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震惊军工部!这步枪是谁造的?

作品:《鹰派军工:重生50,为国铸剑!

    说着,苏铭咬了一口窝窝头,喝了一口清水萝卜汤,


    说实话,掺了麦麸的窝窝头,真难下咽.....


    “好吧.....厂长。”


    过了一会,


    苏铭简单吃完饭以后,


    赵学军和卫建国将十几个厂里顶尖的师傅聚集在了新的厂房里,厂房中间就是刚修好的万能铣床。


    工人们穿着简朴的衣服,皮肤黝黑,一双双眼睛中,闪烁着老一辈人才有的坚定眼神。


    或许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或许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对龙国的热爱,溢于言表!


    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苏铭现场教这些工人使用铣床的办法,并利用万能铣床,制造制式步枪所需的工具,器材,和简易设备.....


    苏铭兑换的56式步枪的制造知识,有两个,一个是56式半自动步枪(56半),另外一个是56式自动步枪(56冲)。


    到底先造56半还是56冲,让苏铭犯起了难。


    56半的好处是,结构相对简单,零件数量少,对机床加工精度要求较低,量产容易.....


    且56半维护成本低,战士可自行保养,对润滑油要求低,其标配的三棱刺刀,符合志愿军刺刀见红的近战传统,


    最重要是的......56半因仿制的是苏熊SKS步枪,射程为400米,射击精度高,弹夹只有10发,省子弹,后勤压力小,非常适合军工业凋零的建国初期。


    而56冲,仿制的是AK47步枪,结构复杂,量产成本高,子弹消耗大,后勤压力大,保养依赖稀缺的高级机油......


    它的射程只有300米,后坐力大,精度也差.....


    好处是.....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突出,可靠性强,即便枪管掺沙子泥水,也能正常射击。


    想来想去,苏铭决定将两把枪全都造出来,毕竟小孩子才做选择.....


    至于最终采用哪一把,决定权交给国家。


    苏铭将工厂工人分成两组,一组制造56半,一组制造56冲,


    在制造方法上,苏铭用FNND铣床精度高的特点,加工击针,步枪的高精度部件,然后普通机床生产枪托,护木等其他部件。


    分工结束之后,两个组迅速开动起来。


    几天后,


    经过苏铭和工人的不懈努力.....第一把56半自动步枪正式诞生!


    因为56冲制造难度复杂一点,还得在需要几天,才能造出来。


    当56半自动步枪被苏铭组装完成的时候,


    尽管大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卫建国等工人们还是吃了一惊......


    谁也不敢想.....他们这样的小厂子,在苏铭的带领下,竟然真的生产出来了制式步枪,


    “把步枪拿到测试场,备好子弹,准备测试。”


    步枪到底好不好,还得实际射击之后才知道,


    怀着的激动心情,众人来到了测试场地,


    “赵师傅,你是车间主任,也是厂里的试枪员,这枪你来试。”


    苏铭将56半交到赵学军的手里。


    赵学军兴奋莫名,接过步枪后,其触感,重量,操控手感,都让他感到惊喜......


    子弹上膛,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砰!砰!砰!”


    子弹声音清脆明亮,全部击中靶标。


    “卧槽!好枪!”


    “这是我这辈子试过的最好的枪!比小鬼子三八步枪大概强了一百倍!”


    赵学军对56半爱不释手,眼神中全是对56半的喜爱,比媳妇还亲.....


    “厂子,您可真是神了,这才几天,您就带着我们,把制式步枪造出来了.....!”


    “太厉害了!”


    再次望向苏铭的时候,赵学军已经把他当做半神来看待了......


    五二厂那种万人大厂,都造不出来的制式步枪,你造出来了!


    牛逼!


    太牛逼了!


    大学生不愧是大学生.....!


    作为军工人......赵学军当然明白这把枪对龙国的意义,


    这把制式步枪......无论是精度,射程,威力,都比龙国士兵手里的其他步枪要好上不少,


    一旦开始量产.....解放军的战斗力最起码能提升一个档次!


    当初自己讽刺厂长白日做梦,眼高手低,现在看来.....真该扇自己两巴掌。


    此刻,技术员和其他工人们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嘶.....成功了,真的成功!咱们真造出制式步枪了?”


    “厂长万岁!厂长万岁!.......”


    “牛!实在是太牛了!”


    “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参与制式步枪的制造之中,爹啊,我真出息了!”


    “我咧个亲娘了!快打我两巴掌,这不是在做梦吧!”


    “.............”


    当56半试射成功的那一刻,工人们之前心中所有的怀疑.....都变成了无法形容的亢奋......!


