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 章 天崩开局让老娘做垫脚石你做梦18

作品:《快穿让大小姐受气倒反天罡

    周鸿文打开试帖诗题目,诗题《赋得“春草碧色”(得“春”字五言六韵)


    周鸿文觉得县太爷人还怪好嘞,题目出的中规中矩没有下绊子,故意为难人!


    也可能这里是四九城,能在附近县做父母官哪一个都不是笨的,四九城贵人多如牛毛一时半刻不知道哪下子就得罪了人!


    所以这边的县太爷都是中规中矩不出幺蛾子,作死也绝对不在天子眼皮子底下作死!


    周鸿文拿过题目想了想在草稿纸上写道:


    韶光回大地,草色碧如新。


    远接晴烟淡,低含宿雨匀。


    萋萋迷野径,苒苒映江滨。


    南浦离人恨,西堂梦客神。


    王孙归未得,楚客怨何频。


    圣代恩波阔,萋菲莫漫陈。


    这种四平八稳,首联也就是破题 “韶光回大地,草色碧如新。”


    点明“春草”主题,扣住“春”字韵脚,描绘春回大地、草色新碧的景象。


    次联也就是承题:


    “远接晴烟淡,低含宿雨匀。”


    细化春草形态,远望如淡烟,近看含雨露。


    三联也就是起股:


    “萋萋迷野径,苒苒映江滨。”


    用“萋萋”“苒苒”叠词,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暗含典故。


    四联也就是中股:


    “南浦离人恨,西堂梦客神。”


    - 结合“南浦”江淹《别赋》)和“西堂”(谢灵运梦谢惠连)的典故,增添诗意深度。


    五联也就是后股:


    “王孙归未得,楚客怨何频。”


    呼应《楚辞》意象,表达离愁。


    尾联也就是结句:


    “圣代恩波阔,萋菲莫漫陈。”


    颂圣歌颂皇帝统治,周鸿文毫无意外一点也不违和的大拍皇帝马屁!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唱喜歌总比骂人强!


    以“萋菲”反用《诗经·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表明不谗毁他人的君子之德。


    夸了自己夸了皇上夸了朝廷,夸了主考官!这种隐晦拍马屁的诗句也是展现功力的时候!


    这就和后世鹰酱那流行的政治正确是一样的,首先你这大方向就不能搞错!让你科举来了不是让你给朝廷添麻烦!


    一个个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政治一定要正确!你要有本事有文采,但是不能缺心眼!


    要在文章中展现出来自己的办事能力,展现自己的风骨,也一定要歌颂美好生活歌颂朝廷和皇帝的恩德!


    检查完毕周鸿文看了一下没有需要避讳的地方了,然后就赶紧把草稿纸上的内容抄写到卷子上。


    周鸿文年轻精神头足,自然做事就挺快,其实这秀才可一点都不好考,比后世进九八五都难!


    有不少人头发都烤白了还是一个童生!周鸿文绝对不会做第一个离开考场的人,本身他就年纪小,这要是第一个离开考场,难免给人办事不牢的感觉!


    县试几乎全凭主考官的喜恶!这万一招了眼连童生都得不到,那就赔到姥姥家去了!


    终于陆陆续续有三分之一的人交了卷子,周鸿文也赶紧交了卷子,这一天也太难受了!


    县太爷桌子上还有茶水点心,这些考试的人可是一天水米没打牙!


    最要命的不是吃喝的问题,是这些人膀胱都快憋炸了!


    周鸿文出了县衙就赶紧找自家的骡子车,不是买不起马匹,是周家级别不够!用马车不合规矩,用驴车档次太低。


    和悦瑶早就预估了情况,家里来了两辆车,车上给周鸿文预备了马桶,跟着周鸿文的小厮急忙伺候主子上厕所。


    解决完个人问题,小厮急忙把马桶倒掉,幸好县衙旁边就有一个公用的茅房!


    这里乱哄哄的都是考生和前来接的家长,周家的车夫赶紧把车子赶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永远也别小瞧了人的妒忌心,为了自己能上去其实这些读书人无所不用其极。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一点周家两个孩子那是心里清楚的很!从不在外面胡说八道,说话都是仔细斟酌后在开口。


    骡子车风驰电掣的往庄子上跑去,这到家都已经黑天了?家里的厨子早早的就把饭预备好了。


    正好从津门刚进来一批海货,本身就精通鲁菜的大厨赶紧整治了一桌子正经的鲁菜,


    油焖大虾,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把子肉,油爆双脆,葱爆羊肉,糖醋里脊,红烧排骨。


    还有一大碗蟹肉做的打卤面,上车饺子下车面鸿文出去考试大厨自然做面条为家里少爷讨个好口彩。


    这一天都饿坏了,风卷残云的把饭吃光,和悦瑶满足的喝着茶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爱谁是谁孩子努力了考啥样全凭天意!


    不过天道和命运还是偏爱周鸿文的,三天以后放榜周鸿文以第五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这就是童生啊,半只脚已经迈进文人的圈子了,只等着再考两场如果一路绿灯那就是妥妥的秀才了!


    如果考进了前五名朝廷每年还给禄米,所以古代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


    这话一点都没掺杂水分,后世那些状元拿奖学金也是拿到手软,上学那是学校倒找钱人家上学那就是在赚钱!


    紧接着周鸿文一路披荆斩棘,终于稳定住了名次得了一个第五名。每个月有两斗禄米。


    这三瓜俩枣对周家来说不算个事,难得的是周家终于出了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这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和悦瑶光烟花爆竹这一项就花了二百两银子,门头的炮仗皮落了厚厚的一层。


    庄子上的孩子都有喜糖吃,而且庄子上摆了流水席。大锅里加上五花三层的肉爆炒,加入各式调料开始爆炒,加入白菜豆腐粉条和丸子做成大锅菜。


    只要说一声恭喜,庄子上的人就能吃到一顿纯白面的馒头,香的村民满嘴流油。


    还有人觉得皇帝太小家子气,这种科举一年安排两次那不就妥了吗!


    鸿文中了秀才以后和悦瑶发现来家里提亲的媒婆是越来越多了,这档次都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