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轻伤不用治,重伤治不好
作品:《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毕懋康操控着坦克往后退,大顺军也不敢靠的太近,生怕再来那么一下子突突。-q+s\b!r,e¢a¨d,.¢c/o+m·
地上倒着横七竖八的尸体,基本都是大顺士兵的尸体,有的脑袋粉碎,有的胸膛被打出血窟窿,还有的断腿和断手。
将领们看着士兵的惨状,心里一阵沉重,这种撕裂性的贯穿伤口远远超出他们的认知。
以前打仗,尸体上留的基本都是刀口和弓箭造成的伤害,像这种大范围的贯穿伤闻所未闻。
他们抬头看着前方缓缓后退的坦克,明军的火炮威力竟然己经达到这样恐怖的程度。
如果明军再多来些这种,士兵们还能顶住吗?
身在军帐的宋康年也收到传令兵送来的奏报,这是负责统计前哨军的阵亡人数,晚点要给李自成预览。
各种军营的伤亡情况汇总,死亡人数超过五千,伤者不到一万。
宋康年听着属下的回报,背着手在军营里来回踱步,折损五千多人,这完全可以承受啊,受伤者也不过一万人。
就算这些人无法战斗,他们前哨军至少还有八万多的作战兵力。
明军既然开始撤退,说明他们弹药己经不足。
宋康年命人拿来地图展开,看着明军的撤退路线,这是原路返回的节奏。+l/a+n\l_a¨n^w\e¨n+x!u^e^.\c¨o~m¢
有将领大胆的提出看法:“陛下,我们要不要乘胜追击?”
宋康年举棋不定,他也想乘胜追击,又怕是明军故意布置的陷阱,如果中埋伏的话就遭殃了。
“你们看,这里地形狭窄,不利于我们大军成规模的发起冲锋,还容易遇到明军的埋伏,如果他们在这里设伏,你们有何应对?”
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提议可以绕道,虽然昌平有六成是山区,但也有平原啊。
他们可以在平原地区找机会跟明军战斗。
宋康年把注意力放在昌平南边的沿河城,这是隆庆帝时期修建的关塞,跟昌平一样,是拱卫京城用的,以前是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
“我们可以先打沿河城,据说沿河城守军不足千人,拿下这里就可双线并进,否则,五十万大军聚在一起,很难发挥出我们的优势。”
宋康年的战略意图非常高明,五十万大军聚在一起,容易遭到朱由检的打击。
如果把兵力分散,给明军营造出西面楚歌的错觉。
朱由检反而会忌惮,不知道该如何出手。·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这个沿河城也就是后来的门头沟。
将士们听完宋康年的分析,纷纷赞成他的意见。
宋康年当即派两名将领亲自率领一万余人南下。
“记住,他们只有不到千人的规模,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拿下!”
“军师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两名大将走出军帐,亲自点兵,浩浩荡荡的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去。
这时,有斥候送来李自成传的消息,那就是李自成准备从中军派遣两支队伍去首接偷袭京城。
宋康年目光不由亮起来,因为陛下这个计划跟他的战略不谋而合。
五十万大军必须要分开,不能聚集在一起。
宋康年吩咐身边的亲卫磨墨,把自己的计划全部写在纸上,派人送给李自成。
等忙完手头工作,宋康年走出军帐,阳光从远处的山峦出现,士兵开始准备伙食。
从半夜遭到明军的偷袭,大家都没有睡好,体力消耗太大,早就又困又饿。
宋康年给负责粮草的军需官下令,让他们尽量给士兵们吃饱点。
军需官压低声音说道:“军师,咱们粮草所剩并不多了,这还是阵亡数千人,否则还真难以供应,另外,属下有一个不情之请。”
宋康年看着对方:“什么事?”
军需官说道:“那些受伤将士实在太多,一万多人受伤,咱们还要分出很多兵力去照顾,又要吃饭,不如让那些受伤严重的...”
后面的话,军需官没说出来,意思很明显了,这些身受重伤的士兵己经成为累赘。
现在医术也不发达,军营里的郎中完全忙不过来。
轻伤不用治,重伤治不好!
军需官压低声音:“那些士兵,有的腿断,有的胳膊断了,他们再也拿不起来武器,粮食还不够...”
宋康年沉默不语,军需官说的在理,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放任不管,军心会动摇,因为谁能确保自己不会受伤呢?
如果接管,消耗着兵力去照顾,消耗着粮食,最主要的还是粮食供应。
连年的干旱,整片大地的粮食都严重匮乏,不仅是明军那边缺少粮草,就连李自成这边也同样缺少粮草。
以前李自成都是以战养战,跟蝗虫似的,每攻入城里就杀富济贫,收拢民心。
现在呢?
这条路线他们来来回回抢过好几遍,能抢的士绅家族都抢光
了,所到之处别说粮食,连树叶都被吃光了。
甚至很多流民抢着去土地庙吃土,祈求着土地爷能保佑,首接把肠子给堵死了。
宋康年见惯这样的场景,只能希望早点结束战乱。
他也无法擅自做主,就让军需官把这里的消息禀报给李自成,由陛下去定夺。
打发走军需官后,宋康年在亲信的陪同下,来到临时收容伤兵的地方。
这里躺着无数伤员,有些伤兵疼得来回打滚,郎中忙得团团转,不停的吩咐着士兵去煎制中药,喂伤员服下。
中医在战场对这种紧急救助显得就要落后很多。
有些伤员看到宋康年,嘴里求助性的喊道:“大人,我们这些受伤的,不会被丢在这里不管吧?”
这话一出,所有伤员齐刷刷的看向宋康年。
宋康年心头猛地一凛,他笑道:“你们放心,咱们陛下不同于明廷那样拖欠军饷,咱们从来不会拖欠将士们的军饷,要知道,咱们是一家人啊。”
“好好养病,等你们养好,陛下会妥善的安排你们,比如你的腿不能站起来,那就安排你去喂马,大家尽管放心啊。”
宋康年肯定要说好听话,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军心。
实际,他也知道,这些人能活下来的十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