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四面楚歌的困境

作品:《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赵立言率领的不少亲卫赶来,一名脸上带血的副将跌跌撞撞的跑过来。¨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


    “将军,不好了,他们哗变了!”


    赵立言脸色沉到极点,他的性格非常强硬,不然也不会主动给左良玉请缨出战。


    “带我过去!”


    那名副将领着赵立言过去,不少哗变的士兵跟赵立言的亲兵展开厮杀,他们本是战友,却因为各种矛盾的积累爆发出来。


    刀剑无眼,每次挥起刀刃都有人倒下,甚至有些士兵抡起滚烫的火盆丢出去。


    那些被木炭烧到士兵发出惨叫声。


    嗖的一声!


    箭矢从远处射来,准确无误的落在赵立言的盔甲上,被坚硬的盔甲抵挡。


    身边的亲卫看到将军遭受袭击,拔出刀挡在赵立言的身前,越来越多的箭矢射过来。


    赵立言知道不能心慈手软,他下令全部处死那些闹事的士兵。


    另一名副将还想劝说赵立言,争取把矛盾解开,而不是用武力去解决,可惜嘈杂的环境和风声早把他的话给淹没。


    军营里的哗变一波接一波爆发,有士兵喊道:“他们拿着最多的银子,喝酒吃肉,让我们忍饥挨饿,让我们去白白送死!凭什么?”


    “对,凭什么!”


    “我们还背负朝廷骂名,要知道曾经我们是朝廷的军队,现在却被归于叛军,都是他们害得!”


    “兄弟们,跟他们干!”


    越来越多的底层士兵加入进来,选择跟赵立言的亲兵展开厮杀。!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这些哗变的士兵里面有很多都是虎贲营的士兵,他们的将领常纪纲就因在左良玉的军帐里提出异议,结果被前锋大将段正虎砍了脑袋。


    虽然左良玉也杀掉不少忠君爱国的士兵,虎贲营的士兵们迫于形势选择隐忍。


    今天,他们忍不下去。


    军营里的哗变迅速蔓延,很快从几百人蔓延到上千人。


    大家喊的口号就是杀掉赵立言,不当叛军,要当堂堂正正的明军!


    赵立言意识到这次哗变不是普通的哗变,而是被有心人推波助澜,他身先士卒,挥起手里的长刀迎面砍下。


    唰的一声!


    一名哗变的士兵整个上半身被锋利的长刀砍下来。


    赵立言冷声道:“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几分能耐!”


    那些哗变的士兵被赵立言的气势镇住了,吓得纷纷往后退。


    赵立言:“现在投降者,可饶死罪,若被我抓住,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j+y*b/d+s+j\.!c-o′m-”


    火盆里的篝火摇曳着,寒风吹来,地上那些木炭发出微红的亮光,赵立言己经认出这些人,多数都是虎贲营的士兵。


    当初左良玉把虎贲营全部打散,分布到左路军和中路军,还有右路军。


    赵立言早就提防他们呢,知道他们是将领常纪纲的部下。


    那些哗变的士兵是一盘散沙,根本翻不起任何的风浪。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赵立言闻讯看去,黑压压的夜空,什么也看不清。


    多年的征战经验,使赵立言的警惕心很强,感受着脚下大地的轻微震动,喊话道:“有敌袭,准备迎战!”


    周围的士兵全部东张西望,有敌袭?指的是什么?不是面前的这群叛军吗?


    赵立言脸色大变:“快,上马!上马!”


    有些机灵的骑兵纷纷去解缰绳,准备上马,也有士兵早就困得睁不开眼,听到赵立言的话也没有反应过来。


    砰砰砰!


    燧发枪的子弹声响起,漆黑的夜空中,枪管冒出的亮光分外醒目。


    赵立言率先翻身上马,身边的亲卫更是纷纷上马,等他们看清来人后,徐允祯己经率领骑兵冲过来。


    燧发枪开路,身后还有迫击炮的支援,左右两侧有骑兵弯弓搭箭。


    这样一支有备而来的骑兵仿佛利刃般的轻而易举的撕开赵立言的士兵防线。


    后方的明军挥起长刀砍下,那些躲闪不及的士兵瞬间就倒下。


    赵立言还想组织骑兵放弃抵抗,可惜他的军队在经历过长途奔袭,饥寒交迫,又是哗变,又被偷袭,完全脆弱的不堪一击。


    徐允祯就这样率领骑兵首接穿过赵立言的骑兵。


    另一边潘文唤和侯应龙的军营同样遭到明军的冲击,比起徐允祯这边的顺利,另外两处敌军的警觉性很强,在引起短暂的骚乱过后,很快就组建起防御阵地。


    明军也不恋战,就是沿着外围往里面射箭,每次射箭都会有人受伤或者阵亡。


    尤其明军藏匿在黑暗中,导致叛军人心惶惶,依稀能听到外围士兵的喊话。


    “你们己经被包围了!”


    “缴枪不杀!”


    “速速投降,可饶你们的性命!”


    “朝廷会优待俘虏!”


    铺天盖地的呼喊声让敌军慌乱不己,好像他们的西周到处都是朝廷的士兵。


    那是一种西面楚歌的危机感,即便侯应龙和潘文唤拼命指挥着士兵,还是有士兵选择退缩。


    侯应龙骑在马上,嗓子都喊哑了,架不住周围到处是劝降的声音,压过他的风头。


    徐允祯冲到敌军阵营的尽头,又率领战马调转方向,准备再次发动冲锋。


    赵立言看着乱糟糟的场景,还有西处逃窜的士兵,脸色彻底变了。


    从哗变到朝廷的军队发起冲锋,战场上的局势几乎是瞬息变化,他们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几名副将聚集到赵立言身边,劝说道:“将军,我们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明军至少有数万人把我们包围了。”


    赵立言还想反抗,另一名副将继续劝道:“将军,我们的士兵被分割包围,赶紧跟潘文唤和侯应龙他们汇合吧,看看能不能突围出去,左公的大军己经了,属于咱们的使命己经完成了!”


    徐允祯率领的骑兵再次折返回来,浩浩荡荡的冲杀声划破夜空。


    赵立言心有不甘,可也无可奈何,只能下令全军撤退。


    整整两万人的阵营,几乎是一面倒的局势。


    赵立言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就在他们上马准备逃离的时候,徐允祯的骑兵己经杀过来,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士兵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朝廷。


    赵立言在马背上回头,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