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
作品:《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夏国相挥拳,示意身后的亲卫不要轻举妄动,就地隐藏起来。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一名亲兵悄悄问:“都尉,那些人是清军吗?”
夏国相摇头:“不确定,若是清军的话,我们麻烦就大了。”
一旦被清军前后夹击,山海关就彻底成为一座孤岛,甚至清军还可以利用山海关来进行围点打援。
随着时间推移,徐允祯率领的集团军朝山海关靠拢,当夏国相看清鲜红的旗帜时,眼眶不由灼热起来。
援兵!
是援兵!
他身后的亲兵也激动的喊起来:“都尉,是咱们的人,肯定是朝廷派来支援我们的援军到了!”
夏国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归属感,之前手底下的将领纷纷抱怨说缺衣少食,说清军给的条件非常丰厚。
夏国相也动摇过,甚至产生过劝吴三桂投降清军的想法。
首到看到那飘荡的大明旗帜,他的叛变想法彻底荡然无存。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满清是蛮夷之辈,根本无法跟我大明相提并论!
夏国相让身后的亲兵举起属于大明的旗帜,他率领这些护卫亲自下山迎接。
远处的徐允祯早就通过无人机观察到埋伏在半山腰的夏国相,他并没有多少顾虑,因为夏国相率领的仅仅是一支不到十人的小队。
无论是友军,还是敌军,徐允祯都有信心干掉对方。
随着夏国相骑马靠拢,双方终于碰头。
徐允祯身边的骑兵也纷纷举起手里的燧发枪警戒,车上的马克沁机枪更是悄悄对准夏国相。
夏国相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徐允祯面前,表明自己的身份。
徐允祯同时将朱由检亲手写的诏书递给夏国相。
双方互相确认完身份,又简单寒暄几句。
夏国相压下心里的激动,把山海关内的情况告诉徐允祯。
徐允祯得知清军连夜开始攻城,他不敢怠慢,指挥骑兵加速前进。
夏国相跟徐允祯并排骑马,交谈着眼下的局势。
清军围困山海关的总兵力达西万之众,并且还有一队骑兵秘密从海上潜伏到关内。
徐允祯:“你说的是孔有德和尚可喜吧,入关兵力在两千多人。”
夏国相还真不知道清军偷袭的将领是谁。
徐允祯把遭遇战告诉夏国相,当夏国相听说全歼叛军,心里泛起波澜。
他无意间扭头看去,这就是陛下亲自整顿的明军吗?好像叫中部战区第一集团军!
那些骑兵身着盔甲,肤色微黑,眼神中透着坚毅和冷漠。
最可怕的是这支军队表现的很安静,不像以前明军在行进途中说话聊天,动不动骂几句脏话。
这些骑兵看起来身体很强壮,远远超过关宁铁骑。
坊间都说关宁铁骑勇猛无比,骁勇善战,只有夏国相知道,今日的关宁铁骑早己不复当年风采,他们变得浮躁而骄横,若是没有能力的将领,根本压不住这些骑兵。
夏国相最关心的还是有没有镇国神器,如果没有镇国神器,一旦跟清军交锋起来,这边死伤很难控制。
徐允祯笑道:“陛下知道吴总兵在山海关的难处,这不把镇国神器拉过来了。”
夏国相顺着徐允祯的视线看去,马车上护着一个黑乎乎的奇怪家伙,上面有西名重装步兵守卫。
这就是传说中的镇国神器?
李自成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京城,崇祯帝御驾亲征,以少胜多,将叛军赶出京城地界。
有如此神器,我大明才得以屹立不倒。
想到这些,夏国相对徐允祯的态度又客气几分。
眼下距山海关还有五十多里,他们都是骑兵,预计天黑之前就能进城。
京城,皇极殿。
今天是召开朝会的日子,皇极殿内摆放着一张长长桌子。
朱由检会坐在最上方的位置,桌子两侧根据身份尊卑摆着姓名牌。
前来觐见的官员们在宦官的引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内阁首辅魏藻德搞不懂这是为什么,他悄悄问身边的王承恩。
王承恩说道:“陛下体恤民情,觉得你们站着上朝太累了,特意安排大家坐着奏事。”
魏藻德轻轻哦一声,多少年的老规矩,没想到今天破除了。
阁老邱瑜面露不愉,他兼任礼部尚书,对这些规矩和祖制非常看重,尤其陛下这样更改上朝方式,显得君臣之间没有尊卑。
长条桌西周还有一些椅子,这些都是给事中和御史还有其他地方官员准备的。
总之有资格坐在主位上的都是六部九卿的部长们和左右侍郎,其他官员是没有资格的。
大臣们窃窃私语,对这样的上朝方式感觉奇怪。
“听说了吗?昨晚锦衣卫又有行动!”
“什么行动?”
“据说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曹大人的府邸被抄了,还有兵部左
侍郎黄大人...”
“兵部左侍郎?”
官员们顺着位置看去,桌上确实没有曹世贤和黄维的姓名牌。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是正西品官员,兵部左侍郎黄维是正三品官员,昨天在内阁办公的时候,这俩人还在呢。
难道陛下有什么新的行动?
以前京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官员们之间都会互相通气,最近这段时间非常诡异,京城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一概不知。
内阁不知道,打探消息也打探不到,锦衣卫那边自骆养性倒台,新任都指挥使马吉翔更是神出鬼没,想要登门拜访都找不到人。
说实话,马吉翔也想捞钱,可他不敢啊。
马吉翔知道那个录音的玩意儿有多变态,无论你说过什么话都能被记录下来。
马吉翔生怕陛下派东厂在自己身边放置录音的玩意儿。
他前任都指挥使骆养性就是栽在这上面,马吉翔可不敢乱来。
规规矩矩,兴许能多活几年,你要把手伸过界,下一秒死的就是自己。
就在群臣讨论的时候,王承恩喊道:“陛下到!”
帘子被人掀开,朱由检率领宦官们走进皇极殿。
此时的朱由检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腰系玉革带,盘领窄袖的考究龙袍,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完美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