    他们欢呼雀跃,互相几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自豪兴奋的笑容,


    苏铭见状,摇了摇头:


    “瞧你们那点出息.....这才成功一把而已,咱们还有一把没造出来呢。”


    才?


    什么叫才成功一把.....?


    能造一把制式步枪出来,就已经很厉害了好吗!


    举国之力都造不出来的制式步枪,怎么在你嘴里,比一杯水,一粒沙还稀松平常.....?


    太凡尔赛了!


    “厂长,我能试几枪吗,这么好的枪,我还没打过呢.....?”


    “厂长,我也想试一试。”


    “还有我,我也想试一试......”


    “...........”


    “在试50发子弹.....不许浪费。”


    为了测试稳定性,苏铭决定让工人们再试射50发子弹。


    “砰砰砰!.....”


    “砰!碰!咔.....”


    就在第二名工人测试的时候,突然.....步枪卡弹了。


    苏铭见状皱起了眉头,跑到那工人身前,


    仔细一检查.......不是步枪的问题,是子弹的问题......


    这事让苏铭重视起来:


    “赵师傅,步枪试射合格,可以送军工署报批了。”


    “现在,二组继续生产第二把自动步枪,至于一组嘛,我给你们分配一个新的任务。”


    “厂长,什么任务?”


    “生产新式子弹!”


    ..............................


    龙国,


    沈城,


    东北军工总署,


    会议室内,一场重要的会议正在召开,


    首席台主位上,


    一位英气逼人的中年军人,面色严峻的取下眼镜,正在仔细地擦拭:


    “人都到齐了吧?”


    说话的是统辖东北六省军工发展的一把手,东北军工总署署长,赵立勤,赵署长。


    台下坐着的是松,钌东,钌西,嘿,咭,热六省军工委的主任和其他官员,


    “都到齐了,署长。”


    秘书在一旁汇报道。


    赵立勤微微颔首,戴上眼镜,环视众人一圈后,


    尽量用不那么沉重的语气,向大家宣布道:


    “上头已经和苏熊那边接触过了,先进的机床设备,相关的技术援助,以及我们急需黄铜原材料,苏熊老大哥都愿意无偿的支援我们.....”


    龙国新立,百废待兴,对先进的机床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望眼欲穿,梦寐以求。


    各省军工委就是因为设备精度不够,技术不达标,导致军工生产效率低下,各项新式武器无法研发量产......


    一听苏熊大老哥愿意无偿支援自己,一个个兴奋的不行,纷纷畅言道:


    “署长!这可太好了!有了高精度机床,我们五二军工厂,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制式步枪!”


    “哈哈哈.....如此一来,机枪,重机枪,以及迫击炮咱们都能自己造了啊!”


    “黄铜可是个好东西,咱们龙国太缺黄铜了,没有黄铜,子弹都造不出来.....现在苏熊愿意支援我们黄铜,以后咱们就不缺子弹了.....”


    “没想到,苏熊老大哥这一次这么讲义气。”


    “不对吧,苏熊真有那么好心,我怎么不信呢?”


    “我也不太相信!如果他们真这么好,当初从东北撤离的时候,为啥把咱们国内的设备,矿产,粮食,牛羊,都给拉走了......?”


    “..............”


    一言落下,


    众主任的脸色瞬间凝固,脑海中回忆起了,苏熊人撤离东北时,野蛮粗暴的强盗行径。


    他们统一抬头望向台上的赵立勤,发现他一脸的忧愁,没有一丝笑容,


    下一秒,一种不详的预感涌向众人心头。


    “没错,苏熊确实没有这么好心。”


    “他们的无偿援助,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允许苏熊海军在我们的旅达港驻军。”


    赵立勤开口道。


    什么?


    台下众人神色一凛,脸上愤恨的神情,无以言表:


    “他妈了个巴子,我就知道这群苏熊强盗不是什么好人!”


    “奶奶的,表面上称兄道弟,内地里,惦记着我们的领土港口.....这援助,咱不要也罢!”


    “没错!咱们浴血抗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咱们龙国人不受洋人的欺负吗?这要是允许苏熊驻军旅达港,那咱们对得起死去战友的地下英灵吗.....!”


    “让苏熊驻军?姥姥!老子第一个不答应!”


    “............”


    龙国初立,大多职务都是由军人担任,军工署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血气方刚,义愤填膺.....一个个怒气冲冲地撸起袖子,仿佛要跟苏熊干一架!


