半路路过一处山庄,见里头灯火通明,显然也有人住。


    这儿距离祖母的避暑山庄不过百米远,若是泥石流到来,这户人家怕是也……


    琉筝没有犹豫,快步上前敲门。


    “咚咚咚——”


    很快有个小厮出来开门。


    见是陌生面孔,疑惑地问:“这位公子,你找谁?”


    “我不找谁。”琉筝开门见山地说:“连日大雨,山体不稳,这儿很容易引发泥石流,还请你早些禀告你家主人,速速离开。”


    小厮当即瞪大了眼。


    “泥、泥石流?”


    “不错!”琉筝又怕这些人不听她的,又补充道:“我是上面阮府避暑山庄的少爷,我们马上就要撤离,你们也快些走吧!若是我说错了,你们大可来阮府找我算账。”


    说完,她不再停留,扭身便继续往山上去。


    那小厮不敢耽搁,急忙跑进去,跟主家禀告。


    “泥石流?”山庄里的贵妇人微微蹙眉:“这儿从未发生过什么泥石流。”


    “那人说自己是上面阮府避暑山庄的少爷,如果他所说有假,让咱们尽管去找他。”


    雍容华贵的夫人身边的嬷嬷当即说:“夫人,不管是真是假,这大雨的确下了四日还未停歇,不如先撤到山下客栈去……若是等雨停还什么都没发生,咱们再住回来也不迟。”


    那位夫人却仍在犹豫。


    她低头看一眼自己明显隆起的肚子,道:“我身子重,不想折腾。而且老爷说好了的,下月天气凉了就来接我回京。”


    “夫人!”那嬷嬷跪了下去:“可若是真的,那咱们……可就等不到老爷来接咱们了!”


    那位夫人终于松了口。


    “好吧,收拾一些贴身衣物,这就下山去。”


    “是!”


    一群人顿时忙开了。


    那位夫人坐上轿子时,还在说:“若是没有什么泥石流,害我如此折腾,定要去找他们算账。”


    “是!奴婢认得阮府,家里开学堂的。到时,奴婢亲自带人上门。”


    “嗯。”


    夫人疲惫地闭眼:“走吧!”


    她年岁大了,却怀上了孩子。


    大夫说,是个女孩。


    她很欣喜。


    她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皆在边关要塞,连大军回城都没能回来。


    丈夫虽然疼爱她,但因为位高权重,总是很忙碌。


    她很寂寞,早就想有个女儿陪伴她。


    哪怕别人都说她是老蚌生珠,可她一点也不觉得丢人。


    这次下山,她本不想折腾,一是月份大了,身子懒,二也是怕动了胎气。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走了一段路后,抬轿子的人,因为雨天路滑,摔了一跤。


    轿子倾倒,那位夫人狠狠栽倒,一时腹痛难忍。


    “夫人!夫人!!”


    嬷嬷惊叫。


    现场乱成一团。


    却在这时,几十道火光从山路一直蜿蜒向上,如同一条火龙。


    是一队人马举着火把往山上来了。


    为首之人,骑着一匹棕色骏马,一身玄衣被雨水打湿,却分毫不显狼狈之色,在场人的眼里,如天神降临。


    有人认出了那男子。


    “肃王!是肃王!”


    “王爷!救救我家夫人!”


    那队人马,立即上前。


    “王爷,是魏国公夫人……”


    “救人。”


    “是!”


    几只大手,稳稳拖住轿子,将人快速带下山去。


    肃王抬眼望向山上。


    “你们几个,随国公夫人下山,你们,继续跟我上山!”


    “是!”


    另一边。


    琉筝已然在国公夫人一伙人下山前便赶到了避暑山庄。


    她戴了斗笠,门房的人认不出她,她也懒得解释,直接闯了进去,直往祖母所在的院子去。


    “站住!站住!你是何人?胆敢硬闯私宅?”


    琉筝不顾身后人的喊声,几步冲进屋子里。


    阮老夫人正在同三房的三夫人闲话家常,听到动静,不由得派人出去问。


    只是人还没走出门槛,琉筝已然快步走了进来。


    “祖母!”


    她双膝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老夫人愣住,错愕地问:“你是……?”


    三夫人则是下意识挡在老夫人面前。


    身旁的钱嬷嬷见情况不对,当即喊人:“来人!将此强闯私宅的贼绑了拖出去!”


    “是!”追进来的小厮立即要冲过来。


    琉筝当即摘下头上的斗笠。


    “是我,祖母,我是杳杳……”


    不等老夫人说话,钱嬷嬷先行开口:“什么杳杳?我看你分明就是贼人,还敢冒充大小姐。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将人拖出去,即刻送往衙门!”


    琉筝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宝剑。


    却想起,她将剑给了玉柳用来冒充她。


    眼看一帮小厮已经逼近,琉筝正准备撂倒他们再解释,老夫人却在此时开口:“等等。你……抬起头来。”


    琉筝抬头,红着眼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的确老了,眼角多出了许多道皱纹,两鬓也出现了明显的白发。


    她看老夫人的时候,老夫人也在看她。


    只一眼,老夫人就认出了琉筝。


    “杳杳,你的确是杳杳!”


    琉筝小时候,可算是她亲自带大的,而且她长得跟阮长筝很是相似,哪怕九年没见,她也能立刻认出来。


    钱嬷嬷还想说什么,却见老夫人已经激动地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几步来到了琉筝面前,她只好将话咽了回去。


    老夫人抚摸着琉筝的脸,细细打量她。


    “好孩子……我老眼昏花,方才竟是没认出你!”


    “杳杳做男子打扮,祖母一时没认出来也正常。”


    “你在边关,可是吃了太多苦了!看你瘦的!从前你这脸上,可都是肉。”


    又吩咐三夫人:“准备热水,杳杳浑身都淋湿了,小心染上风寒。”


    老夫人的眼里,满是激动和关心。


    琉筝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跟祖母说,可泥石流不等人。


    她从地上起来,扶住老夫人的胳膊说:“祖母,不急,杳杳是来接您回去的,等回了京城,咱们再细说。”


    “外头雨大,不急,等雨停了,我的一百篇佛经抄完,咱们再一同回去。”


    “什么一百篇佛经?”


    钱嬷嬷的眼底闪过心虚,悄悄往门口退去。


    只听老夫人说:“是我身边的人,说得了高僧指点,说你在边疆杀戮太重,会不利于你往后的前途,故而让我替你抄写佛经百遍。”


    三夫人在旁边说:“杳杳,老夫人日夜为你抄写佛经,刚才我逼着她歇一歇,这才刚放下笔没多久呢。”


    琉筝扯唇笑了下:“多谢祖母,就是不知道,是哪个下人跟您说的?”


    “是……”


    老夫人抬眼看过去,却见钱嬷嬷方才还在,现在却没了人影。


    “是钱嬷嬷,你以前见过她的,常在我身边服侍。钱嬷嬷……奇怪,人呢?”


    琉筝心里冷笑。


    这钱嬷嬷,她回京之时分明在阮府,现在却不声不响跑到这里来。


    事到如今,到底是怎么回事,琉筝还能不明白吗?


    定是大夫人和阮芸筝的手笔!


    祖母疼爱她,若是祖母回去,家里恐怕没有阮芸筝的太多位置。


    故而,她们让钱嬷嬷赶过来,阻止老夫人回去。


    只是不知道,她们到底知不知道泥石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