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作品:《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上午,朱由检带着王承恩和锦衣卫离开。`1.5\1′x_s.w\.,c,o~m?


    吴月娘到中午酒劲才缓缓消退,等她醒来后发现房间己经空无一人,比起昨晚的热闹,现在安静的有点可怕。


    吴月娘神情有些恍惚,想到对未来的仿徨,感觉己经生无可恋。


    她拿起自己的刀,轻轻抚摸着锋利的刀身。


    这把刀是丈夫李信亲手送给自己的定情信物,两人相濡以沫,最后却又走向不同的道路。


    现在哪怕李信找到自己,吴月娘也没脸面见对方。


    她觉得自己身子己经脏了。


    忘了我吧,我也忘了你,你跟你的妻子好好过日子。


    眼泪如雨般落下来,砸在刀身上晕染开来。


    吴月娘随手挥刀,散发着寒意的刀刃稳稳落在她那白皙的脖颈上。


    死了吧,死了一了百了!


    这时,外面响起动静,紧跟着房门被推开,吴月娘抬头看去,一个约莫十六七的少女手里端着冒气的瓷碗进来。


    她看到吴月娘把刀放在脖子上,吓得惊呼一声,手里的碗被打在地上。


    吴月娘放下手里的刀,问道:“你是谁?”


    少女连忙跪到地上:“主子恕罪,奴婢叫冬儿,上午被老爷买回来照顾主子的。·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吴月娘不认识这个冬儿,只是看对方怯怯的样子,心里升起几分怜惜。


    吴月娘示意冬儿先起来,担心地上的碎片划伤对方。


    冬儿忐忑不安的起身,麻溜的把屋里的狼藉收拾一遍。


    吴月娘问她是被哪个老爷买回来的。


    冬儿给吴月娘比划着。


    吴月娘知道这个老爷就是朱由检。


    她又问起冬儿的来历。


    冬儿说道:“奴婢是京郊的大杨村,爹爹被叛军杀死,娘亲要做工,还要照顾弟弟,奴婢想着来城里找个大户人家,帮家里分担些。”


    吴月娘看着冬儿稚嫩的脸色,年纪轻轻如此懂事,不由想起曾经的自己。


    当初她离家外出闯荡,也是为了帮家里分担生活的重担。


    结果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旋即她有些自嘲:“我这里可不算什么大户人家,因为我也没多少钱。”


    冬儿急忙说道:“主子不用,不用,先前老爷给过奴婢钱,以后奴婢就跟着主子。”


    吴月娘不喜欢这种尊卑有序的称呼,既然朱由检花过钱了,冬儿又没地方可去,那就先留在这里吧。


    外面时不时刮起寒风,吴月娘让冬儿先住下来,什么时候有好的去处,再放对方离开。/6/1-墈′书/旺~ *哽+欣?蕞+哙·


    并且不用让冬儿称呼主子,她才不会学狗崇祯那样,以后称呼吴姐就行,而吴月娘首接喊冬儿。


    两人聊了一会儿,冬儿重新拿出碗从锅里盛汤。


    吴月娘喝过酒,口干舌燥,确实需要喝点汤。


    冬儿在旁边小声说:“吴姐,老爷对您极好,临走前特意叮嘱奴婢,一定要给您熬点热汤,说您昨晚喝醉酒了,身体不舒服。”


    吴月娘听着冬儿的话,思绪翻飞起来。


    她对朱由检非常恨,又有几分期待,期待朱由检晚上会过来。


    连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如果朱由检知道的话,一定会明白,这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受害者往往会爱上施害者!


    吴月娘问道:“你说你们家遭遇叛军,是哪里的叛军?”


    冬儿:“就是李自成的叛军呀,他们抢我们家的粮食,爹爹不肯给,这是我们过冬用的,结果被他们杀害了,连娘亲也差点被他们抓走...”


    说到这里,冬儿眼泪簌簌掉落。


    吴月娘想到昔日自己的农民军,最后变成这个样子,心里升起悲哀。


    她不甘心的说道:“你确定是李自成军队吗?”


    冬儿点头:“就是李自成,还说是大顺军,他们喊他顺王!”


    吴月娘知道,那是李自成无疑,她试着问有没有一个叫李信的将领。


    冬儿摇摇头:“没听说过。”


    吴月娘又问:“那你觉得当今朝廷怎么样?”


    冬儿:“朝廷很好啊,陛下在西山开的医院救了我们村子很多人,还有什么蔬菜大棚区,哦,对了还有纺织厂,我娘就在纺织厂做工呢,每月有一百多文的工钱。”


    吴月娘听着冬儿介绍底层老百姓对待朝廷的看法。


    她不由想起来,到底谁才有资格统治这个江山。


    是狗崇祯,还是李自成?


    冬儿手脚很麻利,把房间里收拾得很干净,又要帮吴月娘去洗洗被子。


    最后吴月娘看到冬儿被冻得裂开的手背,说道:“别洗了,就在这里烤烤手吧。”


    火炉里燃烧着煤炭,朱由检来的时候给吴月娘带过来不少。


    吴月娘坐在床边,看着外面的景色。


    黑色的瓦房上落满积雪,有


    人家忙着扫雪,街上很安静,偶尔能听到一阵靴子踩在雪上发出的咯吱声。


    吴月娘思虑片刻,还是决定回宋守义所在的京营。


    没事就不回来了,省得让朱由检看见。


    西山的军营里,邱瑜联合不少文官堵在王家彦的营房门口。


    王家彦早就得到陛下的口谕,任凭邱瑜如何开口,愣是不让他们过去。


    内阁次辅王铎站出来:“王家彦,若是圣公在里面,麻烦你通报一下,我们远远看上一眼也行。”


    最起码要确定里面被关押的是不是圣公孔胤植啊。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只要确认是孔胤植,他们才可以想办法营救。


    王家彦看时间差不多了,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你们进去看看,不过提前说好,只有三位阁老能进去,其他人留在这里。”


    之前为什么拒绝他们进入,就是为了谈判。


    邱瑜不敢再跟王家彦计较,能进去看看也行。


    于是邱瑜和王铎还有陈仁锡三位阁老在神机营的护送下走进军营里面。


    邱瑜内心陷入沉思,按照王家彦的说词是左良玉的叛军攻打曲阜,想抢孔府的银子,结果被李国桢所营救,所以才把孔家的嫡系全部带到西山保护起来。


    既然都回京了,安置在京城不行吗?为什么要安置到西山?


    古怪,太古怪了。


    甚至邱瑜怀疑左良玉的大军是不是无中生有,背后是崇祯帝搞得鬼。


    他问过工部尚书陈必谦,西山建设需要消耗七八百万两银子,这些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