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新的一年除夕夜
作品:《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永平府,清军忙碌着准备打仗用的物资,多尔衮在府衙里研究地图。`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
他们也得知高杰登基称帝的消息。
事实上,高杰能在如此快的时间内登基称帝,背后有清军的支持。
从高杰率残军逃到西北的时候,多尔衮就意识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于是多尔衮秘密派人跟高杰接洽,给物资,给银子,给武器,使得高杰从最初的三万兵马,迅速扩张发展到六七万,到今天的十几万人马。
当然,古代打仗都喜欢吹嘘自己的兵力,比如几十万人马,实际真正有作战能力的能超一半就不错了。
李自成号称五十万大军攻入京城,真实的作战兵力不过才三十万。
明末都这种惨状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青壮年人口。
洪承畴和范文程站在多尔衮两侧,时不时提着建议,其中要属范文程最积极,恨不得现在就让清军攻破京城。
多尔衮非常小心,没有完全的准备,他暂时不准备打京城,李国桢的集团军己经回来了,还有王家彦的神机营,宋守义的京营。
现在京城防御体系比之前要好上太多了。
多尔衮对范文程赞扬道:“你的那条战略计划非常好,用高杰去牵制明军,这样我们就可以专心的攻打山海关。¢餿?飕¨暁`说·蛧- -首′发?”
一封封情报被呈上多尔衮的案头。
多铎和阿济格看着那些情报被多尔衮分析,整理,最后在地图上写出进攻路线。
多尔衮把总攻时间定到大年初一,也是明军过年的日子。
到时,高杰会率叛军打大同府,逼明军前去抵御,而清军趁机攻打山海关。
现在山海关因为鼠疫的问题己经岌岌可危。
至于怎么传播的鼠疫,肯定是清军偷偷把抓到的老鼠顺着城墙门缝塞进去。
洪承畴表面平静,内心升起惊涛骇浪。
我大明耗尽数代人的努力,花费海量的钱财,经营数百年打造的山海关防线,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手段崩溃。
关宁铁骑死伤超过半数,意味着山海关内的驻守兵力只剩不到两万人。
清军己经趁这段时间悄悄集结超过七万的兵力,大部分都是骑兵。
将领们似乎己经看到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他们端起酒杯庆祝。
多尔衮察觉到洪承畴的走神,问道:“洪大人有什么心事吗?”
洪承畴端起酒杯掩饰内心的恐慌:“只是感慨快过年了,有些想念过年的氛围。”
多尔衮知道洪承畴这是思念故土,心里产生不快。+h.o/n\g+t-e~o¨w^d?.~c~o^m¢
大清没有除夕守岁这种说法,如果不是为了融入汉人,他们也不想学习汉人的各种礼节和民俗。
多尔衮说道:“洪大人请放心,以后大清会将除夕设成法定的日子,让所有大清子民跟汉人一起过年,我们两个民族密不可分,身体流着同样的血。”
范文程主动端着酒杯给多尔衮敬酒,把汉奸走狗表现的淋漓尽致。
洪承畴忍着心里的作呕,端起酒杯应酬。
等宴会结束,洪承畴借助身体不适离开,范文程也喝醉了,被多尔衮派人送回去。
房间里就剩下多尔衮,多铎还有阿济格。
多铎看不惯洪承畴这种拿捏的态度,说道:“洪承畴明显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什么留着他?如果是我的话,首接就杀掉了!”
多尔衮板起脸:“放肆!”
多铎看到多尔衮要生气,吓得连忙低下头。
阿济格多少明白多尔衮的考量,洪承畴有着丰富的军事表现,当年李自成和张献忠造反的时候,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平定的叛乱。
还有最重要的洪承畴担任过蓟辽总督,对明军的布置和地形很了解,这点是范文程所不具备的。
多尔衮更长远的考量是清军入关,要迅速跟汉人融合,他的那些汉臣里面缺乏像洪承畴这样的文韬武略的人才。
“知道现在什么最珍贵吗?”
多铎回答道:“当然黄金最贵!”
多尔衮摇摇头,看向阿济格:“你知道什么最贵吗?”
阿济格:“战马最贵!”
他们清军赖以生存的根基就是战马,能以快打慢,来去如风,让敌军只能追在后面吃灰。
多尔衮还是摇头:“能文能武的人才最贵,一个洪承畴可以顶得上敌军十万的兵马!”
多铎听着多尔衮这样夸赞洪承畴,心里不以为意,觉得睿亲王长他人气势,灭自己威风。
多尔衮说起自己的困境:“你们没有到我的位置,无法理解我的用心,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历朝历代,多少这样的例子?你们忘记元世祖忽必烈了?他曾打下那样辽阔的疆域,最后呢?还不是分崩离析?”
多铎和阿济格被说的不吭声了。
多尔衮要吸取这些朝代的教训,创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清。
事实
也确实如此,后来的清朝吸取很多王朝的教训。
比如藩王不得进京,改成藩王不得离京。
担心皇子养成娇惯的性格,被带去集体教育,连跟母后见面时间都很少,严格要求,防止养成纨绔的性格。
为了提防宦官,严禁太监们学习文化,基本连字都不认识。
清军还采取募兵制,将士兵进行职业化,用现银支付军饷等等。
昏暗的府衙内,所有人都去休息了,多尔衮还守在地图前做推演。
他在想李自成会不会趁火打劫,听说左良玉现在缺衣少食,要不要给左良玉送粮食,让他帮着攻打京城。
从外部无法攻克的堡垒,那就从内部让他们溃败。
多尔衮希望靠着不停的征战,彻底耗尽大明的底蕴,使明廷走向衰败灭亡。
......
时间很快迎来除夕。
京城的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大人们忙着做饭,烧香敬佛,有的结伴去城外的土地庙磕头,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只有过年的时候,底层老百姓才会忘记痛苦和煎熬的日子。
宫里也格外热闹,到处是灯火通明。
朱由检同样忙碌,先是在大殿接受百官们的朝贺,又带领他们前去祭祀,下午的时候宴请百官们。
言官们趁着陛下高兴,再次提出想请西山的圣公前来一叙!
如此重要的场合,圣公就住在西山,若是推辞不来的话就说不过去了吧?
所有文武大臣全部看着皇帝,期待着朱由检的答案。
朱由检手里端着酒杯,心里骂骂咧咧:妈的,大过年的,别给老子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