    “好了好!”赵立勤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让洋人驻军我们的港口,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咱们肯定是不能答应。”


    “正所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既然苏熊不愿意帮助我们,那咱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现在.....前线战事吃紧,国内匪患严重,西南诸省还未完全解放。”


    “机床设备的事,可以暂且不论......但子弹的生产任务,咱们是一点都不能落下。”


    “这是下个季度的子弹生产任务清单,你们都看看吧。”


    赵立勤将生产任务资料递给了秘书,示意他分发给诸位主任。


    任务清单被分发到每一位主任手中的时候,赵立勤则一直打量着他们的反应,


    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


    众人一看清单上的子弹生产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个个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因为钌东军工委手下管着东北最大的五二军工厂,其任务也最重,


    主任孙长山眉头都皱成了麻花:


    “署长!子弹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黄铜,可咱国内的黄铜实在太短缺了.....”


    “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这子弹任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这....这不是难为人吗.....!”


    50年以前,龙国延续了国际通行的黄铜(含铜60%-70%的铜锌合金)制造子弹弹壳的传统,


    可龙国铜储量极低,全球占比不足5%,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技术落后,导致黄铜严重依赖进口......


    “难?”


    “你觉得难?”


    “我不知道难吗......?”


    赵立勤的神情比刚刚严肃了一倍:


    “咱们难,前线的战士的难不难?身后的百姓难不难......?”


    “你知不知道.....咱们的战士在作战之前,每人手里能发多少发子弹?”


    “六发!”


    “平均下来,每次作战,每个士兵手里只有六发子弹。”


    “如果,咱们的子弹生产数量再减少,后勤供应不上去,那这仗还怎么打.....?”


    “你让咱的战士们,拿着没有子弹的步枪,跟敌人肉搏啊.....?”


    孙长山微微抬头,耸拉着个脸:


    “可是,署长,这没有黄铜......你让我们怎么产子弹啊.....?”


    一旁其他省的主任也纷纷附和道:


    “署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知道前线的战士很难.....但不给我们黄铜,我们也变不出来子弹啊。”


    “是啊,署长,这任务定得太高了,我们根本完成不了。”


    “...........”


    赵立勤面色一沉:


    “没材料那就提升合格率!将有限的材料集中起来,制造出更多合格的子弹。”


    “你们六个军工委,手里面大小军工厂多达上百个,每个工厂的子弹合格率平均下来,只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这合格率太低了!”


    “把合格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就能减少材料的损耗了吗.....?”


    一听到百分之九十,这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后,


    众主任的心情就像霜打的茄子立刻蔫了下去......


    “百分之九十以上,署长,您杀了我吧.....”


    “苏熊老大哥的子弹合格率也就百分之九十左右,可人家有先进的机床和技术工艺,咱们有啥啊.....啥都没有.....”


    孙长山的表情就像受了气的小媳妇,就差把不满两个字,写在额头上了。


    其他主任也都跟着叫苦不迭:


    “署长!咱们的模具差,工艺差,各个工厂工人手艺参差不齐,想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合格率,这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了,您又不是不知道,士兵从战场上捡来的弹壳,因为反复使用,导致强度下降,延展性劣化,最终导致子弹损毁率居高不下.....咱们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子弹合格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


    因为黄铜产量低,不得以.....龙国采用通过回收战场遗留弹壳的方式,来补充的黄铜的不足,


    但是这些弹壳因为过度使用,导致性能低劣,无法满足子弹的正常生产。


    从而造成龙国的子弹的合格率一直很低。


    实际上.....这些问题,赵立勤作为军工署长,怎么能不明白......?


    他也是没办法了,才会把任务强压给众人:


    “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但.....活人总不能尿憋死吧.....?”


    “我军的光荣传统是什么,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就不信.....鬼子的飞机大炮都没把我们难倒,这点黄铜还能把我们难倒了......?”


    “你们有牢骚,有困难,回家发去,老子只要子弹。”


    “今天我把话放这.....谁要是能完成子弹的生产任务,我就给他记功升职,并且全军通报表彰。”


    “谁要是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赵立勤的声音粗犷明亮,不容任何质疑,


    子弹生产任务,就是死命令,不完成也得完成。


    众主任一看赵立勤坚决的神情,知道没有回旋的余地,纷纷唉声叹气,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了下来。


    任务分配完了,这场会议没过多久,便落下帷幕,


    散会时,


    会议室门口,军械处几个工作人员已经站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他们手里抱着一把新式枪,和一堆技术图纸。


    第一个从会议室走出来的赵立勤,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你们拿的什么东西。”


    军械处的人上前回道:


    “署长,这是钌东军工委军械科送来的一把新式步枪,还有生产步枪的技术图纸。”


    “他们听说孙主任来这里开会,要开三天,就托人直接送到这来了。”


    新式步枪?


    这四个字,立马吸引了赵立勤的注意力,他走上前去,拿起那把步枪打量了起来,


    一上手,就感觉到了这把步枪的‘不一样’,


    无论是手感,重量,枪身,做工,结构精密程度都与国内的普通枪支,有些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