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又要高升了?特等功臣?

作品:《鹰派军工:重生50,为国铸剑!

    简历上最后一栏写着,陈思婷曾经去莫斯科之前,在国内学过医学和药学。


    “学过几年,基本的医学和药学知识都是懂的。”


    陈思婷轻声回道。


    要知道.....医学和药学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医学主要是临床医生,治病救人。


    药学那是科研学科,长期待在研究室内,研究新药,需要做各种实验.....


    国内懂医的人才倒是不少,但是懂药学的人才,那可就不多了。


    “我很好奇.....你在国内是学医药的,怎么跑到国外,反而学起了军工类的科目?”


    苏铭问了一嘴,一个女孩学医药很正常.....学军工,倒是挺让人奇怪的。


    “我爸爸告诉我.....学医救不了龙国,所以让我学军工了!”


    苏铭微微颔首:“怪不得!”


    这个时代的龙国人.....想法都很简单纯粹,就一个目标,那就是图强救国.....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不像后世和平年代.....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打死也不可能学。


    了解完陈思婷的状况,苏铭迫不及待地直入主题:


    “既然你学过医药....那你知道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吗......?”


    陈思婷抿着樱桃小嘴,点了点头:“当然知道。”


    “青霉素是珍贵的抗生素,能够有效消灭细菌,通过破坏细菌外壳的形成,让细菌失去保护层,最终导致细菌破裂死亡。这种药物对多种细菌感染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像大叶性肺炎,淋病,梅毒.......等无药可治的病,青霉素也可以做到药到病除。”


    “它不仅是老百姓的救命药,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价值比金子都贵......”


    “可惜啊,咱们国家因为受到西方的封锁,生产技术,原材料,设备,都无法购买.....至今都没能研究出国产的青霉素......”


    “不过!厂长,您提这个干什么?”


    不明所以的陈思婷,瞪着两个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苏铭。


    苏铭淡然一笑,讲起了当前龙国的情况:


    “当下.....战争还未结束,一些灾荒省份....瘟疫横溢,病毒细菌充斥在百姓之间,病人比比皆是。”


    “前线战士受伤之后,因为细菌感染,丧命截肢的也是数不胜数.....”说着,他话锋一转:


    “青霉素对我们国家太重要了.....正好我对它颇有研究,现在缺一个懂医药学的助手帮忙,怎么样,愿不愿意跟我一起造青霉素......?”


    造青霉素?


    陈思婷一愣,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她是学医药学的,所以对国内医药学的发展非常了解,


    她清晰地记得.....中央后勤部曾下达命令,集结国内上百名一线顶级医药学专家,齐聚魔都制药厂,共同研究青霉素......


    可惜.....时至今日,青霉素的消息如石沉大海,一点音讯都没了。


    前几日,她还和曾经的校友,老师们联系,询问进度.....结果嘛,老师告诉她,最快也得要10个月之后,才有机会提取出第一批青霉素。


    这么多专家都没有任何进展,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厂长!您没开玩笑吧.....您要制造青霉素?”


    “是啊!”


    苏铭气定神闲,自信回道。


    如果陈思婷不愿意,他也不会强求.....最多就是自己研究的时间慢点罢了。


    来的时候,陈思婷听说了苏铭的故事......知道苏铭是49式制式步枪,覆铜钢子弹,FNND机床图纸,49式107火箭炮,49式重机枪,49式火箭筒的发明者.....


    赵立勤署长叮嘱过,说苏铭思想非常跳跃,要求自己无条件地配合苏铭的工作。


    可是!军工厂造青霉素,这是不是有点太跳跃过头了.....?


    “可是!咱是军工厂啊.....您也是搞军工,没有设备,没有原材料,没有技术,突然要造青霉素,这太儿戏了吧....?”


    陈思婷学过医药学,当然清楚青霉素的制造难度。


    青霉素之所以叫青霉素,是因为它是从青霉中提取的......青霉是一种菌,得了青霉病的柑橘上面长的那种毛茸茸的东西就是青霉......


    青霉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肉类以及衣,履等物之上.......多呈灰绿色。


    但是并非所有的青霉都能提取青霉素......青霉是一个大家族,有许多种,只有其中的黑青霉和黄青霉等,才能提取出来,而且不同菌株的产量形同霄壤.......


    所以......青霉好找,而点青霉和黄青霉难找,高产的菌株就更难找......


    只能通过反复试验摸索......发现青霉看似普通,室内室外到处发霉,其实却非常“娇气”,要伺候它也不容易。


    面对陈思婷的疑惑,苏铭也没有回答,他笑而不语.....起身翻箱倒柜,将生产青霉素的步骤图纸找出来,一张张地摞在了办公桌上。


    “厂长,这是.....?”陈思婷有点懵。


    “青霉素的全套生产步骤,你看看能看懂吗.....?”


    嗯?


    青霉素的全套生产步骤......?


    不是!


    你没开玩笑吧?


    你一个军工厂的厂长,能有青霉素的全套生产步骤?


    陈思婷表情凝固,半信半疑地往前走了几步,翻开那些图纸,仔细地观看起来。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不!应该说是吓十跳....!


    这些图纸上面,清晰的记载了青霉素的培养时间,温度,量比,发酵罐提取结晶的时机等等.......


    甚至还记录了试验设备,原料仓储,菌种制备步骤,原材料准备,发酵罐灭菌,提取结晶到最后成品要求,一应俱全.......


    过程详细得令人发指!


    她越看越是激动,越看越是兴奋.....以至于心脏扑通扑通乱跳,翻动图纸的双手都在颤抖!


    她太明白这些图纸的重要性了!


    如果这些步骤记录.....都是真实有效的,那就意味着前线千千万万战士,国内亿万百姓都有救了......!


    这不是图纸!而是无数条鲜活的生命,无数个家庭的支柱......


    “厂.....厂长,这....这....您居然还懂怎么造青霉素....?”


    陈思婷一边看着图纸,一边看着苏铭,激动的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苏铭随口找了个理由:“以前在大学的时候,看过医学类的书,研究过一段时间.....”


    “怎么样,图纸能看懂吗......?”


    陈思婷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能看懂倒是能看懂.....不过,你记录的这些数据和步骤,好像和西方国家记录的不太一样.....?”


    “比如这个快速培育青霉素菌株的原料.....我记得,西方如鹰酱国,不列颠国用的是玉米浆和乳糖......而您这里却建议用花生粉,花生粉也能培育出青霉素?”


    受时代所限,图纸上的有些内容.....对于陈思婷来说,有些超超纲了。


    这也不怪他,那些‘与众不同’的步骤和方法,是苏铭通过系统筛选出的最佳生产方案。


    既符合龙国当下时代的科技背景,又能快速量产制造.....


    “外国人不一定会念我们的经,培育青霉素,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原材料.....”


    “发酵液原料玉米浆,乳糖全都需要进口,这些原料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运,就算培养出来了,那么对于日后生产也是一个大问题......”


    玉米浆富含氨基酸、多肽和微量元素,是青霉菌生长的理想氮源.....但其为玉米淀粉工业的副产品,国内当前无玉米深加工产业,无法自产。


    乳糖作为缓释碳源,可避免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阻遏效应”,利于青霉素持续合成,但乳糖需从牛奶中提取,


    与玉米浆同样的原因....国内乳业基础薄弱,乳糖高度依赖进口,成本极高。


    若是使用玉米浆和乳糖作为原料,就算能提取出青霉素,其成本也会因为太高,而无法大规模量产。而花生粉就不一样了!


    花生饼粉与棉籽饼粉均为农业废料再利用,花生饼为榨油副产品,蛋白质含量达45%,且国内种植广泛。


    其水解物可提供必需氨基酸,虽发酵效价略低于玉米浆,生产成本仅为进口原料的十分之一.....


    如果大规模量产,其成本能降低到百分之一。


    “话是这样说,但是花生粉......这能提取出青霉素吗?”


    陈思婷皱着眉头,对苏铭提出的方案表示怀疑。


    “所以我们才要尝试啊!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记住,国外人那套有时候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照本宣科不是科研,懂得变通才是突破.....”


    苏铭换个舒服的姿势,言辞肯定。


    ‘照本宣科不是科研,懂得变通才是突破....’


    陈思婷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后.....恍然大悟:


    “厂长,您说有道理....我们龙国不能一直跟在洋人的屁股后面,你这个方案....我想试一试。”


    “好!那就这样.....你跟我一起研究青霉素。”


    事情谈妥以后,


    苏铭也没闲着,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首先.....苏铭从隔开几个厂房,制成简易的培育车间,然后根据系统提供的相关配套设备图纸,生产培育设备......


    比如,发酵罐,配套的种子罐,提取结晶的试验设备,原料仓储设备,菌种制备设备,分析及成品检验设备......


    设备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原材料....花生粉在龙国比较好找,街市上随处可见。


    就这样,在陈思婷的帮助下.....青霉素的培育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青霉素是非常娇贵的,对温度,通气,营养....都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是温度,它适合它生长的温度为24摄氏度,低了高了都不行,所以必须专门为它建一个24度的恒温室......


    通气方面,它需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它呼吸,只能生长在液体的表面,故而......只能用扁玻璃瓶和大底三角瓶来培育。


    最后是营养方面.....仅用一般的培养基还不够,必须给它适当加营养.....


    整个培育过程非常辛苦.....苏铭和陈思婷两人几乎是全程盯着。


    好在一切顺利......一段时间后,


    青霉素被成功地提取出来......


    在建议的培育车间里,陈思婷兴奋大喊起来:


    “厂长!厂长!...成....成功了,哈哈,我们成功培育青霉素菌株了!”


    “厂长!你太厉害了,我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想到,你的花生粉提取法,真的成了!”


    苏铭拍了拍她的肩膀:


    “学以致用,灵活变通.....我们不比外国人差,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嗯。”


    陈思婷鼻子一酸.....热泪盈眶的点了点头.....,她明白,前线万千战士有救了!国内亿万子民也有救了!


    青霉素成功提取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量产的事了。


    量产的话.....需要的设备,原材料,金钱,物资可就多了....同样,也需要更多懂医药方面的人才。


    目前.....整个八二厂,就苏铭和陈思婷懂医药,想量产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事还得找军工署帮忙才行。


    “厂长!军工署赵署长说.....让您过两天去署里开会。”


    卫建国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车间向苏铭汇报。


    “开会?正好,我还打算去一趟军工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